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1948年:若非周恩来预伏神秘卧底,彭德怀极有可能被马家军生擒

2023-12-11历史

1948年,周恩来潜伏卧底,否则彭德怀可能被马家军俘获。

曾经,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他被誉为「彭大将军」,威震四方。然而,在他辉煌的生涯中,也曾经经历过一次生死攸关的危机。

那是1948年的5月,刚刚结束的西府战争让他感到无比的后怕。马家军已经逼近了他的院子,副主任张德生催促他:「快,再不走就要成为俘虏了!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周总理的信,让他从死亡的边缘逃脱出来。

彭老总在陕西与胡宗南的25万大军周旋,兵力不足,只能靠战术取胜。然而,双方实力差距过大,胡宗南镇守关中多年,地形熟悉,兵力齐全。

我军虽然有战术素养,但严重缺乏重型武器,这为之后的围困埋下了伏笔。再加上西安易守难攻,彭老总决定采取围攻洛川的策略,吸引胡宗南的主力部队,然后出其不意地夺取宝鸡,阻断关中和陇右的联系。

当彭老总成功夺取宝鸡后,胡宗南立即感到了危险的气息。对于他来说,宝鸡是他的最坚实的后盾,所有的粮食和弹药都储存在这里。

如果失去了宝鸡,他的二十万大军将无处可去,只能面对饥荒的威胁。因此,他迅速集结了十个旅的兵力,准备前往宝鸡进行反击。

然而,他同时也感到一丝兴奋。他认为这是一个将共军一举歼灭的好机会。如果能得到西面马家军的援助,那么他的军队就可以在东西两面夹击共军,使其难以招架。

但是,彭老总早已预料到了这一点,并且提前做好了战略部署。他分别在宝鸡的东面和西面设下了兵力,准备在两军主力相遇之前,就将其分歼。

彭老总在回忆录中反思了这场战役,他认为自己轻敌了,产生了急躁思想。战役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回援的兵力太猛,蒋介石已经命令胡宗南全力消灭我军在宝鸡。

此外,彭老总低估了马家军的实力,虽然马家军和国民党同阵不同心,只派出了两个旅的兵力,但彭老总忽视了马家军的决心,因为宝鸡是青宁二省的门户,一旦被我军拿下,马家军的后方就会暴露。

为了保住地盘,马步芳派出了长子马继援前来进攻。马继援以西北骑兵的快速迂回能力,将我军打得节节败退。

面对胡宗南的部队,我军一直占据优势,但这次面对马家军,我们却缺乏对付骑兵的经验,用步兵的战术无法应对。

最严重的问题是西北野战军缺少重炮火力,即使在正确的位置部署,但火力不足,也无法有效应对。因此,彭老总只能命令大部队撤退。

然而在撤退过程中,彭老总差点遭遇危险。在撤退途中,由于形势紧急,彭老总决定留在阵地上亲自指挥。他拿着无线电呼叫一个旅一个旅,一遍又一遍告诉他们怎么走,直到所有人都安排好后,他才放下心来。

然而,等到大部队撤退完毕,马家骑兵已经来到了彭老总驻扎的村庄。在司令部里,可以听到他们带着西北口音的咒骂。

由于其他首长已经分头去纵队指挥撤退,此时的司令部只剩下副主任张德生、彭老总和他的两个警卫员。空荡荡的司令部里,只有张德生焦急地催促:「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然而,彭老总却毫不畏惧地回答:「怕什么?大不了我们再去山林里打游击!」

在极其危险的情况下,几个人成功突围,其中还包括彭老总。他们能在敌军重围中逃脱,令人惊讶。但事实上,这并非偶然。

在宝鸡失守前几天,周总理发给彭老总一封电报,标注了敌军在宝鸡附近的驻扎地。再加上彭老总的勇气和智慧,他们才得以逃脱。

这封电报无疑起到了关键作用,没有它,彭老总可能会有不同的命运。我军也因此能够安全撤退,减少了损失。那么,这封电报是谁发的呢?

彭老总曾向周总理询问,但总理笑而不语。彭老总猜测可能是熊向晖,但总理没有回答。彭老总尊重保密原则,没有多问。

最后,他让总理代为向发件人表示感谢。这个人是否就是熊向晖呢?熊向晖被誉为「后龙潭三杰」之首,出身于官宦家庭,1936年进入清华大学读书。

1938年,胡宗南在一群年轻人中挑选,直到他遇到熊向晖,才找到了他认为的「得力干将」。然而,他并不知道,这个「得力干将」实际上是周总理根据他的个性为他挑选的情报人员。

抗战时期,熊向晖打入敌人内部,但在解放战争时才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周总理的要求,强调忍耐。虽然他表面上按兵不动,但一直在关注着国民党的一举一动。

1947年,熊向晖在蜜月期间被胡宗南召回,出示了一份蒋介石的绝密电报,上面写着「闪击延安」的计划。熊向晖激动万分,将内容铭记在心。

他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违反了命令,主动联络中央,发送情报。在十万火急的时刻,党中央躲过了危机。熊向晖的第二次功绩发生在洛川之战。

胡宗南通过先进的仪器发现我军的脑区在山西兴县,准备大举进攻。熊向晖得知这一消息,但他正在洛川,而他的联络员王石坚远在西安,无法传递消息。

在危机时刻,他毅然决然地采取了一个看似笨拙但却充满智慧的办法。他将重要情报写在信中,直接寄给了西安的书店老板潘裕然,但又怕潘裕然不是情报人员,所以他在信中嘱咐潘裕然转交给王石坚,并请求他不要拆开。

虽然他面临着身份暴露的风险,但他没有其他选择。幸运的是,这封信最终送到了周总理手中,我军再次安全转移。

然而,彭老总的这次逃生并不是熊向晖的情报,因为熊向晖已经开始引起胡宗南的怀疑,所以总理让他再次「冷却」。

那么,「吕出七人组」提供的那封电报究竟是谁提供的呢?根据现有的资料,这封情报的传递者很可能是「吕出七人组」,他们是一个潜伏在胡宗南内部,由吕出和他的六个同学领导的情报小组。

他们掌握了国民党的三部军用电台,是胡宗南最信任的人之一。然而,每当国民党收到军事部署后,他们第一时间传达的人却是中共中央,这样的事情让人无法想象。

但这次彭老总的撤退,同样得益于他们的情报传达。几个刚毕业的年轻人,稍有差池就会丧命,但他们愿意将青春的热血洒在人民的土壤上,从不后悔。

在西北战场上,彭老总凭借着智勇双全的指挥才能,成功对抗胡宗南的军队。而在这场战役中,后方情报人员的默默付出同样至关重要。

他们虽然没有姓名、功勋,甚至没有人理解,但却在黑暗中以一颗「红心」坚守岗位,度过了无数个日夜。直到1983年,我们才从退役军官张万安的书中得知,原来国民党的一位少将李纪云可能就是我党成员。

他在彭老总的青化砭之战中,带领2500多人主动走进包围圈,最后又孤身一人逃脱。尽管李纪云是我党秘密成员,但由于潜伏得太深,一直没有被人发现。

直到他的身份被曝光时,他已经跟随国民党南下台湾多年,甚至病死他乡。然而,如果不是张万安的研究,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南下台湾的真实目的是为了在暗中潜伏,为收复台湾做最后的努力。

然而,局势的变化使得粟裕大军未能成功收复台湾,吴石案后,我党在台湾的力量又损失殆尽,李纪云因此失去了与我党的一切联系,最终在70年代老死台湾。

向所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做出贡献的前辈,致以最深沉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