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长津湖战役进行到第7天,金日成提了个问题,毛主席:美国不可信

2024-01-31历史

1950年11月30日,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4天,美国总统杜鲁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为远在朝鲜半岛的「联合国军」加油助威,并就媒体关心的问题做出选择性回答。

同日晚间,身处平壤的金日成观看了全程录像,针对杜鲁门的一系列回答坐立难安,并于12月3日秘密访华,希望与毛泽东主席当面商议。

杜鲁门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了什么信息?毛主席又是如何化解的呢?

杜鲁门的发言

1950年11月27日,第二次战役正式开始,带着第一次战役胜利后正高昂的士气,志愿军战士们在长津湖一带和联合国军正面遭遇,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游击战。

此时的朝鲜已经进入深冬,室外平均零下20度,衣衫单薄、补给不足的志愿军战士们爬冰卧雪,用顽强的意志力抵御狂风,冲锋号一响,就把装备精良、全副武装的美国人打得屁滚尿流节节败退,很快,沿湖阵地的几个据点基本收归志愿军手中。

虽然战程还未过半,美国人高傲又脆弱的心理防线开始全面崩溃,他们不能容忍一个如此落后的国家可以打败发达的美国,并开始对麦克阿瑟的「圣诞节计划」产生怀疑。

相比于纸上谈兵的民众,一线战斗的联合国军更加崩溃,麦克阿瑟焦急地在指挥部里大吼大叫,他之前大放厥词要带美国士兵回去过圣诞节,现在看起来就像个笑话。

悲观的、反战的情绪在中下层军官和民众的内心里滋生,给社会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美国总统杜鲁门这个时候出现,他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念着生动的发言稿鼓舞士气。

为了增加前线战士的信心,他还明确地向记者表示:如果中国一意孤行,美国将会在必要的时候使用核武器。

当天晚上,金日成在平壤观看了全程回放,他对杜鲁门的恐吓产生了担忧。

距离美国上一次使用核武器只过去短短5年,广岛和长崎至今还是千里赤地寸草不生,金日成不希望朝鲜有任何一处重蹈覆辙。

金日成的神经紧绷了两天,一直在想要不要和中国商议适可而止,恰好在这时候,一位军事委员告诉他,美国已经疲战,国会高层有意要进行合谈。

本就持消极态度的金日成看到了希望,他决定立即访华,秘密讯问毛泽东的态度。

12月3日,长津湖战役进行到第7天,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访华,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和毛主席会晤,席间周总理作陪。

既然是一次正式会晤,金日成首先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危难时刻施以援手的善举表示充分感谢,并支援朝中两国人民友谊万岁,毛主席也照例对金日成的寒暄做了诚恳的回应,并且表示中朝两国是兄弟邻居,互帮互助无可争议。接下来进入正题,金日成首先询问了毛主席对于杜鲁门新闻发布会中部分内容的看法。

「您觉得,杜鲁门会对你我使用核武器吗?」

「核武器战术」最早的提出者是麦克阿瑟,他以一副气急败坏的抱怨口吻向杜鲁门建议,「给我26枚原子弹,我要把中国夷为平地,到时候朝鲜半岛的困境就能解决了。」

而事实上,这也只能是气急败坏的抱怨,杜鲁门一开始就知道,行动起来并不现实,之所以把这件事拿到发布会上说,也是迫于现实压力的无奈之举。

「美国人不敢的,」毛主席镇定地回答道:「他们有原子弹,苏联人也有,一旦打起来谁都占不到便宜,这一点想必欧洲更有体会,这句话只当是杜鲁门的大话。」

金日成的担忧

毛主席的高瞻远瞩是大多数人不能及的,他几乎预料到了「核武器战术」接下来的走向。

杜鲁门在新闻发布会上简短的一句话迅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麦克阿瑟自以为自己的畅想得到了国会方面的认同,随即在南朝鲜也开了一场发布会扩大构想的规模。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美国的反战人士看到这样的场面,真的以为是国会通过了无法挽回的决议,于是开始了大量的游行示威活动,对国会的决策进行抨击,导致了社会治安的混乱。

这还不是最要紧的,如毛主席所料想的那样,第一个坐不住的就是美国的老朋友英国人民。

英国的反应比美国民众还激烈,上万人集体给当时的首相艾德礼写「万民书」,逼迫内阁如不能阻止就要下台,连已经卸任的前首相丘吉尔都被惊动,连夜飞往华盛顿和杜鲁门密谈,一个不够,现任首相在丘吉尔走后也开始访美。

不只是英国,整个欧洲都极力反这项计划,毕竟一旦激怒苏联,欧洲和亚洲一样都将沦为美苏争霸的主战场。

这场因原子弹引发的世界恐慌持续到了51年,以麦克阿瑟被换将收尾。

紧接着金日成又提出了第二个要求,他希望能够将朝鲜人民军的指挥权统一到彭德怀手中。

这也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早在志愿军集结沈阳还没有跨过鸭绿江的时候,金日成就曾经派人找彭德怀商议,希望志愿军入朝之后,由金日成统一指挥,志愿军服从于人民军。

金日成的理由看似无懈可击,他说这毕竟是在朝鲜的国土上作战,客随主便,应当以朝鲜的指挥为主。

这一提议当即遭到彭德怀的强烈反对。

且不说志愿军入朝作战的战士人数实在庞大,已经超出了金日成和他的那些个军事智囊指挥的极限,但说金日成的指挥风格和能力,实在不能让人放心。

想当初南朝鲜的李承晚以为有美国人做靠山,贸然越过三八线,对北朝鲜发起进攻,金日成最初也能沉着应对,指挥人民军迅速反应,直接把南朝鲜打的落花流水一路溃散。

胜利冲昏了金日成的头脑,他下令战士们追击出去,当时毛主席就看出来问题的关键所在,电文提醒金日成穷匮莫追,小心美国人的埋伏。可惜金日成不听,催促人民军杀到南朝去,结果在途经仁川的时候被美国人从两侧海岸拦腰折断,并且以此为借口加入战争。

彭德怀重提旧事,金日成羞愧难当,当即表示各自领导各自,两不干预,这场矛盾才算化解。

现如今形势不同了,志愿军接连在第一、二次战役中取得胜利,而朝鲜人民军却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绩,更让人头疼的事,战果寥寥,伤亡巨大,于是金日成痛定思痛,打算就此放手,让彭德怀统一指挥两支队伍。

对于这个提议毛主席是十分赞赏的,他当即笑着表示:「那我就替彭司令却之不恭了。」

金日成也笑了起来,中国肯答应,他的心终于放回肚子里,这样无论第三个问题能否得到解决,朝鲜人民军所面临的局面都不会太差。

反复斟酌之后,金日成试着问道:「毛主席,如果美国人想找我们和谈怎么办?」

毛主席的远见

和谈?

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视一眼,两人瞬间明白了金日成此行的最终目的。

「金日成同志,」毛主席笑着打破他的幻想:「美帝和蒋介石一样,诺言、协定都是不可信的,故应从最坏的方面做准备。」

其实只要金日成仔细分析美国近一两年在军事上的一系列动作就会发现,所谓的「和谈」,不过是他们的缓兵之计。

1950年1月,朝鲜战争还没有爆发的时候,杜鲁门向美国国会提出了135亿美元的国防军备预算,从数额上来讲,这在整个世界上都是惊人的,巨额的,而白宫方面针对国会的质疑给出的解释是:为了防备苏联。

到了1950年10月,中国志愿军加入朝鲜战场,第一次战役之后让美国感受到了明显的吃力,杜鲁门政府遂以此为理由向国会申请提高51年的预算,不要让战争局面进一步被动。

到了1951年夏天,连续几次战役都以中朝两国军队取得胜利而告终,杜鲁门政府又一次催促国会,并且提前提交了52年的国防军备预算,竟然高达600亿美元!

此时胜负已经十分分明了,如果美国想要及时止损,完全可以在51年夏叫停战争,然而杜鲁门却硬生生拖到53年,这里面固然有美国不甘心强权衰落的因素,但还有一点容易被人忽略的是——

只要朝鲜战争不结束,杜鲁门就可以一直向国会追加国防预算。

打仗的花销固然很大,但到了51年,双方投入的兵力基本都保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那么也就意味着,这600亿预算可以花在别的地方,比如扩充本土军备,和苏联竞赛。

在朝鲜战争期间,美军疯狂生产坦克、飞机、大炮等重型武器,企图把自己的势力范围打造成铜墙铁壁。

这就是以战养战。

既然如此,美国绝不可能那么迅速地结束战争。

金日成心底希望的火苗被扑灭了,他失望地叹了口气,其实有一句话毛主席说的很对,做最坏的打算,这样无论美国人计出什么样的招数也都能沉着应对。

之前国会透露的和谈意愿其实也不是空穴来风,如果能够做到利益最大化,美国不介意以谈判的方式弥补战争带来的损失,但这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利益最大化。

从1951年开始,美国就伺机和中朝两国和谈,为了不落人口实,每一次中方都奉陪,但美国企图通过谈判获得一些他们在战场上都无法得到的东西,实在缺乏诚意。

为了表示诚意,毛主席派遣李克农同志和乔冠华等一众外交部的青年骨干入朝,和美国沿着战线进行了多轮谈判。

针对美国人的无理要求,毛主席作出重要指示,他说:「战场上没有丢掉的东西,谈判桌上也不能丢掉。」

根据这个指示精神,李克农寸步不让,美国人的幻想破灭,气急败坏地不肯说话,于是在新一轮谈判中,中美双方代表出现了长达132分钟的静默。

美国人不说话,中国人自然也不说话,双方代表隔着一张桌子大眼瞪小眼,都憋着一口气等对方先松口,然而直到天都要黑了,会议室里也没有一点声音,最后双方不欢而散,这次谈判也成为一场「无声的对决」。

谈判桌上讨不到便宜,美国人就继续打,这场谈判从51年到53年,进行了两年多,打打停停,旷日持久。

直到1953年夏,美国人终于撑不住了,巨大的军费支出引起了纳税人和国会的强烈不满,国内矛盾尖锐,而战场上,所谓的’联合国军」一度被打到三七线以南,李承晚的大本营即将不保,无奈之下,美国人终于愿意坐下来,和中朝两国好好谈一谈。

即便到了这个时候,美国人还是不忘给中国找麻烦。美军司令克拉克已经在私下和中朝两国协商好了停战事宜却故意不告诉李承晚,等到最终结果下来,南朝鲜方面不能接受,美国就在私下里煽动他们单方面向中朝两国作战。

李承晚部队刚有动作,毛主席就猜到一定是美国人在背后教唆,他随即致电彭德怀总司令「既然李承晚还想打,杀他一个回马枪」。

从1953年7月13日开始,到1953年7月27日结束,金城战役历时15天,歼敌5.3万余人,收复阵地160余平方公里,重创李承晚,使南朝鲜再无翻身之力。

与此同时,正在板门店进行和谈的中、美、朝三方代表,每天听着彭德怀自前线传回的捷报,十分顺利地签订了停战协议。

美国人又一次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纵观51年到53年朝鲜局势的变化可以看出,毛主席几乎预料到了事情的所有发展,他以超出常人的卓越眼光稳定住了中朝双方的局面,远在北京,却能对朝鲜、美国、欧洲发生的一切了如指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