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司马炎对力劝刘禅投降的谯周,进行了怎样的安置?其结局怎样?

2024-07-24历史

司马炎对力劝刘禅投降的谯周,进行了怎样的安置?其结局怎样?

公元263年,蜀汉国祚走向终结。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上,一位名叫谯周的大儒扮演了关键角色。他力劝蜀汉后主刘禅投降,为蜀汉的灭亡画上了句号。然而,历史的车轮并未就此停止。谯周在劝降之后,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转折?司马炎对这位"功臣"又是如何安置的?谯周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让我们追随谯周的足迹,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面纱,一窥三国末期权力更迭下的命运变幻。

书香世家 益州大儒

谯周,一个在三国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他出生于汉献帝建安五年,也就是公元201年。谯家是远近闻名的书香门第,小谯周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对经典典籍了如指掌。

随着年岁渐长,谯周的学问越发精进,不仅通晓经史,还对天文历法颇有研究。在蜀地,他的名声日渐响亮,成为了当地的一位大儒。

刘备入蜀之前,谯周就已经在当地小有名气了。有一天晚上,谯周观察天象,发现有祥瑞之兆。他立马找到诸葛亮和许靖等人,一起劝说刘备称帝。

刘备称帝后,谯周的仕途也开始了新的篇章。建兴年间,刘禅任命诸葛亮为丞相兼益州牧。诸葛亮为了笼络益州本地人才,便任命谯周担任劝学从事,负责益州的教育事务。

诸葛亮去世后,谯周又升任为典学从事,正式成为益州大儒。这个时候的谯周,可以说是蜀汉朝廷中的重要人物了。

然而,谯周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虽然都是蜀国大臣,但他们却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诸葛亮是荆州集团的代表,而谯周则是益州本地集团的代表。

这种利益集团的矛盾,在刘备称帝时就已经存在了。虽然刘备和刘禅能够在益州称帝,得到了各方势力的支持,但内部的矛盾始终没有调和好。

谯周和诸葛亮最大的分歧就在于北伐问题上。诸葛亮认为武力征战有利于稳定蜀国局势,还可能扩大蜀国的实力。但谯周却持不同观点,他主张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等国力强盛了自然就能征服敌人。

因此,谯周成为了蜀国最坚定的反对北伐的大臣之一。从诸葛亮到姜维,他始终都是积极的反对者。

建兴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34年的八月,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的消息传到成都。后主刘禅下令禁止任何人到前方为诸葛亮奔丧。

谯周当时正在家中,听到这个消息后,二话不说就动身前往军中。等他到达时,才听说刘禅下了禁令。这件事说明,虽然谯周反对诸葛亮的北伐政策,但对诸葛亮为人处世的品质还是很敬重的。

同年,蒋琬升任益州刺史,谯周也得到了提拔。延熙元年,也就是公元238年,刘禅册立儿子刘璿为太子。谯周被调任太子府为官,成为皇室家令。

在太子府任职期间,谯周经常能看到刘禅的日常生活。他发现刘禅经常外出游玩,沉醉于声色。谯周看不下去了,就上疏给刘禅,劝他要尊奉先帝刘备的作风,少些享乐行为。

刘禅对谯周还是比较器重的,听了他的劝谏后不但没生气,反而提拔他为中散大夫,并且继续让他教导太子。这说明谯周在蜀汉朝廷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了。

延熙年间,谯周又一次站了出来。他认为尚书令陈祗和大将军姜维常年出兵伐魏,导致蜀国国力下降,百姓生活越来越困难。于是,他在朝堂上与陈祗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蜀汉末年 谯周劝降

景耀六年,也就是公元263年,对于蜀汉来说是个灾难性的年份。这一年,魏国大将邓艾率军偷袭成都,一路势如破竹。

蜀汉朝廷顿时乱作一团,群臣们争相献策,有人主张死守,有人主张突围,还有人主张投降。在这个关键时刻,谯周站了出来。

谯周对着刘禅侃侃而谈,他说:"陛下啊,现在魏军已经兵临城下,我们的军队已经溃不成军了。继续抵抗只会让百姓遭殃,不如投降保全性命。"

刘禅听了,一时间还拿不定主意。谯周见状,又继续说道:"陛下,您想想,我们蜀汉建国以来,一直都是以仁义治国。如果现在继续抵抗,只会让百姓流血牺牲。投降不仅可以保全百姓,还能保住陛下的性命。"

谯周的这番话,说得刘禅心里直打鼓。他接着又说:"魏国现在国力强盛,我们已经无力抵抗。如果投降,说不定还能保住一些权力,继续为百姓谋福利。"

刘禅被谯周说得心动了,但还是有些犹豫。这时,谯周使出了杀手锏。

他说:"陛下,您想想先帝刘备。他当年在荆州时,不也是投降了曹操吗?后来不也东山再起,建立了蜀汉吗?现在我们投降,未尝不是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啊!"

这番话可算是说到刘禅心坎里去了。刘禅一拍大腿,说:"谯周说得对啊!那就按你说的办吧!"

就这样,在谯周的劝说下,刘禅决定投降。他命人准备了降书,还有自己的印玺,准备献给魏国。

当时的情况可以说是一片混乱。有的大臣还在坚持抵抗,有的已经开始准备投降了。谯周在这个时候可谓是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不仅说服了刘禅,还四处游说其他大臣。他对那些还想抵抗的大臣说:"现在大势已去,再抵抗下去只会让更多人丧命。投降才是明智之举啊!"

在谯周的劝说下,越来越多的大臣也开始倾向投降。就这样,蜀汉的灭亡似乎已成定局。

邓艾率军进入成都的时候,看到的是一座已经准备好投降的城市。刘禅带着文武百官,捧着降书和印玺,在城门口恭候多时了。

邓艾看到这一幕,也是大吃一惊。他原本以为要打一场硬仗,没想到蜀汉就这样不战而降了。这其中,谯周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蜀汉就这样灭亡了,谯周的"功劳"可以说是巨大的。他不仅说服了刘禅投降,还劝说了其他大臣,让整个蜀汉几乎是不战而降。

对于魏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胜利。他们不费一兵一卒,就拿下了蜀汉。而对于谯周来说,他的行为虽然在后世饱受争议,但在当时却被视为"功臣"。

谯周的这番"功劳",很快就传到了洛阳魏国朝廷的耳中。司马昭听说后,对谯周的"贡献"赞不绝口。

他说:"这个谯周啊,真是个人才!不费一兵一卒就让蜀汉投降,这样的人才我们可得好好用啊!"

就这样,谯周在蜀汉灭亡后,反而因为劝降有功,得到了魏国的重用。他的人生,也因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功臣谯周 司马炎安置

蜀汉灭亡后,谯周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在蜀汉朝廷中担任重臣的他,一夜之间成了亡国之臣。

但谁能想到,这个亡国之臣反而因为劝降有功,得到了魏国的重用。司马昭听说谯周的"功劳"后,立马决定要重用这位"人才"。

司马昭二话不说,直接封谯周为阳城亭侯。这个封号可不得了,要知道在当时,能够获得侯爵称号的人可不多。

谯周这一下子从亡国之臣变成了魏国的功臣,可以说是时来运转。但是,谯周并没有立即前往洛阳就任新职。

他似乎对自己的未来还有些顾虑。毕竟,从一个国家的重臣变成另一个国家的臣子,这种身份的转变可不是那么容易接受的。

就在谯周犹豫不决的时候,魏国发生了巨变。司马昭病逝,他的儿子司马炎继承了大权。

司马炎上台后,立即开始了一系列的政治动作。他先是废黜了魏帝曹奂,自己登基称帝,建立了晋朝。

新朝建立,百废待兴。司马炎开始大规模地任用人才,其中就包括了谯周。

司马炎派人送信给谯周,催促他尽快赴洛阳任职。信中说:"谯先生,您的才能朝廷都知道。现在新朝建立,正需要您这样的人才。请您尽快来洛阳,为新朝效力。"

谯周收到信后,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他收拾行装,带着家人离开了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蜀地,踏上了前往洛阳的路。

到了洛阳后,谯周立即觐见了司马炎。司马炎见到谯周,笑着说:"谯先生,您可来了。我听说您在蜀汉时就是个大儒,现在正好可以为我们晋朝效力。"

谯周连忙回答:"陛下抬爱了。臣虽然年纪大了,但还是愿意为新朝尽一份力。"

司马炎听后非常高兴,当即宣布封谯周为散骑常侯。这个官职可不一般,位列三公之下,九卿之上,可以说是朝廷重臣了。

谯周这一下子从阳城亭侯变成了散骑常侯,官职一下子提高了不少。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司马炎对谯周才能的肯定,也是对他劝降"功劳"的奖赏。

但是,谯周的新职务并不是那么好做的。作为一个前朝大臣,他在新朝中的处境可想而知。

很多老臣对谯周这个"降将"不太友好,经常在朝堂上给他使绊子。但谯周凭借自己的才学和智慧,总能化解这些危机。

有一次,一位大臣在朝堂上指着谯周的鼻子说:"你这个叛徒,有什么资格在这里做官?"谯周不慌不忙地回答:"我劝降是为了避免更多的百姓遭殃。现在新朝建立,我愿意为百姓谋福利,这有什么不对吗?"

这番话不仅堵住了那位大臣的嘴,还赢得了司马炎的赞赏。司马炎对身边的人说:"看看,这就是谯周的才能。不愧是大儒啊!"

就这样,谯周在晋朝朝廷中逐渐站稳了脚跟。他不仅保住了自己的官职,还成为了司马炎的重要谋士之一。

每当朝廷遇到难题时,司马炎总会召谯周商议。谯周的建议往往能够切中要害,解决问题。

有一次,朝廷讨论要不要对北方的游牧民族用兵。很多大臣主张出兵,但谯周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说:"陛下,我们刚建立新朝,国力还不够强盛。与其冒险出兵,不如先休养生息,等国力强大了再说。"

司马炎听后连连点头,最后采纳了谯周的建议。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晋朝因此避免了一场可能的失败,保存了实力。

就这样,谯周在晋朝朝廷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他不仅是一个官员,更成为了司马炎的智囊团成员之一。

谯周晚年 著书立说显才

谯周在晋朝朝廷中的地位越来越稳固,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作为一个学者,他始终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著书立说的愿望。

在朝廷的空闲时间里,谯周开始潜心著书。他决定要写一部关于三国历史的著作,以此来记录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谯周的这个决定可不是心血来潮。他曾经亲身经历了蜀汉的兴衰,对三国历史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开始收集各种史料,询问亲历者的回忆,甚至还亲自走访了一些战场遗址。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让他的著作显得格外珍贵。

谯周的著作名叫【三国志】,共65卷。这部著作不仅记录了三国时期的重大事件,还对很多历史人物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在【三国志】中,谯周对刘备、诸葛亮等蜀汉人物的描写尤为精彩。他虽然劝降投敌,但对蜀汉的评价却相当公正。

比如,在描写诸葛亮时,谯周写道:"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型,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这段话高度评价了诸葛亮的治国才能。

谯周的这种公正态度,让【三国志】成为了研究三国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后世的很多历史学家,都对谯周的这部著作赞不绝口。

随着年龄的增长,谯周渐渐退出了朝廷的核心。但他并没有闲着,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著书立说上。

除了【三国志】,谯周还写了【古史考】【续汉书】等多部著作。这些著作涵盖了从上古到晋朝的历史,可以说是一部中国古代史的百科全书。

谯周的这些著作,不仅展现了他深厚的学识,也为后世的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很多后世的史学家,都把谯周的著作作为重要的参考。

晚年的谯周,虽然不再参与朝政,但他在学术界的地位却越来越高。很多年轻的学者,都以能够得到谯周的指点为荣。

有一次,一个年轻学者找到谯周,请教写史的方法。谯周告诉他:"写史要实事求是,不能凭空臆测。要多读书,多调查,才能写出真实可信的历史。"

这番话,成为了后世史学家的座右铭。很多人在写史时,都会想起谯周的这番教诲。

谯周的晚年,可以说是颇为安详。他每天都在书房里读书写作,偶尔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讨论学问。

虽然已经年过古稀,但谯周的思维依然敏捷。他经常能够对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让人佩服不已。

有一次,一位朋友问谯周:"您认为三国时期最伟大的人物是谁?"谯周想了想,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很难说谁最伟大。不过,如果非要选一个,我会选诸葛亮。"

这个回答,显示了谯周的公正和客观。尽管他曾经劝降蜀汉,但他依然能够客观评价蜀汉的人物。

谯周的这种态度,也影响了后世的很多史学家。他们在写史时,都尽量保持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晚年的谯周,虽然身体渐渐衰弱,但他的精神依然矍铄。他每天都要读书写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谯周去世的时候,已经是90多岁的高龄了。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跌宕起伏,但最终却以一个学者的身份画上了句号。

谯周去世后,朝廷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司马炎亲自为他写了墓志铭,称赞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

后世的人们,虽然对谯周劝降蜀汉的行为有不同看法,但对他的学术成就却是公认的。他的【三国志】,成为了研究三国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著作。

谯周的一生,经历了三国鼎立到晋朝统一的大时代变迁。他的人生轨迹,也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特点。

从蜀汉重臣到晋朝大儒,谯周的一生可谓传奇。但无论如何,他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是无法抹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