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国军有430万部队,实力真的很强?老蒋自己都被虚高的数字给骗了

2024-05-11历史

1946年夏天, 蒋介石可谓「春风得意」,他认为自己的数百万大军完全可以彻底将中共部队逼上绝路,历史将会证明「优势在我」。

他也没想到,短短3年过去,解放战争的局势就已彻底尘埃落定,蒋介石或许最终都无法想通,拥兵430万的他为何最后做了「岛主」。

战争预判决定战略眼光高低

抗战胜利确实让国民党发了一笔「横财」,他们接收了侵华日军的几乎全部装备,这就意味着: 收缴武器就能使得国共双方在兵力上被拉开差距。

此外,更要命的是蒋介石不仅从日本人那里捡走了很多装备,他还获得了杜鲁门政府的援助,从杜鲁门后续的发言中也能看出,他是非常希望蒋介石打赢这场中国内战的,这也方便于他们威胁苏联。

根据数据来看,比起日寇投降前,解放区扩大了两三倍、人口增加了一倍半、兵力技术都得以提高、干部信心提升。

内战全面爆发,双方领袖的战略思考都是决定战局的关键因素,蒋介石把装备看得很重要,始终认为只要有了先进的装备,就一定能夺取胜利。

毛主席的思考也非常全面,他非常清楚国民党的薄弱环节在哪里。

「能够战胜蒋介石」是毛主席给出的结论,那么在多久后才能战胜蒋介石就成为了大家思考的问题。

可将百姓再度推入战争泥潭是毛主席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蒋介石非要打,那也不能不打。

最初,毛主席认为需要5年到10年甚至是15年才能打倒蒋介石。

这样的说法并非毛主席突发奇想,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得出的结论,信心是大家都需要的,可更重要的是要立足于实际,不能让战士们白白流血。

蒋介石这边可谓信心十足,他仗着兵力和装备优势,在7月到10月间便占领了县级以上城市153座,解放军只占领了48座县城。

不过,在具体的作战中,国民党部队的能力确实要弱很多:他们在4个月中损失了30万,解放军损失了12万。

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一些国民党人员被俘后会加入解放军,而解放军被俘战士很少。

这些都能印证一个观点:按照趋势推测,只要能够坚持下去,战争就能取得最终胜利。

蒋介石打仗有个「理论习惯」,那就是只要占领了大城市,就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在他的眼里,解放军打仗这么多久却没办法占领城市,这就是个「致命弱点」。

因为他认为没有城市生产作为补充,部队就没有办法获得持续的战斗力。

这表明了他压根没有真正理解中共军队的作战思维,很多年以前,毛主席就制定了农村作为根据地。

刘少奇的观点在当时看来也比较「激进」,他在保卫延安的部队讲话当中说:「蒋介石的正规军共有246个旅,已经投入了218个旅用于进攻解放区,现在已经被消灭了57个旅,只要再坚持一年半,蒋介石就会倒下,那么在未来两三年内取得胜利是极有可能的。」

事实的情况,也在不断抛弃蒋介石。

1947年春天,蒋介石的全面进攻计划基本失败了,他本人非常生气,于是便朝着山东和陕甘宁这两个解放区发动了重点进攻,可能在他的思考中,只要打掉了解放军的「中枢」,解放军的作战指挥体系就会崩塌。

于是乎,胡宗南集团14万人逼近延安。

3月18日,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工作了11年之久的延安撤离,毛主席发表了社论,提到了「蒋介石要灭亡中国人民,因此中国人民必然团结起来灭亡蒋介石」。

这也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共中央第一次号召推翻蒋介石的反动统治。

毛主席以战略家的眼光开始重新审视局势,他说:「5年内就可以解决国共战争问题。」

其实,当时的毛主席对于这件事的考虑还是很保守的,这从他的另一次谈话就能看得出。

陕北靖边县小河村的扩大会议上,毛主席这样提出:「对蒋介石的斗争,计划用5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从过去1年的作战成绩看是极有可能的,说5年可能都用不着,还是要准备长期战斗,不要像蒋介石那样,先说几个月就能消灭我们,到了不能实现的时候又说再过几个月,结果到现在再说战争才刚刚开始。」

很显然,蒋介石的说辞,对于国民党的士气来说也造成了阻碍。

国民党的失败早已成为必然,因为他们内部出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只是被战争的状态下被暂时包裹了,还没有彻底得以展现。

在党员征收方面,国民党对党员的征收视为儿戏,很多人的素质都比较低下,丝毫不需经过考察。

比如在1939年,蒋介石就命令全国各机关公务人员在一个月内都得加入国民党,到时候不是国民党的成员全要被免官免职。

而且,国民党内部本就是组织涣散的,各个派系的纷争从头到尾都没有停止过,这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时期就开始了,不过孙中山还在的时候,很多问题能够得以调节,在他之后,内部的矛盾就更加扩大了。

大家表面上都是春风得意、十分礼貌,但是心底里却各怀鬼胎。

蒋介石又是个对权力十分重视的人,他身为总裁,绝对不会将某个大权授给某个派系或是某一个人,所有的派系都不能反对蒋介石的决策。

这在解放战争中就表现在蒋介石有很多「微操」,他不了解前线战士的实际需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天马行空的掌兵,自然会造成问题出现。

至于贪腐问题的出现,才是最为干扰士气的。

国民党内部大面积的贪腐行为是从北伐成功后就开始了,四大家族横行、官僚作风等都造成了国民党与民心的尖锐对立,到了后来真正需要血战时,经济崩溃、军事失利也是必然。

打仗,绝不是单纯靠人数的,蒋介石也被「430万大军」的数字给骗了。

3年决出胜负

1948 年9月,东野发动了规模巨大的辽沈战役,歼灭10万国民党部队,长春的国民党守军中有4.7万人选择投诚。

仅仅一个月后,廖耀湘的10万人被全歼,这也为解放军在东北取得了决定性优势。

在辽沈战役还没有全面结束时,毛主席在致林彪、罗荣桓的电报中指出:「九月会议规定五年内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旅根本打倒国民党的任务,因为战争的迅速发展,可能提早一年完成,因此,你们应有精神准备。」

辽沈战役在当时的意义是巨大的,不仅改变了军事形势,还改变了数量与质量。

到这时,解放军增加到了300万人,而国民党的全部军队包括陆海空军、正规军非正规军只有290万人了。

毛主席的思考则是如何快速完成解放目标,使得广大人民群众脱离苦海。

原本,他预计从1946年7月起大概需要5年时间才能彻底打败国民党反动政府,那么从这个新的时间节点看,再只需要1年就完全足够了。

在辽沈战役接近尾声时,华野、中野集合60万大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海战场上开展了决战,就连那时蒋介石还天真的以为「优势在我」,现实又很快说明了一切。

那段时期,国民党的士气基本已跌入低谷,这从一件事中就能看出。

战争到同年12月就进入了最后阶段,同年杜聿明集团从徐州逃跑时,每人只带了7天的干粮,却在陈官庄地区被围困了40天,国民党官兵可谓「穷凶极饿」,把马匹、骡子等交通工具都给杀了吃了,到最后只能去吃草根、麦苗。

没想到,当年的天气也比往年寒冷,蒋介石考虑到这些人撑不住了,每天都会派出飞机给他们空投物资,可几架飞机投下来的物资对于几十万官兵而言完全是杯水车薪,部分人为了抢空投还大打出手,甚至动刀动枪。

另一边,围着他们的解放军战士却完全不着急。

每到开饭的时候,就有解放军战士跑到山头上拿着搪瓷盆大喊:「蒋军的兄弟们,开饭咯,这里有好吃的猪肉炖粉条,还有白面馒头,欢迎你们来吃饭。」

理论上,解放军的士兵人也不少,炊事班的战士忙不过来,奈何附近的老百姓都愿意过来帮忙,做饭速度也是极快,大家每天都能吃上热乎饭。

蒋军士兵就有点招架不住了,他们干脆不顾生命危险冲出来抢饭吃,有的在吃到饭后干脆选择加入解放军行列。

从古至今的战场上,在敌人快被饿死的情况下给敌人送食物的可谓极少出现,解放军却在此时展现出了真情与温暖。

国军那边仍然有很多人在观望,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又有一天,一个解放军战士在吃午饭时向对方喊话:「你们过来吃饭吧,管饱!」

一个国民党老兵不管三七二十一,带着几个士兵就朝着解放军的阵地跑去,一个国军军官举起枪想要射击,可他身边的战士一把就拉住了他并苦苦哀求道:「长官,大家出来都是混口饭吃,你就给他们个逃命的机会吧。」

这名长官听后,也就放下了枪。

而这段时期内,一共有1.4万人因为「猪肉炖粉条」向解放军投诚,这都相当于国民党两个师的兵力,而且这些人明明都能选择领取路费回家,可他们中绝大多数人都愿意留下来和解放军并肩作战。

蒋介石似乎不理解什么是精神,什么能让一个战士无条件地留在麾下。

或许,他自己都坚定地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

只要是作战,蒋介石动不动便会许诺「赏赐」,他对于解放军高层的将领,也一直都有悬赏。

【西行漫记】中曾有这样一件事:斯诺在傍晚散步时,看到毛主席在街上行走,旁边还有两个年轻农民,农民一年到头也挣不到什么钱,可那些农民明明都很清楚,他旁边的这位领导者被南京悬赏了25万元。

别说这么多钱堆在面前是什么感觉了,在农民的攀谈中,他们就连「25万大洋」的数字都几乎不会提及,这距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

不过,走在延安时,毛主席丝毫不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他知道,比钱更重要的是人心。

彭德怀也是如此,当年国民党的飞机动不动就扔下传单,悬赏10万元捉拿彭老总,可彭德怀走在街上也没有警卫。

他还会要求手下把这些传单都给收回来,因为这不仅是传单,还是珍贵的白纸,白纸的另一面可以印刷红军的材料。

老百姓看到彭德怀后都会热情地打招呼,根本不会理会国民党的悬赏。

这些事,是蒋介石怎么都无法想通的。

国民党确实也感觉到不对劲,也开展了类似的「革新」运动,到最后都收效甚微。

美国学者是这么评价的:「内部结构已经腐坏的建筑,其败亡是不可避免的。」

1949年1月后,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并直接威胁到国民党的首都南京。

淮海战役吸引着全国人民的眼球,而东野秘密入关与华北军区发动了平津战役,迫使北平的傅作义选择接受和平改编。

至此,三大战役的胜利摧毁了国民党的军事力量,共歼敌154万人。

4月21日,毛主席与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于4月23日占领南京,宣告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年底,全国大多数地区都获得了解放,毛主席也用了历史事实证明了自己说过的话: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