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播州杨氏土司墓葬丨高坪墓地——杨纲墓(M3)

2023-12-15历史

杨纲墓位于地瓜堡的北端,杨文墓东北约40米,坐南朝北,墓向32°,背靠珍珠山,下临官庄坝,面向观音山。

该墓墓顶封土基本不存,墓葬由墓室、八字墙、隔墙及墓道组成,两墓室相隔1.65米,外口处用加工好的条石叠砌连接,使两墓室成为一个整体。八字墙位于墓室东西两侧前端,向外延伸1米左右,转折呈120°向前延伸。东西墓室间前方发现南北向石墙,以条石和石板垒砌而成,至下往上向左室收,光面向右室,内填土,该墙应起封闭左室之用。石墙残长5.25、宽0.8、残高2.1米(图4-49)。

图4-49 杨纲墓全景

墓室双室并列,平面呈凸字形,结构基本一致。墓室由封门石、前室、墓门、后室构成。前室与后室间以仿木隔扇门分隔,前室外横陈封门石,封门石均残存两块,外有抵门石。前室平面呈长方形,外低内高,宽2.44、进深1.42、高2.76~2.82米。墓门门扉为可开合双扇仿木格子门,前室内置有抵门石顶住墓门。门扉上下各有圆形柱头,装于门臼中,门向外开。门高2.76、宽1.2、厚0.16米。

后室由整石板构筑而成,后室进深3.41、宽1.98、高2.28米。左右两壁正中雕成壁龛样式,壁龛饰内外两重方框,内层方框浅浮雕盆景牡丹花,后壁中央饰减地仿木屏风,屏心饰假山、仙草,底座三脚饰如意云头纹,与皇坟嘴墓地杨炯墓同。墓顶凿成覆斗形藻井,中央雕圆坑悬镜,铜镜不存,外饰八角形纹,四角饰祥云纹(图4-50)。底板石上置棺床,两者被盗墓者炸毁大部分,由残存棺床和底板表面印痕知,原棺床长3.24、宽1.76、高0.11 米,棺床与左、右、后三壁形成三道排水沟。

图4-50 杨纲墓雕刻拓片 1.后壁 2.藻井 3.左壁龛 4.右壁龛

左室棺床下有腰坑1个,距后壁1.1米,石质,盒状,由底及盖组成,盖面距底板石0.53米。底座呈方形,边长0.78、高0.27 米。腰坑分上下两部,上部直径0.52、 深0.12米,坑壁垂直规整,底面平,下部为长方形槽,长0.43、宽0.31、深0.04米。盖为方形,边长0.98、厚0.12米。腰坑内物品不存。右室没有发现腰坑。

1972年贵州省博物馆对该墓清理时在左室墓门外中轴线1.82米处发现墓志铭一盒,志盒长1.08、宽0.98、高0.48米,志盖及志铭大小相同,呈方形,边长0.8米。出土时志盖与志铭相对扣合,用铁条封成十字,盛装于石盒内。清理结束后,暂将墓志存放于当地村民李朝映家,据他所言,后将该墓志与杨升墓墓志放入杨纲墓中,但2014年发掘该墓室时,仅发现志盖及志铭各一方,经过仔细比对确定,后放入杨纲墓中墓志系杨升墓墓志,杨纲墓志不知所踪。2014年我们在左室墓道填土中发现了盛放杨纲墓志铭石盒的底部石板,位置没有发生移动,石面上发现十字形铁锈痕迹,系箍志盖和志铭的残留。右室没有发现墓志的痕迹,应没有墓志。

左室墓志志盖篆书「明故怀远将军播州宣慰使司宣慰使杨公墓志铭」,与杨升墓同,志文楷书,志文发表于1974年简报中[1]。

1972年清理时在左室前室近门处发现了排列成行的陶俑,但位置已不清晰,陶俑有骑马俑、马、轿夫俑、牵马俑等,其中骑马俑7件,马、轿夫俑各1件。原施彩绘,已脱落。另在右室前室中发现陶俑、铜锁、铜匙、铜箸等(图4-51)。2014年清理时,在墓前填土中出土铁刀(残锈)、陶马腿、残陶器各1件,并采集了板瓦、瓦当、砖等建筑材料的标本。

图4-51 杨纲墓出土器物 1~7.陶骑马俑 8.陶轿夫俑 9.陶马 10.陶俑 11.铜箸 12.铜锁 13、15~17.铜饰件 14.铜匙

转载来源:杨粲墓博物馆—摘自【牧司一方: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管窥

杨 纲

杨昇之子

播州杨氏第二十三世

根据【明实录·英宗正统实录】的记载,杨纲与杨铿、杨昇一样,

均能频频向朝廷进贡,贡品以马与方物为主。

遵义市区至海龙屯乘车攻略:

1、遵义市人大(珠海路)乘坐旅游2路公交车

2、茅草铺客运站加油站旁乘坐海龙屯景区直达车

3、自驾攻略(导航海龙屯停车场)

A:遵义市内—复兴大道—汇川大道—汇川大道延长线—海龙屯景区

B:遵义市内—沈阳北路—遵龙大道—海龙屯景区

C:高速—海龙屯收费站—汇川大道延长线—海龙屯景区

高铁站乘车攻略:

公交车303路 — 茅草铺客运站 — 景区直达车 — 海龙屯景区

新舟机场乘车攻略:

机场大巴 — 唯一国际 —茅草铺客运站 — 景区直达车 —海龙屯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