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育儿

没有早教的表弟照样成功!走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误区

2024-08-25育儿

「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怎么理解?生活在小山沟里的两个表弟都考上了不错的大学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中国式教育的著名口号,被不断引用又备受争议。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韦钰,提出的这句话。穿过重重误区,时隔多年,她又重申自己的本意:这绝不是指让孩子早些认字、背诗、读英语,而是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

我认为韦院士的观点有道理。

我两个表弟出生在 80年代, 姑姑家住在一个小山沟里,村子叫三道沟, 是因为要去姑姑家住的这个村子,要过三道沟才能进入她们的村庄, 远远望去根本看不到这个小村子,只有跨过了三道沟才能看到一个不足20户人家的小村庄。

这个村子里的人们大多是近亲结婚,所以村子里的孩子们高的高矮的矮,也有先天缺陷的。

当年姑姑嫁给姑父的时候是因为我姑姑的公公曾经有恩于我爷爷,虽然姑姑的婆婆是个疯子,但姑姑还是嫁给了身薄力小的姑父。

每到干农活的时候别人家都是男人干的多,女人当助手。可是我姑姑家却正好相反,能干的总是姑姑。

姑父虽然瘦小,但是他人品好很善良,也很会精打细算,所以姑姑家的日子在村子里是数一数二的好人家。

姑姑生下了两个儿子, 他们都很聪明,心灵手巧。

可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山沟沟里,很少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但是小哥俩在家里总是特别爱动脑筋,因为姑父手巧,总爱制作一些农具什么的, 这对两个孩子影响很大, 小哥俩在家里也会做一些小东西。 例如,用奶奶打滴流的 塑料管儿编成小鱼、小篮子 还能编成活灵活现的小鸟,小哥俩根本没上过幼儿园也从来没买过玩具。

小哥俩总是自己鼓捣着制作玩具,他们用高粱杆儿扎蝈蝈笼子、扎马拉车, 爸爸妈妈出去干活儿,小哥俩在家看家制作玩具。

姑姑家有一本古老的字典, 因为姑姑和姑父不认字的时候就要常常查字典, 小哥俩学会了查字典,这下有的玩了,哥俩就在家玩儿字典, 哥俩比着谁查字查得快。

姑姑家要翻盖新房在院子里摞起很多红砖,等姑姑,姑父干活儿回来,哥俩告诉 妈妈爸爸,我们知道咱们家院子里有多少块红砖了, 妈妈说这么多红砖你怎么数的过来呀?弟弟说我们有办法呀, 我们就看砖垛长有多少块, 再看宽有多少块, 我们再用你们经常算数用的小九九一乘。

后来两个孩子都上学了,因为他们家离学校远,所以两个孩子上学很晚,都8周岁才上学,

两个孩子在小学全乡查字典比赛都获得本年组第一名。

韦院士说,研究表明,在人发育过程中,会出现「幼时失忆现象」。有两个年龄段:0到3岁和3到7岁。人在长大后,会忘记3岁以前的事,而3到7岁发生的事也只能有断续的记忆。因此说2岁的儿童能认识2000个字等等,这是违背幼儿大脑发育规律的。

这样的教育不仅无效,还浪费了孩子的时间,甚至给孩子造成了危害。

这一说法在我两个表弟的身上体现的很充分,因为他们从小没人教他们学习,也没有进入幼儿园,他们在查字典的时候都已经是学龄前的孩子了,他们在0~3岁的时候没有接触过早教,甚至七岁之前也没有人教他们识字、背古诗, 他们开始接触字典都已经是现在一年级学生的年龄了。

后来两个孩子都双双考入了重点高中,再后来他们一个考上了上海交大,一个考上了西安交大。现在他们分别生活在北京和上海,都生活的不错,姑姑和姑父也去北京儿子那生活,很幸福。

所以现在看来一些早教真是没有的,重要的是家长的陪伴给他们提供宽松健康的环境,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