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汤恩伯飞抵日本后随即暴亡,蒋介石怒斥:有大过的人死不足惜

2024-04-10历史

1954年6月29日,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降临到了55岁的汤恩伯身上,他在日本东京突然辞世。护士推出他的遗体时,汤恩伯的家人惊讶地发现他手臂上留下了许多压痕,而他的嘴唇在生前的痛苦呼喊中依旧没有合拢。即便是陌生人也会因为这些迹象而质疑汤恩伯是否死于一场不尽人意的手术。

汤恩伯的离世引起了国民党的关注,他被追赠为「陆军上将」,蒋介石亲自出席了他的追悼会,面色凝重。然而,令人意外的是,一个月后,蒋介石在高级干部培训班上对汤恩伯进行了严厉批评:

「汤恩伯若是在上海保卫战中壮烈牺牲,那将是一幕多么悲壮的场景。但令人遗憾的是,他对生死缺乏深刻理解,在临终时一定经历了巨大的痛苦。汤恩伯的种种行为,都值得我们深思。」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蒋介石对汤恩伯怀有如此深的怨念?他的离世是否与蒋介石有关呢?

汤恩伯是蒋介石最信任的将领之一,但他却以精明能干著称。

汤恩伯,原名汤克勤,出生于浙江武义县。1920年,他因与家乡纠纷而远赴日本东京,入读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尽管立志进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但由于缺乏军阀背景,汤恩伯不得不中途放弃学业,提前返回国内,在杭州、上海等地奔波,试图获得军阀的推荐信。然而,孙传芳、夏朝、吕公望等军阀都不愿意提供支持。在无计可施之际,汤克勤求助于浙军师长陈仪,请求他的资助。

意外的是,陈仪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汤克勤对此感激不尽,当即拜陈仪为师,并表示:「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陈老也。」为了表达对陈仪的尊敬和感激,汤克勤决定改名为汤恩伯。

汤恩伯在学业上精明能干,在人际关系上也善于取巧。在东京,他借机追求陈仪的外甥女黄竟文,并与她陷入爱河,最终抛弃了家中的妻子,与黄竟文结合。

随着北伐战争的进行,陈仪将汤恩伯推荐到南京担任中校参谋。然而,汤恩伯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满意,经常感叹:「要斩将挚旗,立功沙场,安能局蹙辕下,仰人鼻息。」

黄埔军校迁至南京后,汤恩伯的命运开始发生转变。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陆军军官学校总队长的职务。在军校期间,汤恩伯充分利用自己的特长,总是表现得与众不同。每当晨跑时,他总是选择与他人背道而驰,以此吸引张治中和蒋介石的注意。

同时,汤恩伯每天都会写有关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笔记,呈送给蒋介石。无论蒋介石是否采纳,他都会如数送上。多年后,军统首领戴笠曾嫉妒地表示:「汤恩伯的手迹在蒋座面前最受欢迎。他一挥而就,写完就递上,而我却必须字迹工整。」

尽管蒋介石对汤恩伯赞赏有加,但他仍需测试汤恩伯的忠诚度。当张治中推荐汤恩伯担任二师团长时,蒋介石刻意刁难,导致他未能成功。然而,汤恩伯并没有怨言,反而表现出更加忠诚的态度。三个月后,他被提升为旅长,成为蒋介石的得力助手。

汤恩伯,如同胡宗南一样,跟随蒋介石长达三四年的时间,几乎毫不费力地就攀上了军事高位。在中原大战结束后,他参与了对鄂豫皖苏区的「围剿」,对当地的红军和民众展开了残酷的屠杀,造成了数千人的无辜死亡,因此被人们称为「残忍嗜杀」。

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蒋家天下陈家党,孔宋财团浙江军。」其中,「浙江军」指的就是掌握着蒋介石最精锐嫡系部队的三位将领:胡宗南、陈诚以及汤恩伯,他们来自浙江的镇海、青田和武义。

值得一提的是,在蒋介石排斥保定系、日本士官系和美国军校系的时候,来自东京军官学校的汤恩伯却能够始终受到蒋介石的青睐,这离不开他对蒋介石喜好的深入研究。

抗战中的军事英雄与遗憾

抗日战争爆发后,汤恩伯率领军队防守西北要道南口,原计划防守8天的他却与日军激战20天,赢得了汤恩伯军团的声誉。接下来的台儿庄战役中,汤恩伯击溃了板垣师团,成为了抗日名将之一。

然而,当卫立煌因中条山战败被免职后,实际掌握第一战区的副司令汤恩伯却不服从蒋鼎文的指挥,他在叶县另立山头,自称「中原王」,大兴土木,肆意烧杀抢掠,给黄河流域的百姓带来灾难,被称为当地百姓口中的「汤灾」,让民不聊生。

1944年,汤恩伯与蒋鼎文发生冲突,日军趁机进攻洛阳、郑州,汤恩伯应战不力,仓皇溃退,导致河南大部分地区失守,汤恩伯多年来积攒的物资全部落入日军手中。

若是其他将领早就被蒋介石送上了军事法庭,但受到责备的却是蒋鼎文。若非他与汤恩伯不和,汤恩伯的「中原王」地位也不会受到影响。当陈诚接手河南时,蒋介石将最精锐的美系装备军团重新交给汤恩伯,并派他到广西担任指挥。

汤恩伯的失策之处

抗日战争胜利后,汤恩伯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日本侵略者表现出极度的尊重。当他在上海的华懋公寓接待日军中将松井投降时,他竟说:「对不起,今天要您到这里来。」这让身旁的美国顾问忍不住提醒他:「将军,我们是战胜国。」

对于侵华日军总司令岗村宁次,汤恩伯更是保护有加,甚至在上海军事法庭宣布岗村宁次有罪时,却悄悄地将他秘密送回日本。除了日军战犯,汤恩伯还送回了85万名日本士兵和民众,这引起了国民党内部高官的一致批评,认为他丢尽了中国人民的脸面。

解放战争时,面对华野强大的战斗力,汤恩伯犹豫不决,拿着美国军队的装备不知所措,导致张灵甫的74师得不到有效支援而在孟良崮战役中伤亡惨重。被蒋介石怒斥为「无能」的他趁机躲在江南,避开了渡江战役的一切战事。

蒋介石被李宗仁逼下台后,汤恩伯兼任京沪杭警备司令,率领45万大军守卫长江南岸。然而,他已变得胆小怕事,看着过去的朋友纷纷逃往台湾,感到十分焦虑。

此时,他的恩师陈仪送来了一封劝降信,已经站在人民一边的浙江省主席动员他最信赖的学生共同起义。汤恩伯面临两难选择:一是与陈仪一起宣布起义,扣留蒋介石;二是出卖陈仪,换取蒋介石的信任。由于他在苏区和河南犯下的罪行太多,最终他选择了出卖恩师。

陈仪被捕后,蒋介石督促汤恩伯组织上海防线。然而,被称赞为「东方的马奇诺」的防线不到两天就被攻破。当国民党部队奋力抵抗时,才发现汤恩伯早已逃到了舰船上,他下令死守上海,却悄悄逃到了金门,继而前往台湾。

37军军长罗泽闿幸运逃到台湾后,他四处告发汤恩伯,但由于汤恩伯是蒋介石的亲信,受到蒋介石的干预,罗泽闿只能忍气吞声,不再追究。然而,这件事对汤恩伯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除了他之前的亲信,国民党内部再也不愿与他接触。

日本灭亡

蒋介石重返台湾后,开始清算过去的账目。在他看来,陈仪的背叛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尽管他曾承诺不会处置陈仪,但现在情势已变,不再需要依靠陈仪的战功,留他在身边成了一种负担。

1950年,蒋介石决定对陈仪采取行动。汤恩伯得知消息后连夜前往见蒋介石,不辞辛劳地从台北到台南,再到台中,但蒋介石却连续数日不见他。直到找到毛人凤,才勉强得到蒋介石的一句回答:「汤恩伯已堕落,他为陈仪求情无济于事。」

毛人凤又通知汤恩伯,让他亲手处置陈仪。陈仪被处死后,汤恩伯内心备受折磨,他表面上是卖弄权谋的叛徒,内心则是杀害亲人的罪人。尽管有妻子的悉心照料,但汤恩伯的精神逐渐崩溃,身体日益消瘦。

蒋介石将汤恩伯逼至绝境

当汤恩伯的肝脏出现问题时,他的家人不得不请求前往日本治疗,但蒋介石却毫不留情地拒绝了:「有罪之人,去日本治病又如何,活该一死!」

作为蒋介石最信任的三位将领之一,汤恩伯怎么也没想到,在台湾竟然受到如此待遇。

其实,蒋介石的愤怒也有一定道理。早在上海保卫战期间,汤恩伯就秘密派遣亲信王文成、龙佐良前往日本,并转移数十万美元,两人在日本为他寻找住所。汤恩伯来台后,此事才被揭露,令蒋介石大为愤怒:「混蛋,难怪上海、东南沿海会失守得这么快,原来汤恩伯早就准备好逃往日本了。」

1950年,汤恩伯又故意绕过蒋介石,以招募日籍军人反攻大陆为名,试图搭乘飞往日本的航班。然而,由于机组人员未收到蒋介石的通知,未能顺利出境。

长时间得不到治疗,加上心情低落,汤恩伯最终不敌疾病,病入膏肓。当他再次获得蒋介石的批准前往日本手术时,已经是无可挽回的绝望。然而,在第三次手术中,被麻醉后的汤恩伯突然遭遇医疗事故,经过医生和护士的全力救治,但已经来不及,汤恩伯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年仅55岁的「抗日名将」汤恩伯,最终死在了日本的医疗事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