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巴黎和会:二战起点

2024-02-08历史

巴黎和会:二战起点?

1919年的上半年,巴黎成为了世界的焦点,各国精英在此汇聚一堂。他们时而笑容满面,时而眉头紧锁,时而激烈争论,时而默默不语。

他们私下相约用餐,一起观看演出。然而,在会议上,他们常常针锋相对。这些多才多艺的外交家们,使得巴黎成为了全球政治、法律和议会的中心。

人们轻轻挥动着手,却可能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造成毁灭性打击。这是前所未有的经历,而且可能再也不会有如此大规模的战争舞台。

美国的理想主义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他的思想和行为充满了理想主义。他是长老会牧师的儿子,从小就深受理想主义的熏陶。

担任普林斯顿大学校长期间,他成功地将这所死气沉沉的大学改造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优秀学院,吸引了全国优秀的年轻教师。

他的成就使他走上政治生涯,成为总统后,他仍然保持着学者的儒雅气质。在他的任期内,他热衷于进步运动,主张削减关税,反对托拉斯垄断,扩大个人自由,限制政府权力。

理想主义者威尔逊在去巴黎之前,向两院提出了未来世界秩序的十四点计划,包括恢复各国被侵占的领土,授予殖民地人民更多权力,成立国际联盟,各国互相承认主权,缩减军备,平等自由贸易等等。

陈独秀在【每周评论】中称赞威尔逊为「光明正大,当今世界上的第一好人」。然而,在巴黎和会上,各国的立场各不相同,矛盾重重。

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国家各有诉求,法国希望严惩德国,以确保地缘安全,而英国则反对法国独大,希望能保住自己的海外势力和殖民地。

同样作为殖民帝国的法国对英国的诉求持反对态度,因为他们在非洲、中东的殖民地犬牙交错。意大利则希望确保自己在亚得里亚海的利益,需要法国海军和英国海军的支持。

而日本则想要山东,但这违背了威尔逊的原则,也遭到中国的坚决反对。这就意味着,威尔逊在巴黎的旅程将会充满困难。

果然,在处理德国海外殖民地的问题上,他们进行了第一次交锋。威尔逊主张将这些殖民地交给国际联盟监督托管,而澳大利亚总理则直接反对托管的原则,主张直接分割。

他的观点得到了英、法、日等国的支持。

威尔逊坚决不退让,各国为此争论不休。最终,各国达成妥协,接受了总统的托管方案。这段插曲结束后,威尔逊短暂返回美国休息。

就在这个麻烦人物不在的时候,英法意日私下召开会议,定下了对德国的处理方案。总统回到巴黎后,对此大为不满,拒绝承认这些方案。

特别是四个国家有意漏掉了成立国际联盟的决议,而这正是实现威尔逊14点方案的关键环节。如果国际联盟无法建立,那么他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威尔逊的反对意见使他处于风口浪尖,无论是帝国主义者还是渴望和平的欧洲民众,都对他提出了批评,认为他故意拖延会议进程。

1919年4月3日,威尔逊因压力过大病倒,无法继续进行和会谈判。总统愤怒地宣布,如果各国不遵守约定,美国将退出和会。

此强硬态度让英法胆颤心惊,他们表示不会侵吞德国殖民地,意大利则愤然离席。日本则与英法达成一致,互相对对方在山东的主张提供支持。

为组建国际联盟,总统无奈向日本妥协,牺牲了中国山东人民的权益。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但美国始终未加入。

总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未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的参议院提案遭共和党否决,导致其中风并丧失工作能力。他在1924年病逝,享年67岁。在共和党统治时期,他是唯一的民主党总统,同时也是一位理想主义者、种族主义者和和平主义者。

作为五大国之一,法国在战争中损失最大,因此其目标是彻底肢解德国并将其打入地狱,但这遭到了英国和美国的反对。

英国希望有一个强大的德国威胁法国,但不损害其利益,而美国则希望践行14点建议,赋予德国生存权和发展权。

尽管德国已经战败,但其强大的实力仍然保留,协约国尚未占领德国领土。德意志下士和大量民众难以理解为何要投降。

一战后,法国为报复德国,不顾后果地提出了高额赔款要求。对此,德国陷入饥荒状态,英国首相对此表示谴责。法国首先收回了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这是他们割让给德国的领土。

英国和法国在赔款金额上有很大分歧,英国要求德国赔付240亿英镑,法国则要求440亿英镑。最终,在威尔逊的努力和专家的核算下,赔款被降低到65亿英镑,这是1921年才确定的。

在赔款条款中,德国人的产出将用于赔款,这让德国人感到绝望。此外,意大利在被拒绝获得亚得里亚海北部港口里耶卡的诉求后,走向了黑化之路。

意大利总理曾站在协约国一方,希望在地中海沿岸得到点什么。尤其在1915年签订的【伦敦条约】中,明确规定了意大利会得到一些地中海沿岸的领土。

在巴黎和会上,意大利的基本诉求被拒绝,导致总理奥兰多和部分代表愤然离开,为墨索里尼上台和德国发展铺设了道路。

英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受重创,国际地位大大下降,从战前的最大海外投资者和债权国变成了欠债最多国家,政府预算的40%用于支付利息。

英国无力再管理自治领,自治领享有了自主外交政策并实现了独立。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克里蒙梭和威尔逊之间谨慎调和,抓住对英国有利的条款。

在战争赔款的争夺中,劳合乔治提出法国得50%,英国得30%的比例,但克里蒙梭坚决不同意,主张法国应该得到58%的赔款,因为他们认为在大战中法国损失最大。

在处理德国的问题上,英法两国的矛盾非常尖锐。英国提议保留德国的实力,不应该过分惩罚德国,但法国坚持要求高额赔款和领土割让,甚至希望得到欧洲最重要的军事工业区-萨尔区,以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并称霸欧洲。

然而,劳合乔治和威尔逊总统坚决反对这个想法,经过一番讨价还价,英国最终得到了拥有1000万人口的领土的委任统治制度,法国得到了750万人口的地区,而萨尔区则在15年后归还给德国。

德国政府代表布罗克多夫-兰曹收到了关于德国赔款和领土处理的草案,并提出了异议。然而,英法等战胜国并没有打算放弃自己的利益,只是对草案进行了一些微小的修改。

他们将社会矛盾的风险转嫁给德国。劳合乔治直率地说: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接下来的15年,英国政府一直带着对德国的理解和愧疚。

此后,元首利用欧美对德国的愧疚和民众的不满,制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犹太复国主义的幽灵也出现在巴黎和会。

早在1917年11月,英国人发表了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家园的【贝尔福宣言】,这是犹太复国主义第一次被世界顶级大国支持。

然而这个宣言没有法律效力,只是一份非正式的政策文件。但犹太人没有放弃,他们要在巴黎和会上,逐步实现复国梦。

他们需要争取两个事,第一是英国取得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权,第二个是赢得国际社会对【贝尔福宣言】的支持。

1918年,英国已经占领了巴勒斯坦,犹太复国主义头头魏兹曼与阿拉伯领袖费萨尔会面,企图获得阿拉伯世界的同情,他向费萨尔保证犹太人无意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政府,他们只是希望一个容身之所。

费萨尔信以为真,于1919年1月,他们签订了【魏兹曼-费萨尔协定】,进一步推动了犹太复国主义的发展。

2月3日,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组织向大会提交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组织关于巴勒斯坦的声明】,该声明支持英国作为巴勒斯坦的统治委任国,并声明犹太人有权在巴勒斯坦建立民族家园和自治共和国。

这一要求超出了【贝尔福宣言】和【魏兹曼-费萨尔协定】的规定。美国总统威尔逊主张在当地人的意见被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实行民族自决原则,然而魏兹曼前往伦敦向白厅施加压力,指责英国人的懦弱和对阿拉伯的偏袒。

最终,英国同意违背美国的意见,硬接下巴勒斯坦的统治权,而其他协约国也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承认了【贝尔福宣言】。

犹太复国主义的两个目标得以实现,但这也导致了巴勒斯坦人民开始了他们苦难的百年历程。在我们的巴黎和会中,有许多精彩的故事,如日本对领土的野心、中国代表团的勇敢反抗、土耳其国父凯末尔的敏锐嗅觉、波兰的重新建国、阿拉伯的独立等等,这些大小故事汇聚成了历史的洪流,无数人的命运在其中起伏。

每个人都努力地想要抓住若隐若现的希望,但结果往往是以破碎为代价。

协约国通过一系列条约,剥夺了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和土耳其的殖民地,肢解了他们的帝国,索取了高额的赔款,共同建立了凡尔赛体系。

和平来临了吗? 美国人点头称是,认为世界变得更好。英国人也同意,认为他们的世界正在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法国人则坚信,威胁已经被成功清除。 然而,只有一个人对此持不同看法。在贝格勃劳凯勒啤酒馆的演讲中,他愤然指着前方,那方向是德意志,那方向是世界的未来。

感谢您的阅读,这是本期的全部内容。内容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心血,如果您喜欢,希望可以点击「赞」和「收藏」,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们。

您的鼓励和支持,是我继续前进的最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