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朱瞻基最喜爱的孙皇后,朱祁镇的亲妈,历史上真有那么能干吗?

2024-07-19历史

明朝的皇帝们在感情生活上各具特色。早期有朱元璋与马皇后,这对夫妻相互扶持,感情深厚;而后期则有朱佑樘与张皇后,他们是历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后。

朱祁镇,即明英宗,是一位相当特立独行的皇帝,他的母亲是孙皇后,是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

这位明朝历史上的孙皇后堪称传奇人物,她与朱瞻基之间的感情故事后来被拍成电视剧,深受现代观众喜爱。

那么,孙皇后在历史上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呢?她对朱瞻基和朱祁镇的影响又是如何呢?

一、落选正妻

朱瞻基自出生便备受瞩目,因其诞生时的吉兆非凡,深得当时身为燕王的祖父朱棣宠爱。这位宝贝长孙的降生,更加坚定了朱棣谋反篡位的决心。

朱棣登基后,条件得以改善,他对朱瞻基的重视也更加突出。可以说,朱棣不遗余力地为培养这位优秀的皇孙提供了最优质的资源。

即使朱棣随朱瞻基亲征时,也不忘安排孙子的学业。他甚至让老师随行北征,以确保朱瞻基在军旅间隙能专心学习。

朱瞻基能够确保他父亲朱高炽的太子地位,主要得益于他的努力。原本朱高炽在朱棣那里地位不稳,太子的位置也几乎丢失了。

然而,由于朱棣对这个孙子非常宠爱,希望将来由朱瞻基继承皇位,那么他的父亲就必须先成为皇帝。经过反复思考,朱棣最终还是决定不对朱高炽采取行动。

朱棣深爱这个心爱的孙子,因此对朱瞻基的婚姻十分关注,决定亲自主持其婚事,认为选择一位贤惠的妻子至关重要,正如古人所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然而,他并不知道,朱瞻基此时已有心仪的女子——她便是孙氏。孙氏自幼便美丽开朗,且与朱瞻基的母亲张氏同样来自永城,因此两人关系相当亲密。

彭城伯夫人,即张氏的母亲,也希望推动这门亲事。因此,在朱棣为朱瞻基选妃时,她为孙氏美言几句,朱棣也同意了让孙氏进宫观察。

然而,最终宣布皇孙妃的人选时,正室并非孙氏,而是家中在朝廷中地位颇高的胡善祥,孙氏仅被封为嫔位。

朱瞻基必定对此事颇感不悦,而彭城伯夫人则显得颇为忧虑。然而,朱棣和张氏对这个决定都感到十分满意。

事实上,这件事背后张氏的影响不难察觉。因为孙氏入宫后由她负责教养,然而最终孙氏却未能入选。由此可见,在张氏心中,孙氏的品行不适合成为她儿子的正妻。

胡善祥不仅出身高贵,性格温和稳重,才华也不俗,对长辈极为恭敬。这种气质显然是未来皇后的典范,因此她被选中成为正室。

二、改立皇后

朱瞻基在结婚后,显露出对孙氏的偏爱,明显地冷落了胡善祥。这种态度背后的原因不仅仅是他本来更倾向于孙氏,还因为他试图弥补孙氏未能成为自己的正式妻子的遗憾。

明仁宗在位仅十个月便驾崩,随后朱瞻基继承皇位,胡善祥被立为皇后,孙氏则被封为贵妃。

然而,朱瞻基对此仍感到不满。原本只有皇后才拥有金册金宝,但为了提升孙氏的地位,他特别破例赐予了她同样的荣誉。

这实际上相当于向世人宣示孙贵妃与胡皇后的品级不相伯仲,也直接引起了后宫中的人们纷纷知晓孙贵妃的得宠,结果连下人也逐渐对胡皇后冷淡了。

朱瞻基对此仍然感到不满,他最希望的是立孙氏为皇后,但胡皇后一直表现得端庄无过失,他无法找到废后的理由。然而,两年后,他终于找到了这样的理由。

在古代人的眼中,只要妻子符合「七出」中的任何一项,丈夫便有权休妻。其中一条即为「无子」,即妻子不能为丈夫延续后代,便被视为有过错。

胡皇后在婚后几年中只生了两位公主,始终未能为皇帝诞下皇子。尽管孙贵妃起初也未有子嗣,但在宣德二年时,她终于为朱瞻基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朱祁镇。

朱瞻基因为这个儿子的诞生而极为欢欣,同时从中获得启发,因此决定以皇后无子的理由废黜胡皇后,改立孙氏为新的皇后。

虽然大臣们和张太后都强烈反对,朱瞻基最终却谁的话也没听,坚持改立孙氏为皇后。这样一来,朱祁镇自然就成为了朱瞻基的嫡长子,并被立为太子。

废除胡善祥后,张太后依然是她的靠山,导致孙氏成为皇后后却无法压制被废的胡善祥,这让她感到非常不满,但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毕竟不能与太后对立。

三、晋升太后

朱瞻基在位十年后因病去世,年仅九岁的朱祁镇继承皇位。然而,由于朱祁镇年幼,无法亲自执政,便由太皇太后和孙太后代为听政。

太皇太后是个极为严厉的祖母,对她的孙子要求极为严格。朱祁镇信任宠爱太监王振,太皇太后一得知此事,便严厉斥责王振,并命令他远离皇帝。

朱祁镇是孙太后的亲生儿子,因此孙太后对他特别宠爱,这导致他没有能够远离奸臣,反而与宦官们日益亲近。

在太皇太后去世后,情况愈加恶化。唯一能够严格约束朱祁镇的亲人不再存在,结果导致朱祁镇对王振等宦官的宠信更加显著。

孙太后此刻终于明白,宦官的存在可能会给她的儿子带来毁灭,然而时机已经来不及了,朱祁镇已将王振视为亲信,对他言听计从。

时态终于失控,在王振的鼓动下,朱祁镇深信自己的曾祖父和曾曾祖父都曾亲自征讨边疆,他也可以做到,于是决定亲自对抗瓦剌。

张太后无力阻拦执意出征的皇帝,只能眼睁睁看着朱祁镇率兵离京。随后,「土木堡之变」发生,朱祁镇被瓦剌俘获。

张太后听闻消息后,急火攻心,手足无措。她立刻与朱祁镇的钱皇后商量筹集资金,送给瓦剌人,请求他们不要伤害自己的儿子。

同时,国家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镇被俘后,大臣们便向孙太后请示,立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皇帝。

尽管孙太后不情愿放弃她儿子的皇位,但面对国家安危的局势,她深知不能任性妄为,因此最终同意了大臣们的请求。

朱祁钰登基后,嫡母孙太后依然保持着尊贵的地位。出于对儿子的挂念,她频繁地送去御寒衣物和财宝,并请求瓦剌人善待她的儿子。

几年后,瓦剌人意识到明朝的新皇帝已经稳固了他的地位,朱祁镇对他们的威胁已不再显著,于是决定将他释放以此讨好明朝。

经过几年的软禁后,到了景泰八年,一群支持朱祁镇复辟的人联合孙太后,发动了「夺门之变」,成功帮助朱祁镇夺回了皇位。

结语

不得不提,孙太后对明朝的贡献极为显著。在朱祁镇被俘期间,她忍住悲痛,稳定了朝政,使得朱祁钰得以顺利登基,安定了国家基础。此外,她还否决了许多大臣将都城迁回南京的提议。

然而,孙皇后的缺点同样显而易见。正如俗话所说:「慈母多败儿」,孙太后正是这种慈母。朱祁镇之所以对太监宠信有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孙太后在他年幼时未加严格管束,最终导致了朱祁镇亲征及「土木堡之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