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生活

碎片化阅读时代:心流与脑雾

2024-01-21生活

1月20日周六,小雨,气温5-7度。

一早6点50分出门,和anna把菲菲送到学校,初三学子的腊月寒窗,较我们那时候辛苦了好几倍。因昨夜陪读熬得太晚,返回家中,孩儿她妈要补个回笼睡。

8点钟一个人的早餐。临出门前把白米粥煮上,现在已经煮熟、飘出米香,可以就着昨天华润万家买回的欧包(法式忌廉),和一碟菜市场买的大头榨菜切出的菜丝,做为早晨裹腹之用。简单的早餐,清闲的心境,适合找一本书来佐读 -- 把餐厅的灯开得亮亮的,沉浸在这美妙的时空,吃饭与读书的氛围相当的和谐共情。

把书取来放置在面包旁边,仪式感已就绪,只差拍照留念。手机咔嚓两张,第2张近景给的还是有点文艺兼生活之趣的。

开餐吧,一边喝着热粥,一边随手翻了翻书。忽然想,吃饭不是应该正襟危坐、心无他念吗?你看那野外各种动物捕食狩猎的拼劲与残忍,还有古早人类获取食物的艰辛和不易,古人在面对食物时不是常怀赞叹与感恩?于是专心喝起粥、啃起面包,这时候需要自己专心:把目光聚集在餐盘的食物,观察色泽与质地,心里驱动自己的味蕾,感受米粥的香气、面包的浓郁和里面一抹黄油的清甜。

这样装情装意的专心持续了一小会,嘴里含着面包屑,发现脑子不由自主开始发散了,眼神大概失焦,思维逐渐飘散,食物仿佛不见了,脑子一些空白。脑中起雾了。

噢。我猜我已经得了脑雾症,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的猜测。这种感觉相当糟糕。譬如这个美好早餐的突然变得无趣无味;譬如anna前头刚对我惊讶预告后天气温要骤降,后脚还没出门时我就跟她说墨迹天气显示马上要降到零下4度 -- 因为我完全没有印象她刚刚曾经跟我聊过这个话题 -- 应该说是我虽然听到她曾经在说什么,但是我压根没有获取到里面有什么信息。不是我不在乎她的说话,不是我当时有其他心事,不是我有意去忽略这天气的资讯,更不是anna为安慰我给我安的「钝感力」(参考渡边淳一的同名书籍)。事实真相肯定是:我脑子里有雾,我的注意力已经难以集中,同时记忆力、尤其是--短期记忆力严重下降 -- 上秒我还在想着到微信里给谁发一个消息,打开微信app后完全不记得是要找谁了,或者甚至不记得打开微信是要干嘛了,或者又是打开微信后被那个小红点吸引浏览其中消息后,被这条消息所表达的信息牵引、而开始转去另外一个分支,这个分支后面继续遗忘、发散,开启更多其他的分支,于是忘了初心、不知所终。

想起多年以前,我曾经玩过的自我意识训练的游戏。就是随便抓取一个想法,比如眼前一本书,然后快速跳跃到另一个跟它的书名相关的另外一件事物(但绝对不再是书籍相关的,也许是一个实物,也许是一个情节,也许是一段回忆等等),再由这件事物联想到第三件事物,以此类推,看能跳到哪一步(通常能持续到6-7步),然后,再倒推着回头,一步一步回味刚才是因为什么到达这个事物,最终把开始与最后这两个完全不相关的事物是怎样串联起来的在心里做一个整理。现在想来,这是一项多么伟大的工程!我以前竟然把它当然游戏!这不是只有在达到心流的境界,才能做到的记忆力创举么?

对,与脑雾这糟糕的事件相比,心流是令人神往的彼岸。

我回想起我曾经拥有过的心流状态,最令人难忘的始终是我初二时候的有一天晚自习。初中生的晚自习,大家都知道,有的人潜心学习,大多数人专注于闹哄哄,教室里通常是嘈杂乱乱的。我是其中潜心学习的那一个,学习这件事当时我做得相当不错。我一边翻着书,比如历史书,一边用笔在上面标记出背诵点,同时一边背诵,注意这里是小声朗读,是喃喃自语,只有自己能听见,而且这种自我听见隔绝了外界的嘈杂,朗读的内容被深深印在脑海里。这样看完一章节,会回头再温习巩固一遍,将书上标记的内容与脑海里记忆的进行对照、纠偏。最终这些知识存储在了一个持久化的区域当中(我或许将永远记得 -- 因为过了30多年我还能记得 -- 斯巴达克起义是发生在公元前71年,英国是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些是当时印在我脑海里不会忘却的记忆)。这个晚自习即将打响下课铃的时候,带课的班主任余老师双手拍了一下手掌,示意大家听他说,他说的是通过他的观察,他知道了为什么有的人学习的效果会比其他同学更好,因为一眼看过去,只有他是最沉浸在知识的汲取当中,进入了忘我的状态。余老师号召大家都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学习他的方法和态度 -- 这位同学就是我,余老师的激励和肯定,给了当时的我莫大的鼓舞和自信。整个初中三年,我始终保持着这种学习状态和成绩,以全县第2名完成中考。

如今回想起来,仍然心潮澎湃。这就是心流激荡的效应,能让一个人活力焕发,激情燃烧,充分发挥出人的心智与潜能。很多方面,都能够让人进入心流状态,比如专心致志读一本书,聚精会神完成一项复杂工作,废寝忘食编写一段程序,倾心共情投入观赏一部电影,充满爱心照顾一个小孩,心旷神怡爬一座山峰,志在必得挑战一个十公里,等等。可以理解,要达到心流的境界,必须要专心、全心投入,身心与思想都要充分聚集、全速运行,在你融入故事情节、工作进展顺利、被小孩的天真感染笑得停不下来、十公里下来容光焕发的时候,这就是你达到心流的时候。

所以心流是刻意追求,偶尔才能达到的状态。

而脑雾,则是自我意识放任,心神涣散,随波逐流的后果。尤其是这个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比较安逸,精神文明环境却逐渐恶化的当下。君不见有多少年轻学子,不再愿意寒窗苦读,自我认命,初中毕业后投奔一所职高,得过且过中度过这段本该最精彩的「豆蔻年华」;多少青年男女,大学毕业后即失业,不愿意接受不符合自己理想的工作;即使成年后的社会人,也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追求、放弃奋斗,选择躺平,甚至安心啃老。这些现象固然有社会发展阶段变化,导致个人机遇减少的客观现实。环境变化引起的各项因素积累,导致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心态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总体上是趋于沉沦、悲观向下。所以我们能明显感觉到,近些年来整个社会精神文明方面的产出质量明显下降。如今拍的电影,再没有九十年代和21世纪初那么经典耐看;再没有多少能够大街小巷心口传唱的歌曲,专注于音乐创作的制作人和歌手比如李宗盛、张信哲,如今似乎已经断代失传(现在的年轻偶像歌手,怕是连一张10首歌的专辑都难以凑齐);网上及书店里的书本倒是品种齐全、刊物繁多,但是充斥的多是营销学、成功学、各种风口喧嚣,传统的经典、古典已经遭人遗弃;手机微博上、今日头条上,满屏是娱乐八卦、粉丝经济、各种即时热点噱头,当你偶尔阅读了一个周鸿祎与程前风马牛年终秀上互怼的资讯,由于各个自媒体争相蹭取流量,新闻APP按照算法再源源不断向你推送,一件事由此变得沸沸扬扬。过几天,又是另外一件事再沸沸扬扬一阵。更不用说风靡全球的短视频,抖音、快手、微博,利用大多数人无聊时候的消遣,投喂给人们予低俗信息、感官刺激,让人习惯成瘾,每天花三四个小时在上面刷视频。这种资讯碎片化、内容低智化的信息环境,耗费了人宝贵的时间,而没有获取真正有用、有价值的知识。更重要的则是对人的大脑思维方式的影响,由于习惯于碎片化阅读,失去了通读文章的耐性,由于习惯于被动的接收,减少了主动的个人思考。长时间以后,大脑本身就被碎片化了,专注力和记忆力的缺失,不仅仅影响人对信息阅读的获取效果,还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中的人际沟通、工作岗位上的信息交流。我个人的感觉,除了专注力和记忆力的下降外,自己对语言的反应变得更加迟钝,对他人谈话的核心本意理解更加困难,书本阅读的效率变得很低。

从2024年以来,我已经有意识的远离碎片化手机阅读、刷短视频。每天的手机屏幕使用时间由3-4小时,降到现在的1小时20分钟左右,手机恢复原来的通话工具、移动办公工具等主要场景用途。目前还难以说有明显的效果,需要持之以恒地继续纠正、验证。每天早晨提前到达办公室,进行半小时左右的书本阅读,训练专注力、大脑耐力,希望能够重新达到深度阅读的心流境界,从而为解决可能存在的脑雾症状打开一篇大门。

PS:早餐时拿的这本【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还只翻看了开头的序言,没开始读正文。据anna说太过于专业晦涩,不适合看作是科普读物。看来需要换一本餐边书籍了,继续那本还没读完的【包法利夫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