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对于糖尿病血透患者都有什么治疗手段?中医药对其是否有效?

2023-12-10养生

随着肥胖、久坐的生活方式流行,以及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引起慢性肾脏病(CKD)的人数也逐年上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CKD的发生无疑是个毁灭性的疾病, 不仅会加重CVD发生的风险,也是导致肾衰竭进展并且需要肾脏替代治疗的原因。

在大多数发达国家,糖尿病是引起ESRD的主要原因。 而我国糖尿病人口的急剧上升,糖尿病引起的ESRD也是日渐常态化。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选择HD作为其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但据文献报道, 相比普通HD患者,伴有糖尿病的HD患者的临床结局往往更差。

这可能与其本身血糖波动较大、血压控制欠佳以及营养不良相关。再者, 不少糖尿病HD患者往往是多种共病状态,这也是影响他们预后的关键因素。

目前,多数文献都是单一报道关于伴有糖尿病的HD患者的生存预后或者某因素对死亡结局的影响, 尤其原发病是以糖尿病肾病为主。

然而,对于伴有糖尿病同时合并HD的广大人群的优化管理和个性化治疗方案尚未有统一的标准, 而且,关于TCM干预对糖尿病HD患者的研究也不多。

中医古典文献关于ESRD的描述没有明确的记载, 主要是根据病机病因或者患者的症状将其归属为「关格」、「肾风」、「溺毒」、「水肿」、「癃闭」等范畴。

「关格」见于【内经】,而用于【伤寒论】,即「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肾风」,顾名思义, 风邪入肾引起的面色黧黑浮肿和腰痛。

而「溺毒」源于【重订广温热论】,提出溺毒入血,上脑则见视力减弱、头晕头痛、耳聋耳鸣,甚者昏迷不省人事, 上肺则时闻溺臭,攻心则危及生命。

【金匮要略】提到五脏皆为水,分为肾水、心水、脾水、肺水、肝水,各有春秋。【内经】描述「癃闭」为不得小便, 张景岳则提出癃闭为危急症状,需及时通利小便,否则必致危殆。

直至近代为了规范统一中医病名用语,ESRD在中医疾病诊断中统一命名为「慢性肾衰」。 HD患者是体内长期蓄积尿毒症毒素和水分无法外排,引起肾功能逐渐衰竭。

最后出现皮肤黧黑、无尿状态。 从中医理论角度来看则是湿瘀水毒交互蕴结,体内阴阳平衡破坏,阳气被遏,气机受阻,继而肾失蒸腾气化、脾失运化,火不暖土,土不制水,机体失去温煦功能以及免疫能力。

通过几十年发展, HD已成为慢性肾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 既可以快速有效清除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及多余水分,又能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由于其发展历史较短,中医学者对血液透析领域的临床论述较少。所以目前关于HD患者中医证候诊疗标准尚未达成共识, 但仍有不少现代医家致力于系统研究其规律及整理其辨证分型。

通过纳入38篇文献,系统分析得出血透患者最常见的11个中医证型, 本虚证则是脾肾气虚证多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紧接其后;

标实证主要以血瘀证为首,其次依次为湿浊证、湿热证、风动证、水气证、血虚风燥证。 其病位主要涉及脾、肾、肝等,而病性多为虚、湿、瘀等。

通过多中心调查,共纳入286例HD患者的中医症状,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发现HD患者本虚标实并见,本虚证则以脾肾气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和肝肾阴虚为主,标实证首选为肾络瘀热、肝胆湿热。

然而虚实夹杂症也多见,分为肾虚湿热、脾虚湿浊、阴虚风动、气虚血瘀。通过对280例HD患者进行辩证调查, 发现本虚证候脾肾气虚证为重。

其他证型则是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标实证候是血瘀证和湿热证同时并见, 其他标实证候则是湿浊证、风动证、水气证。

由此可见,HD患者的基本病机大致为本虚标实。 主要以脾肾气(阳)虚或肝肾阴虚为本,夹杂血瘀、湿浊、湿热、水湿为标。

而且随着肾功能的不断下降,阴虚可转化为阳虚, 继而最后阴阳两虚,标实亦可相互夹杂并见等。也有部分学者发现HD患者在透析前和透析后中医证候积分有所变化,而且本证和虚证变化不一。

对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首次行HD治疗前后进行中医辨证分析,发现透析后中医证型及兼证无明显变化, 但中医症状较前明显改善,中医证候积分较透析前明显下降。

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透析前后临床证候观察,发现透析后实证证候积分逐渐减少, 虚证证候积分逐渐增加,并明显高于实证证候积分。

这可能与透前以水分、毒素等邪实为主,透后水分毒素清除的同时, 一些水谷精微物质随之丢失,造成体内津液气血相对不足。

研究表明增加透析频率可使HD患者实症、虚症的证候积分有所下降。不过无论透析频率如何变化,虚证的证候积分总比实证的证候积分高, 掲示了透析过程中HD患者主要以虚象为主。

因此,1周不足3次透析频率的HD患者主要以补法为主,采用阴阳双补法兼加祛邪实之药; 1周3次规律透析的HD患者则可辨证论治,攻补兼施。

这些研宂提示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进入HD后,中医证候也会随之转化,而且中医证候虚实及证型随着透析频次变化而不同, 反映了血液透析中医证候具有独特的分布规律。

中医药治疗可以改善ESRD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引起的并发症、保护RRF以及提高营养状态。 而中医药治疗方式更是多样化,如屮药汤剂、口服及静脉中成药、中药外治法等。

而H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有皮肤瘙痒、贫血、营养不良、低血压、钙磷失调、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 由于透析间期对液体限制管理严格,加上HD发展历史较短。

所以,中药汤剂应用在HD患者的临床经验相对匮乏。 目前的文献研究采用中药汤剂治疗多数是为了改善HD患者并发症的症状。

医师通过临床观察发现祛风汤(首乌藤、鸡血藤、白鲜皮等)加减可改善HD患者皮肤瘙痒症状及调节钙磷代谢水平。

通过对纳入的13篇RCT进行质量评价,发现补肾健脾生血法为主的中药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比单纯使用EPO更好地升高铁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比值以及血红蛋白水平, 降低尿素氮和肌酐水平。

同时,该结果发现高血压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较低,这可能与健脾补肾法发挥着以先天温补后天, 后天滋养先天之效,使得气血充沛相关。

医师通过meta分析,共纳入17篇RCT的文献, 发现健脾益肾法为主的中药(如黄芪、党参、生地等)能够改善HD患者营养不良状态。

主要是通过升高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的水平以及增加转铁蛋白、血红蛋白的浓度相关。 医师对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84例HD患者进行RCT观察。

研究发现应用益肾壮骨汤(制何首乌、生薏苡仁、黄芪等)可以改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率高达90.5%, 并且减少了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中成药在改善HD患者副作用、并发症方面取得显著疗效。生脉散源于金代名医张元素的【医学启源】, 主要组成为麦冬、人参、五味子,具有益气养阴,敛阴止汗之效。

由生脉散的基础上衍生许多生脉制剂(生脉饮、生脉注射液、益气复脉注射液等), 更是广泛应用在HD患者低血压的治疗。

这主要是因为生脉制剂能够提高患者血浆胶体渗透压,改善营养状态及微炎症情况, 继而改善透析低血压患者心功能变化,使得血压调节平稳。

医师基于现有文献证据, 最终纳入14篇RCT研究进行raeta分析,结果显示生脉注射液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透析相关低血压的发生率、改善透析后的平均动脉压及提高治疗透析低血压的总有效率。

医师研究表明益气复脉注射液可明显改善透析相关低血压,有效率为86.7%。参附注射液是人参、附子两种药材通过加工制成的提取物, 具有益气温阳、救逆固脱之效。

不少研究也发现参附注射液可显著改善透析患者低血压情况,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参附注射液亦可改善透析患者心肌收缩性和心率变异性, 继而减轻微炎症状态,改善透析患者心功能。黄芪具有益气固表、升举阳气的作用。

黄芪注射液是从单味中药黄芪经过多重加工提取制成的针剂。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注射液可有效延缓RRF的降低,改善HD患者不适症状(如失眠)。

减轻氧化应激状态和微炎症反应,提高免疫抵抗力。 这主要因为黄苗能有效抑制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0)、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mRNA表达。

改善肾脏纤维化M和诱导嗜酸乳杆菌树突状细胞产生干扰素b(IFN-b), 增强和调节机体的免疫能力。

更有报道发现连续使用黄芪注射液能降低HD患者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水平,提高心脏多普勒检查的各项指标(心脏指数、每搏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等), 有助于提高心肌泵血功能,降低发生心血管不良反应的风险。

肾康注射液是多种中药(大黄、红花、丹参等)提取制成的复方针剂制品, 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湿、通腑泻浊等效果。

对16篇纳入文献进行疗效分析, 发现肾康注射液能改善HD患者的血肌酐、尿素等肾功能指标, 保护RRF;并且提高相关营养指标水平(如白蛋白、血红蛋白),继而纠正营养不良。

研究表明肾康注射液100ml干预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改善CKD5期患者的临床疗效、证候评分、电导率及微炎症状态。

这主要与肾康注射液能降低血清中促纤维化因子TGF-3水平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水平相关。

此外,不少研究发现丹参类药物(丹参注射液、丹参多酚酸盐、丹参酮IIA等)可以改善HD患者微炎症和氧化应激状态,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尿毒清颗粒可以有效改善透析出现的皮肤瘙痒症状, 降低血磷、血钙,纠正营养不良和缓解微炎症状态。

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中药外治法(耳穴压豆、艾灸、中药贴敷、中药灌肠等), 可以改善患者睡眠障碍、皮肤瘙痒、口渴、便秘、高血压等困扰。

医师对患者失眠症状进行Meta分析,共纳入7篇RCT研究,结果表明耳穴贴压比单用镇静催眠药物或心情宣教方式更能有效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分数, 改善日间功能。

耳穴压豆(肾、脾、胃等)联合中医艾灸(大肠俞穴、天枢穴、承山穴等)以及中药贴敷(大黄敷脐等)能有效缩短HD患者排便时间、提高排便频率, 改善粪便性质,整体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此外,耳穴贴压还能减轻HD患者口渴、皮肤瘙痒症状和降低血。研究表明中药结肠透析可以降低HD患者血清中蛋白结合型及非蛋白结合型的尿毒症毒素, 耐受性良好,且不良反应较少。

医师则发现通腑泄浊法中药灌肠可以改善HD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降低炎症因子和提高肾功能。 这与中药结肠透析能够调节肠道细菌肌酐分解的作用相关。

糖尿病HD患者临床结局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且,中医药干预治疗糖尿病HD患者的研究不多,尚停留在消渴肾病阶段。因此,进一步归纳评估影响伴糖尿病的H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及探讨中医药对糖尿病HD患者的治疗特点有利于进一步优化管理该特殊群体,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