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邓公复出后担心部队情况,需1名可靠人选下沉考察,叶帅推荐一人

2024-06-09历史

1975年1月5日,众人十分关注的一号文件由中共中央发出。文件中明确表示,让邓小平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解放军总参谋长,这代表着邓小平正式复出。

由于当时毛主席与周总理都病得非常严重,国内的反动派都认为中央已是他们的掌中之物,没想到半路出现了邓小平。对此,他们想尽办法破坏邓小平下达的改革指令。

见此情形,邓小平非常担心中国早年积累的大业会由此崩塌,便与时任国防部部长的叶剑英一起讨论解决的方案。

在当时,他们一致认为军队很重要,必须要防止反动派的势力渗透到军队中。于是在1月14日,邓小平发表讲话:「不仅干部要互相调换,部队也要互相调防。」

然而,地方军队的情况很难真实反映到中央,邓小平与叶剑英又不能轻易离开中央,因此,急需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前往各地部队考察情况。

那么,最终是谁担下了这个重任呢?

一、 叶剑英:我看粟裕就不错

如此重要的任务,不仅要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去,还要确保这个人具有很高的威望且懂得建设军队。只有这样,才能发现军队中存在的问题,他下达的指令也才能让别人信服。

正当邓小平与叶剑英两人左思右想时,一个人的身影突然出现在叶剑英的脑海中,他连忙对邓小平说:「我看粟裕就不错。」

邓小平听了也连连点头,并表示粟裕在军队中的威望很高,打仗又厉害,是前往考察的最佳人选。

1975年2月5日,中央成立了中央军委常务委员会,粟裕正是委员会中的一员。为了响应邓小平提出的「军队要整顿」的思想,他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委员会的工作中。

一天,忙碌中的粟裕接到了叶剑英的来电,只听叶剑英说:「粟裕同志,我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要交给你,请你到我家来一趟。」

听了这话,粟裕连忙来到了叶剑英家里。

叶剑英一见到粟裕就郑重的说:「经过我和小平同志的讨论,觉得你是最适合去考察华东地区的人。明面上的任务是去调查南京军区里的几个部队,暗地里则要查清楚华东地区军队的实际动向,顺便联络一下那里的老同志。」

粟裕自然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便说:「请你和小平同志放心,我一定会完成这次任务!」

就这样,粟裕踏上了考察军队的路。

其实,除了前面提到的原因之外,邓小平和叶剑英决定让粟裕去考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

粟裕本人多次在华东地区打过仗,对那里十分熟悉,派他去自然事半功倍。而且南京一带有很多他的老战友,更方便他行事。

二、 粟裕:他们的手插不进去

1975年4月17日下午,粟裕带着另外六个人乘坐火车离开了北京,按照计划,他要先到安徽合肥考察。

第二天,粟裕一踏上合肥的土地就联系了当地十二军的领导宋佩璋,并请宋佩璋陪同调查十二军。

当时,一场地委书记会议正在省里召开,粟裕听了便对宋佩璋说:「趁着大家都在,我想开一场座谈会,听听大家对军队的意见。」

座谈会上,粟裕发表了自己对军队建设的意见,让很多人豁然开朗。

值得一提的是,会上还出现了一个关于军队指挥系统的问题。对此,粟裕表示:「中国只会有一个军队指挥系统,如今出现了两个,值得我们思考。」

显然,他的这番话给当地的领导和干部指明了方向。

在了解完安徽皖区军队的情况以后,粟裕马不停蹄地赶往了江苏的南京军区。

南京军区有很多粟裕的老部下和老战友,为此,他先去拜访了这些老部下和老战友,并从战友们口中大概了解情况。之后,他同样找到当地的领导和干部,互相交流观点。

粟裕在江苏考察了近一个月的时间,途中南京军区的副司令全程陪同,粟裕就时不时对他说:「你管着军区的民兵工作,立场要坚定,头脑要清醒……」

考察的最后一站是上海。

6月3日,粟裕一行人低调地来到上海。

上海的局势较前面几地更为紧张,粟裕不敢轻举妄动,以免打草惊蛇,便叮嘱随从要时刻保持警惕,他自己也减少外出。

期间,粟裕还偷偷看望了老战友陈丕显,并向陈丕显保证困难的时刻很快就会过去。

最后,在大家的秘密勘察下,粟裕摸清了上海情形,于6月14日快马加鞭地回到北京。

向邓小平和叶剑英汇报工作的时候,粟裕仔细讲述了考察的整个过程,最后总结道:「经过仔细考察,团以下的军队最为稳定,他们的手插不进去。」

三、 为祖国鞠躬尽瘁

粟裕用两个月的时间,圆满完成了任务,考察的途中不知经历了多少困难和危险,但是,他为了祖国的安定,始终没有放弃。

邓小平与叶剑英也一直在和敌人作斗争,维持新中国的政权稳定。

1975年6月24日,在邓小平的组织下,中央召开了一场军委扩大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军队建设和整改。

会议前后,邓小平与叶剑英分别联络了多位高级干部,先向他们讲述毛主席对反动派的不赞同与批评,再揭露反动派妄想插手军队的野心,最后让他们务必要坚定党心,打击反动派。

这次军委会议,彻底粉碎了反动派动摇国家的机会,稳定了军队,为后来的斗争打下了基础。

1976年9月9日,反动派趁毛主席逝世加快了步伐。与此同时,叶剑英秘密找到粟裕,安排了一些工作。

同年的10月6日,在邓小平等人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消灭了反动派,让围绕在祖国上空的雾霾散去,得以重见阳光。

党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磨难,离不开无数人的艰苦奋斗。而享受了胜利果实的我们,更应当时刻铭记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