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许世友申请土葬,85年再申请无人敢同意,邓公特批,但有5个条件

2023-12-24历史

许世友是我国著名的和尚将军, 他一生骁勇善战,为国家击败过无数强敌,作为一名功勋将领,许世友的身后事在新中国的开国将军里显得尤为特别。

他是唯一一个国家领导人特批土葬的开国将帅 ,这背后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许世友的遗憾

许世友曾受到过众多中国领导人和将领的高度评价,红军时期的反围剿战争中,许世友人送外号 大刀敢死队长, 他七次参加敢死队带头冲锋打开局面,当了红军军长依然敢扛着大刀到前线杀敌。

在解放战争中,毛主席更是称赞许世友是战将, 把胶东半边天都打红了 ,实在是了不起。

虽然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肯定,但许世友其实一直有一个 困扰他一辈子的执念, 都说忠孝两难全,许世友 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母亲。

自他参加革命起,除了1932年回过一次家探亲,等他再和母亲相见的时候,已经是20年后的1952年了。

许世友至今记得当时和母亲重聚的景象,他骑着高头大马来到自家门口,看到家门前坐着一个老婆婆,衣衫褴褛头发花白,许世友还在寻思这是村里哪家的老太太来 串门 ,突然意识到眼前的老人正是自己的母亲。

许世友在母亲的怀里嚎啕大哭,他连骂自己不孝, 这么多年来从未看望过母亲

许世友和母亲团聚后,也想过将老人接到济南生活居住, 他当时在济南军区当司令, 在一个城市里也好照顾母亲的生活起居。但到了大城市以后,许世友的母亲却不适应这里的环境,主动要求儿子将自己送回老家。

这时候许世友已经是国防部副部长了,身上的担子特别重,他只能让自己的儿子离开部队回老家照顾母亲。

1957年许世友第三次回家探亲,母亲对许世友说了一句让他刻骨铭心的话,母亲说 自己年事已高,母子俩见一次少一次了。

许世友也知道这一点,但国家和军队需要许世友,他 不可能将自己身上的责任抛在一边, 只能接受这个无奈的现实,最后 许母于1959年去世 的时候,许世友甚至都 没能赶来见最后一面。

对母亲的愧疚成为了许世友的一块心病,后来许世友在母亲的坟前许下承诺,他说 忠孝两全, 母亲活着的时候他没能好好尽孝, 等他死后一定会为母亲守坟。

正是这个承诺,让 许世友产生了土葬的想法, 因为按照家乡习俗,要守坟必须留下全尸。

邓公特批的待遇

好巧不巧的是,我国建国后不久就开始 推行火葬制度, 毛主席还提出: 中央领导人和高级将领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许世友却 没有在倡议书上签字, 并向主席说清楚了自己的苦衷。

毛主席是知道许世友情况的,所以也 没有强求。

早在79年的时候,许世友其实就已经在准备自己的后事,他还专门给儿子许光 捎去50元现金, 让他给自己买一口薄棺

1985年, 许世友身体情况恶化,自知时日无多的许世友提笔给中央写信, 希望能够批准他土葬。

接到信件后的工作人员都很为难, 没有一个人敢拍板做决定, 毕竟火葬已经普及开了,只有少数山区村镇还保留着土葬的风俗习惯,许世友要求 开一个特例, 按照我党一般的做法都是不予同意的。

最后许世友的报告被 递到了邓公的桌子上 ,经过慎重的考虑以后, 邓公答应了许世友的请求, 但也向许世友的家人提出了 自己的五点要求。

一是不准开追悼会、二是不准在报纸上发讣告、三是土葬的事不能外传、四是不可以在坟前立碑、五是丧事一切从简。

邓小平提出的五不准其实就是在 尽量淡化许世友在丧葬制度上搞特殊产生的影响, 这是国家和组织对许世友的优待。

负责传达邓公意见的王震将军也提醒当时南京军区负责许世友后事的同志, 称许世友的特殊待遇来源于 许世友的特殊经历和特殊贡献 这是 特殊中的特殊,下不为例。

王震的总结可以说言简意赅, 如果换一个人提出类似的要求,邓公是必然不会批的, 但许世友确实太特殊了,他戎马一生,早年间当红军敢死队长冲锋陷阵,硬是从死人堆里杀出一条命来。

在抗战中又和侵华日军一较高下,对中国民族的自由和独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国共内战爆发后,许世友到达职业生涯的巅峰, 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

甚至到了1979年,和许世友同时代走来的老将早就已经过上颐养天年的退休生活,许世友还率领解放军去往越南作战,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真可谓是老当益壮的传奇将领。

他为国家和军队做出的贡献是 无法复制的, 他的人生际遇同样独一无二,所以才会享受这样一个特殊的结局。

有意思的是,邓公当年提出的 五不准原则 有一个并没有执行到底,原来许世友去世后,不少群众都会前去悼念这位传奇将领,但由于没有墓碑,要找到许世友墓十分困难。

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 王震最终还是给许世友立下一块花岗岩石碑 ,上面写着七个大字:许世友同志之墓。

资料来源:

【1】猛将传奇:和尚将军许世友(一).凤凰网.2009-4-14 [引用日期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