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俯仰之间,中医扑面而来!

2023-12-08养生

有学者认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 俯仰文化 」,最著名的就是王羲之的诗句:「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古诗中有着「俯仰」视角的诗句更是比比皆是,就连李白的【静夜思】中脍炙人口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都脱不开这个痕迹,【孟子】也说过「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人。」

美学大师 宗白华先生就曾指出:「(中国人善于)用心灵的俯仰的眼睛来看空间万象」、「 俯仰往还,远近取与,是中国哲人的观照法,也是诗人的观照法」。

这可说是中国人认识世界、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这既是一种艺术、情感、感性的视角,更多的是一种观照事物的理性的视角,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中国人独到的的习惯性思维方式——即「 仰观俯察 」。

这种传统来源于【周易】,相传当年伏羲氏治理天下,「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画八卦,定人伦,规天矩地,率先开创了中国法天而治、仰观俯察的传统。具体讲就是通过上观天文,下察地理,远悟万物之理,近取身心感受,形成一套中国式的致知途径与思维模式。

作为发源于易学的中医同样处处秉承了「俯仰」的特质和精神。

仰观

「天人合一」观对中医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流入血脉,渗入骨髓」。

【素问·宝命全形论】日:「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吕氏春秋·贵生】日:「人之与天地也同……其情一体也。」

这就是说人的生命是由「天」(大自然)的「气」合「地」的「气」而形成的。而人体的构造与自然界的构成也有相应性。

「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府。天有冬夏,人有寒热……」最终概括为「人身一小天地也」。

人法则天地,合同于道,必益寿而尽终其天年。那么,人体如何法则天地呢?那就是通过两条通道:一是神机,一是气立。其根源于外、根源于天的,名日气立;根源于内、根源于人的,名日神机。

气立的实质是什么呢?是指宇宙间的三阴三阳,即中医所说之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存在。神机的实质是什么呢?是指与天之气立息息通应的脏腑经络。

说到这里,五运六气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人从呱呱落地开始,就与天地日月星辰(天干地支来表述)息息相关,天生的体质已然形成,后天的疾病源于先天。他的生长壮老已、他的疾病、个性,乃至寿命都会受到这个初始状态的影响。 所以慢性病的形成都可以追溯到先天禀赋。

此是中医里人之健康与天地关联的最强注解。

平视

中国自古有「天、地、人」三才之说,为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道不远人,圣人近取诸身。 阴阳者血气之男女。身体发肤,汗便咳喘,烦满痞痛,肿胀静躁,澹语癫狂,行住坐卧等都是中医辨证的重要标志物。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医门法律】言:「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

其中又首重望诊,望诊被称为四诊之首,其特点是直观、快捷、易被医生察觉,古语有云:「望而知之谓之神」。【丹溪心法】言:「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望诊除神、色之外,辨别舌之小象亦可明整体之大象。

「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能合色脉,可以万全。」四诊认知其实也是对机体体症的形(声)之 进行 抽「象」 ,并将抽出来的症「象」放在阴阳之象的逻辑之网中加以比类,从而得出症状的病理意义。所以,中医四诊相参的逻辑内涵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彰显中医特色。

俯察

所谓「天地赋形, 不离阴阳,形色自然,皆有法象」 。草木药材皆是如此,秉天地之气而生,因天地、四时、阴阳、五行的变化而形成不同的「象」,「 温凉寒热,四气是也,皆象于天」 。大自然除了赋予人们谷物果实之外,林林总总的药材之丰亦足当「品类之盛」了。

【素问·示从容论】︰「援物比类,化之冥冥...…..不引比类,是知不明」,取象比类思维是传统中医的固有思维方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大千世界,无处不是象。

中国古代的中医大家们,根据中药的外形、质地、颜色、气味、润燥、习性、 生成环境等物象,通过比较、归纳、类推、联想等方法, 应用象思维,取象比类,逐渐形成了中医特色的药性法象理论, 用于阐释中药之功效及作用机理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除了尝药之外,在辨药识药的过程中,古人也运用了独特的药象思维,「物有其性,性有其用」,用药就是在体察万物,每味药的气、味、色、形、质、性情、部位、所生之时、所成之地等等,无一不可为象。

正如清代徐灵胎【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所说: 「凡药之用,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形,或取其质,或取其性情,或取其所生之时,或取其所成之地,各以其所偏胜而即资之疗疾,故能补偏救弊,调和脏腑。深求其理,可自得之。」

如【本草备要】对于龟板与鹿胶的功效论述颇为形象生动,其中日:「龟、鹿皆灵而有寿。龟首长藏向腹,能通任脉,故取以补心、补肾、补血,以养阴也。鹿鼻长反向尾,能通督脉,故取以补命门、补精、补气,以养阳也」。正是「取象比类」思维之运用。

总之,【周易】中说:「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仰观与俯察代表了中华民族祖先观察世界的方式,并由此演绎衍生出了中华文明的一系列特质,中医是特殊的载体。有「观」,有「取」——仰观俯察,近取远取。中医五运六气、辨证施治、药性归经理论,就是用这样的方法概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