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历史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

2024-05-08历史

北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范仲淹被罢免副宰相之职,到河南邓州任知州。

第二年,范仲淹收到好友滕子京的一封来信。

这次来信没别的事儿,请范老师帮忙写篇文章。

滕子京在岳州主政期间,见岳阳楼年久失修,已破败不堪,便决定重修岳阳楼,并将历代诗人关于岳阳楼的诗词镌刻在上面。

岳阳楼位于洞庭湖畔,历史悠久,几经焚毁,几经修缮。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孟浩然、刘禹锡等大诗人都曾在此留下诗句,可谓人文荟萃,是岳州的标志性建筑。

工程竣工以后,滕子京想请当今政坛的风云人物,同时又是著名文学家的好友范仲淹,为该工程写篇文章,说明重修岳阳楼的伟大意义,进一步充实当地旅游资源,提升岳州历史文化品位。

所以,滕子京亲笔去信,言辞恳切,请范老师务必帮忙。

但是对于这件事,范仲淹起初内心是拒绝的。

为啥要拒绝?

首先,范仲淹是一个正直的人,为人谨慎,非常爱惜自己的名誉,从不轻易给地方上题词。

滕子京重修岳阳楼是件好事,但是,修复方案是否合适?预算花费是否合理?资金来源是否合规?工程质量是否牢靠?当地群众是否支持?有没有因此增加百姓负担?这些情况你一概不知,仅凭朋友关系就贸然题词撰文,万一楼修好后不伦不类,或者对方拖欠工程款,工人拉横幅上街了,或者豆腐渣工程半年后楼塌了,你说你咋整?被动不被动?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你让我写岳阳楼,老子根本就没去过岳阳楼,你让我怎么写?

是的,范仲淹见过洞庭湖,但并没有去过岳阳楼。

依照惯例,你请人家撰稿,怎么也得邀请人家实地考察一下,也就是去采个风吧。

采风流程一般是这样的:到达当天,当地领导亲自接见并主持欢迎晚宴,有关部门介绍当地情况,提供各种文字资料;第二天,相关人员陪同登楼远眺,洞庭泛舟,参观游览,座谈交流,合影留念;到了晚上,觥筹交错,把酒言欢,酒后休闲娱乐,唱个歌洗个澡,尽显地主之谊,好客之道。

当然,润笔费绝不能少,不要转账,直接装信封里最好,临走还要在后备箱里塞满土特产纪念品之类的。

作家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满意而归。回去闭门伏案,奋笔疾书,一周后,【洞庭天下水,岳阳第一楼】【烟波浩渺洞庭水,人文荟萃岳阳楼】【岳阳楼游记】【记一次难忘的旅行】等名篇大作纷纷出炉,各大媒体连篇累牍,宣传高潮一浪高过一浪,岳阳楼由此名扬天下——正常程序应该是这样的。

你不去现场,仅靠凭空想象,闭门造车,不可能写出生动鲜活的作品。

只有身临其境,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有感而发,岳阳楼你都没去过怎么写?

另外,这个滕子京也太抠门了,一点儿表示都没有。当年白居易跟元稹那是什么关系,莫逆之交,元稹死后,老白为他写墓志铭,一共1400个字,收费70万贯。唐代一贯钱大致相当于人民币300元,70万贯是多少,我数学不好你们帮我算算。

朋友之间,帮忙可以,但并不意味着免费,亲兄弟明算账,来信对稿费一事只字未提,只随信寄来一幅画【洞庭晚秋图】,上面画的有岳阳楼,意思是您就照着这幅画写吧。

这也太不尊重文学创作,太没有诚意了。范仲淹把画随手一扔,根本没打算动笔。

那么,后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范仲淹改变了主意,欣然提笔作文的呢?是滕子京打钱过来了吗?

并没有,范老师改主意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影响,一切源于他自己的想法。

范仲淹出身官宦之家,但幼年丧父,家道中落,母亲带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朱家,他也因此改名叫朱说。

22岁那年,范仲淹前往河南商丘求学,每天住在破败不堪的寺庙里,日夜苦读。为了省钱省时间,晚上煮一锅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吃两块。

凭着这种刻苦精神,几年后,范仲淹以「朱说」的身份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并在不久后,认祖归宗,恢复范仲淹之名。

范仲淹文武兼备,智谋过人,无论在朝主政,还是出师戍边,都颇有政绩,所以一路升迁,54岁那年,被宋仁宗授予参知政事之职,并主持「庆历新政」,推行改革。

没想到,新政出台,阻力重重,遭到各方面的反对和抵制,有人弹劾他借改革搞朋党,在朝内拉帮结派,一年后,宋仁宗不得不废止了「庆历新政」,并将范仲淹等改革派贬出了京城。

此时,范仲淹正处于人生的低谷,内心的苦闷和委屈无处诉说,滕子京此时约稿,范仲淹哪有心情写,但转念又一想,这篇文章将同历代先贤的诗词一起镌刻在楼上,这不正是一个向世人袒露心迹,抒发自己理想抱负的大好机会嘛。

于是,范仲淹欣然提笔,靠着那幅【洞庭晚秋图】勾起的记忆和想象,奋笔疾书,一气呵成,震铄古今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就此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