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大便一天2次VS两天1次,哪个更健康?每天晨起排便的人,更长寿?答案万万没想到

2024-06-21养生

来源/家庭医生

每日一问候:今天,你拉了吗?

俗话说,「人生五件事,吃喝拉撒睡」,从这排序咱就可以看出,拉屎是仅次于吃饭和喝水的一件人生大事。

而「拉得好」,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健康指标,可问题是,到底怎样才算拉得好呢?

大便一天2次VS两天1次,哪个更健康?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每日一便」是肠胃健康的金指标。

一两天拉不出,就嚷嚷自己便秘了;一天几趟厕所,总怀疑是自己肚子吃坏了。

然而,这个「一天1次」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现实情况是,同样是一日三餐,有的人一天两三次,而有的人两三天一次。

食物从进入口腔,到变成粑粑排出,经历了一系列「磨炼」。

口腔是第一道关卡,牙齿咀嚼、研磨后,食物才能通过食管运输到胃部。

人的胃就像一台多功能搅拌机,在胃液和胃蠕动的作用下,食物被进一步分解和消化,混合饮食在胃内停留时间大约为4-6小时。

然后会变成食糜,等待十二指肠和小肠进一步吸收,这一过程中,肝脏、胆囊和胰腺也都会参与消化。

其中的营养物质一旦完全分解,就会被吸收到血液中,而剩下的食物残渣则会进入到大肠,并被「攒」成粑粑。

大便形成后,肠道会以每天2-3次、每次每分钟1-2cm的速度将其推动到乙状结肠,最后经由直肠、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从进食到排便,通常需要1-2天的时间。但排便次数的多少,和每个人的年龄、体质以及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是密不可分的。

比如,有的人胃肠蠕动快,食物的通过速度就比较快,可以一天几次;有的人本身饭量就不大,没那么多的食物残渣,自然只能几天一次。

一般来说,从每周排便3次到每天排便3次(即每周21次),都属于正常范围,也就是都是健康的。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每天超过3次,警惕肠道感染、炎症、功能紊乱等问题;每周少于3次,则当心肠梗阻、肠道炎症、消化道肿瘤等问题。

2个排便「黄金时间」,错过难受一天!

肠道除了主导食物消化、营养吸收、废物排泄,也是人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淋巴组织集结了人体70%-80%的免疫细胞。

同时,还有「人体第二大脑」之称,与我们的精神健康密切相关,重要性不言而喻。

要长寿,先「肠寿」!而与排便次数相比,排便的规律对肠道健康更有意义。

其实,一天中有2个排便的「黄金时间」:

首先是晨起后。早晨一觉起来,由躺变坐再到站,身体产生的「起立反射」可以刺激结肠蠕动。其次是用餐后。进食后胃窦扩张、食物进入肠道,可诱发「胃结肠反射」,促进结肠的蠕动。所以,晨起和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成功率相对会比较高,也有助于培养「排便反射」。排便困难、时间不规律的人,都可以在这2个时间段蹲一蹲厕所,即使当时没有便意,身体也会逐渐配合。当你养成了稳定的习惯,排便的固定时间就会形成条件反射,而且在频率、形状、颜色发生变化时,也能及时发现异常。

当然,这也不是说咱必须得在这俩时段排便,只要产生了便意、有一定的规律,那就是排便的最佳时间,不必再去纠结早上还是晚上。上厕所时有这2个习惯,等于没病找病!01太用力人在排便的时候,通常会有憋气、腹部用力这样的动作。肺部吸气扩大,促使隔膜挤压腹腔,再借助腹肌的力量把压力传递给盆腔,从而帮助肛肠肌肉蠕动,便于粑粑排出。如果拉不出,我们下意识里就会使劲、再使劲点,腹壁肌和膈肌强烈收缩,腹腔内的压力急剧增高,肛门一旦扛不住,难免会发生撕裂!增高的腹压还会阻碍静脉血液的回流,使肛门处于充血、水肿的状态,诱发痔疮。用力过猛,也会大大加重心脏和血管的负担。

尤其是本身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很多患者在厕所突然发病,就是因为排便用力不当,血管爆了。02玩手机看小说、刷微博、打游戏……手机是很多人的「大便伴侣」,但它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大家在厕所里越蹲越久。便意是稍纵即逝的,通常只有1-3分钟。上厕所时玩手机,由于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手机上,大脑对排便传导神经的指挥也会受干扰,进而抑制排便意识。便意消失,粑粑就拉不出来,堆积在肠道中被一遍遍「榨干」,逐渐变得干燥、坚硬,就更难拉了。长此以往,很可能会形成慢性便秘。长时间蹲坐便池、马桶,血氧集中在下半身,大脑还可能出现供血供氧不足的情况。起身时,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一过性脑缺血,使人眼前暂时性发黑、眩晕,甚至晕厥、跌倒。

尤其是久病未愈以及体质较弱、年纪较大的人,发生意外的风险会更高,轻的骨折,严重的还有生命危险。每次上厕所,最好控制在1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10分钟还没有拉出来,别强求、下次再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