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春秋伟大的枭雄之一,生前未成霸主,死后留下什么让子孙问鼎中原

2024-01-02历史

公元前626年,随着楚国宫室内一张椅子倒地的声音响起,春秋伟大的枭雄之一楚成王,于一片悔恨、一片遗恨之中悲凉落幕。他生前虽未成就霸业,但他的孙子于20年之后,成功问鼎中原,一战称霸。

楚成王

三代人的努力耕耘,让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最终力压中原诸国,由原来的南方蛮夷一举成为响当当的春秋强国。楚成王生前究竟给子孙留下了什么,短短二十年间,楚国就变得如此豪横。

一、父辈奠基,将郡县制度延续

其实这就要从楚成王的爷爷开始说起了!楚成王的爷爷是哪位呢?

这位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如果我问您春秋诸侯之中,第一个当上王的是哪位?这就是楚成王的爷爷,楚武王熊通。

这老爷子可不是好惹的,杀掉自己的侄子上位,开始了自己雄心勃勃的扩张事业。他刚开始试着往北方发展,但是渡过汉水之后,发现局势并没有那么好。在北上受阻后,他开始向汉水以东扩张。一言以蔽之,这老爷子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僭越称王,其次就是向东征服随国,成为汉东霸主。

楚国开国疆域面积不过小小的五十里地,基本上比一个现在的镇大不了多少。楚成王的爷爷辈耗费大量心力,经过五十年时间,向东、西方扩张之后,疆域深入到现在的湖北中东部,已经有一省之地,最起码从疆域面积来讲,已经开始可以和中原的一些国家相提并论了。

楚国疆域演变

楚武王死后,楚成王的父亲熊赀即位,是为楚文王。楚文王不愧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君主,他的师父是来自中原的老师。可能是受这位老师的影响,楚武王向东灭掉权国之后,就将这些小国家里的管理者全部迁出,把原有的设置全部废除,创立了县制的雏形。如果楚武王是县制的开拓者的话,那么楚文王就是积极施行县制的践行者。

楚文王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这样一种契机,因此他即位的第一件要紧的事情就是迁都。将沿袭了百年的都城丹阳迁至郢都,这本来就是件冒险的事情,但楚文王却不这样认为。这恰恰暴露了楚文王想要北上扩张的雄心。

郢都即是现在的湖北荆州,这里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仔细想来,你不得不佩服楚文王毒辣的眼睛,荆州背靠长江,往北是襄阳、再往北就是南阳等中原腹地。想当初,他的父亲就是远征南阳盆地而最终折返,因为实力还不允许。现在他迁都至此,可见楚国是多么执着于北上争强。正是应了那么一句话,强则强,弱则亡。他深谙此道,因为他有一个申国老师,他自小就受过这方面的教育。

荆州

公元前687年,楚文王伐申(今河南南阳),服申之后,楚文王反复思索要不要复申之国,使之与楚结盟。但令尹彭仲爽从分封制的历史教训与申的地理位置考虑,建议楚文王灭申而设县。之后灭掉又息国(今河南省息县)而设县。

楚国的县制由此真正开始。

经过楚武王、楚文王两代人的奋斗,地域面积由一个镇发展到一个湖北省,楚国正式可以与中原的诸侯国比肩了。但这还远远不够,进军中原的号角才刚刚打响。

二、北上中原,将称霸精神遗传

楚国志在中原,楚文王时期,楚国的管理者们就开始加强郢都与各县城的水陆交通建设。为了便于车马行进,楚文王设置申、息两县之后,就修建了从郢至申的道路。这就为楚国北上中原奠定了基础。

于是,我们今天的主角正式登场了。公元前671年,楚成王即位。在其爷爷、父亲两代人的开拓的基础上,楚成王踌躇满志。

踌躇满志的楚成王

首先,楚成王是一位非常善于审时度势的雄主。刚即位时,他认为,楚国地处南方,生产不发达,目前的地域面积还不足以与中原的诸侯国相比,他认为楚国第一步应该继续在南方经营。于是,他尊奉周天子,借周天子的命令,历经十年时间,在南方东征西讨,拓地千里。

地域面积拓展了,接下来楚成王开始筹划北上争霸。早在十余年前,齐桓公就已经「九合诸侯」,成为了中原的霸主。楚成王若想有所突破,就不可避免的要与齐国正面交锋。

但楚成王善于审时度势的性格真的令人佩服。他首先是拿软柿子捏,郑国是中原腹地,如果将郑国拉到自己这个阵营里来,那么称霸的条件将会愈加成熟。果不其然,在楚国连番的打击之下,郑国招架不住,想要与楚国求和。但最终没有拉拢成功。楚国这样的策略让齐桓公很不舒服,一直视楚成王为眼中钉、肉中刺。

终于,在公元前656年,齐楚首次发生正面交锋,但这次并没有打起来。总结其原因,是两个大国根本不想打这一仗,说到底就是为了保存实力。这是春秋大国之间一贯的策略,除非到了忍无可忍之地,或者为了争霸必须打这一仗,其他情况都不会大打出手。所以,这次的结果是双方签订了盟约,互守边界。

春秋形势图

接下来发生的事,都彰显了楚成王的外交大智慧。这种大智慧就是敌不动我动,敌动我避开。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我始终不与你正面交锋,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我继续北进,先消灭你几个盟友再说。在你发生特别情况的时候,我给你来一个釜底抽薪。最终,这样的效果很不错。齐桓公很快招到周天子的忌惮,郑国也慢慢向楚国靠拢。楚国也借机消灭了中原几个小国。

第二年,在郑国的拉拢战上,齐桓公通过攻打郑国阻止楚国北上。而楚国也通过攻打齐国的盟友许国争夺争霸的主动权。要不还是楚成王,这次齐国也只能通过攻打盟友来遏制楚国,中原盟国之间的平衡硬生生被他打破。让人很惊讶的是,齐楚两国在此期间,竟然都不主动正面相对,可见楚国兵威之盛。通过此次战争,郑国、许国立场不再坚定,中原盟友之间开始寻找新的依靠,以求生存下去。

此后,在面对齐国的时候,楚成王都坚持一贯的主张,审时度势,不与齐桓公发生正面冲突,而他自己趁机灭掉了几个小国,势力范围深入到江苏、安徽一代,深入淮河流域。

通过与齐国的争霸,楚成王深谋远虑,不求正面输赢,敢于在齐国强大的兵威之下积极东进,开拓疆域,打出了楚国北上中原的称霸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正好遗传给了他的孙子楚庄王。

楚庄王

楚、齐争雄的历程,也充分地显示楚国后来居上、生机蓬勃、人才辈出的趋势,楚成王在中原的声望也成蒸蒸日上的态势。

三、大败宋国,将称霸威望相传

齐桓公死后,齐国发生巨大动乱,宋襄公作为齐国的友好盟国,将齐国内乱平息,并帮助齐孝公回国即位。宋襄公认为自己居功至伟,想要传承齐桓公的衣钵,于是组织楚国、陈国、蔡国、许国、曹国和郑国在现在的河南瞧县参加 盟会。

这彻底惹恼了楚成王,心想:「当初我跟齐国争霸之时,都是互相尊重对方,尽量避免正面交锋。你宋襄公是个什么东东,实力实力没有,人品人品没有,敢在天下人面前轻而易举地就将霸主的位置揽入手中?我非得教训教训你。」

楚成王说出这番话,并不是丧心病狂。宋襄公当时的实力并没有那么雄厚,他靠的是我们上面所说的平息齐国内乱,还有齐桓公在世时所谓的嘱托。

楚成王审时度势,肯定宋国没有称霸的资本,果断带兵参加盟会,给了想要执牛耳的宋襄公当头一棒。公元前639年,楚成王在盟会上抓了宋襄公,扬长而去。

宋襄公「偷鸡不成蚀把米」,想当盟主,最后还要靠鲁国的调停,最终宋襄公才得以返回宋国。在宋襄公回到宋国之前,楚成王兵锋直抵宋国都城商丘,虽然遭遇顽强抵抗,但此战打出了楚国的威望。当时的中原,齐国霸业势微,晋国正与老邻居秦国周旋,晋公子重耳还处在漫长的流亡路上,中原各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抵抗楚国的攻势。

宋襄公

随着楚国在中原诸侯国之间的威望日盛,处在中原腹地的郑国由原来的犹豫观望彻底沦为楚国的小弟。这让楚国北上争霸更加便利。

但宋楚之间必有一战。宋襄公自认为难以与楚国争锋,也挑个软柿子捏,可惜实力不允许。宋襄公也想拿郑国开刀,可他完全想错了,此时的郑国已完全沦为楚国小弟,你打我小弟,岂不是打我?宋襄公不听劝谏,攻打郑国直接成为宋楚大战的导火索。

公元前638年,宋楚泓 之战一触即发。宋襄公秉持「仁义」思想,做了一面「仁义」大旗,但是楚国却不会给你讲仁义。楚国军队渡河时,本来可以占据主动,他没有抓住;楚国军队派兵时,也是机会,还是没有抓住。

正面交锋时,楚军虎狼般的叫声,宋军怎能抵挡?只见楚成王张弓搭箭,宋襄公被射伤,同年病死,悲凉落幕。

泓 之战,打出了楚国的底气,打出了楚国的威望。楚成王北上中原的豪气,奠定了称霸之基,也将这种威望世代相传。

泓水之战

四、晋楚争霸,将称霸火种保留

公元前637年,楚国发生一件大事,最尊贵的客人从远方而来。这位客人就是多年流亡在外的晋文公重耳。

重耳流亡图

楚成王盛情相待。他这样做,是有他的理由的。

他审时度势,做了详细的分析:

第一,自打败宋国之后,楚国争霸之路基本已完成了百分之七十,只差一个时机。为什么这么说呢?此时中原各国已经被楚国打服,只剩下晋国,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尚未发生正面交锋。因此,想要获得争霸的最终成功,晋国与楚国之间必有一仗。

第二,晋公子流亡多年,底下跟随他的人多年不弃,证明此人绝非等闲之辈。此后必定回国即位,我何不做一个顺水人情,不仅可以交好晋国,还能争取楚国在中原的利益。如果两国发生战争,也可以有缓和的机会。

第三,现在的秦国与晋国水深火热,我若能将重耳送回秦国,秦晋之间必然有所摩擦。那时楚国岂不是有更多机会。

做了这番思考之后,楚成王与重耳相见甚欢。重耳也随即答应,如果晋国与楚国发生战争,晋国将退避三舍。

晋文公

就像两国君主想的一样,两强若想争霸,就只有正面交锋。四年之后,楚成王北上,接着蹂躏齐国、宋国等中原国家。宋国向晋国求救,为了稳固中原局势,同时遏制楚国持续北上的态势,晋文公,也就是重耳,出兵救援宋国。平衡再次被打破,两国最终走向了宿命般的一战。

此战谁胜了,谁就是中原的下一位霸主,因为在此之前,郑国、宋国、陈国、齐国都相继被楚国打怕。如果楚国胜,那么中原已经没有哪个国家能够与楚国为敌,楚国必将成为中原各国的老大。如果晋国胜,后续楚国若想北上,中原各诸侯国必然向晋国求救,楚国北上之路必遭掣肘。

楚成王再次对形势进行了预判,他认为晋文公重耳流亡在外多年后返回晋国,这是属于上天的安排,他预感到晋国将成为下一个中原霸主,自己只能再等等。

然而,楚国令尹成得臣却劝他与晋国一战。楚成王再次陷入沉思。

这次,成王采取了中庸之策,他也想与晋国争一争,但仍然认为重耳有上天眷顾,于是他抽调了大部分主力撤出战斗。让子玉带领楚国四大家族的7万多私家军与晋军的5万大军大战于城濮。

果不其然,晋军大胜,晋文公一战而霸!

城濮之战

可以看出,成王抽调大部分主力后,但就兵力而言,楚军仍旧占据优势。如果楚成王全军出击,胜负也未可知。但成王选择撤出主力,可能也在做其他的谋划,是不是在想着削弱四大家族的势力呢,这我们不得而知!

但历史给了最好的证明,楚成王此举不仅削弱了成家与斗家的势力,为以后楚庄王选举孙叔敖为令尹做了铺垫,也为楚庄王北上问鼎中原保留了「革命火种」!

五、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楚成王这位春秋最伟大的枭雄,时时刻刻都在审时度势为,他继承了父辈优良的传统,并将这种基因传给了后世。父辈创立的体制,让楚国疆域得到不断扩张;北上中原,将那种精气神打了出来,为后世做了榜样;打败宋国,让楚国威望在中原大地奔腾不衰;晋楚争霸,他的审时度势让楚国称霸的火种保留,相传三代。

楚成王最后虽然被儿子所杀,但他为楚国做出的伟大贡献却保留了下来,成了楚庄王北上问鼎中原的宝贵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