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是催着写,不是逼着学,而是这样做!

2024-10-20育儿

有个妈妈在知乎上提问:孩子讨厌学习,是不是天生的?

她感慨万分道:孩子乖巧听话,跟爸爸妈妈关系也不错。但一提到学习,就一副蔫蔫的状态,感觉跟上刑似的。

磨磨唧唧3小时,做不完两道数学题。

背英语单词,不出五分钟,就开始唱歌。

一旦催他,孩子就气得崩溃掉泪,惹急了,就摔本子。

这位妈妈被逼得没办法:这祖宗,彻底没救了!

评论区很多父母,也感同身受:「我辅导孩子写作业,一靠吼,二靠逼,三靠忍,真怀疑是不是他的智商有问题?」

不少孩子在父母「压力」的驱使下,才稍微蠕动一点儿,想让他们自觉主动学习,简直难于上青天!

事实上,孩子不爱学习,归根结底是因为缺乏内驱力。

曾有教育博士说:

「天赋也好,家庭环境也罢,真正推动一个孩子不断努力、持续进取的力量,其实正是他们后天被唤醒的强大内驱动力。」

当孩子不爱学习,父母催着学,逼着学,都是下下策,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教育的最高境界: 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变讨厌为热爱。

01孩子为什么会缺乏内驱力?

01 父母过度的外力,破坏了孩子的内驱力。

教育专家安琪拉·达克沃斯曾在TED论坛上说: 「每个孩子强烈的学习兴趣,一定来自与生俱来的内部驱动力。」

为什么很多孩子成长过程中,却逐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不少家长在小升初和中考分流的双重压力下,为自家孩子的未来忧心忡忡,会过度使用各种「外驱力」,督促孩子学习:

给孩子布置大量的学习任务,严格督促,不允许孩子偷一点懒。

但这样的做法,只会适得其反,让孩子的学习体验更差,无形之中也破坏着孩子的内驱力。

葡萄牙的一项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发现,即使是刚刚上小学的孩子,内驱力和外驱力也能给他们的成绩带来显著影响。

实验结论表明:

小学一到四年级时,内驱力越强,成绩越好,二者高度相关;

一到三年级时,外驱力与成绩不相关,对成绩没有明显影响;然而到了四年级时,外驱力变成负相关,即体验到更多外驱力的孩子,成绩会更差。

当外力过强时,孩子丝毫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可以被父母推着前进,然而一旦外力减弱或消失,孩子立马会打回原形。

90%的父母,都在用催促、帮助、安排,等悄无声息地方式,慢慢侵蚀着孩子的内驱力。

内驱力就好比是汽车的发动机。

没有内驱力的孩子,如同汽车发动机熄火了,前进不了一点。

02 孩子体内的多巴胺水平比较低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它会将「快乐」的信息进行传递,促使大脑想要重复这种能够分泌多巴胺的行为,使这一行为的回路得到锻炼,激发神经元突触生长,令大脑成长发育。

多巴胺,是产生内驱力的重要的神经化学递质,类似大脑中的「期待」按钮,多巴胺也是驱动力的关键所在。

02简单3招,轻松唤起孩子的内驱力

聪明的父母,会保护和挖掘孩子的「内驱力」,点燃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保持孩子的学习热情。

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热情,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下面的这3招,可以帮助你重新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01规矩法:让孩子正视学习

一名复旦教授曾说:「要想孩子变得优秀,就要为他们立下规则。」

「爱孩子」和「立规矩」从来就不是一道单选题。

立规矩的目的,是为了给孩子建立边界感,这是培养孩子内驱力最基础的部分。

当然,立规矩,绝不是父母一方的要求和命令,而是在让孩子参与的基础上,双方达成的一种易于接受的约定。

更重要的是,只有父母统一战线,结为同盟,才能立好规矩。

02鼓励法:让孩子积极主动

重视鼓励孩子的家庭,会让孩子变得自立自信,产生内驱力。

奇葩说辩手、哈佛学霸詹青云的逆袭之路,给了很多父母启发。

詹青云从小学到中学,经常转学,每到一个新学校,因为不适应,成绩总是班上倒数。

但詹妈妈从来没有埋怨过女儿,而是一直用「积极暗示」法激励孩子:

「妈给你算过了,到五年级,你就会成为全校最棒的学生。」

「妈重新算过了,成为年级第一的时间,就在初一。」

哪怕愿望一次次「落空」,但妈妈始终坚定地告诉女儿:你就是最棒的。

终于,高二那年,詹青云真的考了年级第一。

著名教育专家曾说:

「差生是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才产生的,让一个差生变好,就让他反复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他就会慢慢地变好了。

深以为然!

当孩子不断体会到,一件件小事来自的胜任感时,孩子做事的内驱力会爆棚;

03顾问法:让孩子独立自主

【自驱型成长】一书指出:如果你想要孩子获得更多的控制感,你就要放弃自己的控制欲。

为人父母,需要及时转变自己育儿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成为孩子的顾问,而不是孩子的老板。父母只提供辅助,不刻意掌舵,当好顾问。

孩子成长之路上,父母要做孩子的副驾驶——孩子必须自己掌握方向盘,听从自己心里的召唤,不断去探索,最终走自己的路,他才会觉得这个世界充满趣味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