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养生

经常吃到撑?不只是因为自控力不强

2023-12-22养生

参考消息网12月22日报道 据美国【发现】杂志网站12月8日报道,食用超过身体所需食物的冲动或许是强大的,甚至是压倒性的,我们很容易将这归咎于缺乏意志力。乍一看,这似乎是个人的失败,实际上,在很多方面,这只是生理上的失误——是身体的自然过程被一个明显不自然的现代环境裹挟了。

几乎所有人都会时不时地吃得过饱,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更是家常便饭。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肥胖率飙升,而且还在继续上升,从2000年的30%上升到了2020年的40%以上。这一趋势与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的增加密切相关,这些疾病或多或少都与过多食用高热量食物脱不开干系。

当然,这种蔓延趋势可被视为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产物。但这些影响都集中并依赖于一点:人体生物学。

进化过程导致多吃多存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现代人吃得过多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经常面临食不果腹的情况。他们无法预测下一餐何时到来,所以在大餐面前,他们会本能地狼吞虎咽,身体会以脂肪的形式将多余的热量储存起来,以挨过食物匮乏的时期。

这一策略对于没有可靠食物供应的人来说是有意义的(类似于动物冬眠前填饱肚子的行为),但在这个相对较新的物质富足的世界,当摄入的卡路里足够维持短期生存消耗时,那天生的继续进食倾向就弊大于利了。

究其根本,人体生物学滞后于我们朝着更安全、更舒适生活所取得的长足进步。正如肥胖问题专家梅加·波达尔和肖恩·沃顿所说,目前的暴饮暴食流行趋势是「我们的原始本能与人为的、惊人的丰足生活相冲突的必然结果」。

大脑的复杂调节作用

食物摄入是由下丘脑调节的,下丘脑这一大脑结构负责协调许多机体流程,让我们处于一种被称为「体内平衡」的稳定状态。每次当我们肚子空空时,下丘脑会通过饥饿素接收到来自肠道的信号,也就是著名的刺激食欲的「饥饿荷尔蒙」。一旦我们吃饱了,一波抑制食欲的信号就会告诉大脑停止进食。

从长远来看,下丘脑从一种叫作「瘦素」的食欲抑制剂中获得指示。瘦素水平与身体所拥有的脂肪细胞数量直接相关。随着体内脂肪的增加,瘦素也会增加,提醒大脑,身体有足够的能量储存,并引起饱腹感。但在某些情况下,大脑对这些信号会变得不那么敏感。这种情况被称为瘦素抵抗,通常与暴饮暴食和肥胖相关。

听起来可能很简单,但奖赏系统使它变得非常复杂。奖赏系统是大脑区域网络,当我们吃东西时,它会让身体充斥着引发愉悦的化学物质,类似多巴胺、阿片类药物和大麻素等。在早就已经饱食的情况下,这一系统仍会作祟,让身体按照写在进化中的「多多益善」原则运作。

心情如何影响进食

尽管暴饮暴食与奖励有关,但它并非是纯粹的享乐主义。通常,我们不是为了快乐而快乐,而是为了抵消焦虑、无聊和抑郁等负面情绪。瓦尔登行为护理中心首席医疗主任詹姆斯·格林布拉特表示,食欲问题和情绪障碍的结合「相当普遍」。有研究显示,高达80%的饮食失调患者终其一生至少会被确诊一种心理疾病。

在最佳条件下——当我们休息好、情绪稳定时——大脑的额叶可以抑制暴饮暴食的冲动。但如果我们感到疲惫或压力,它们则较难抵抗暴饮暴食的诱惑,这就是为什么大吃大喝通常发生在经历了漫长一天之后的晚间。

不过,我们也容易陷入反馈回路而无法自拔。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前局长大卫·A·凯斯勒在他的【肥胖的终结】一书中解释说,极端的美味会改变大脑回路,让我们想要更多。正如他所说,「糖、脂肪和盐会让我们摄入更多的糖、脂肪和盐」。如果不加以控制,这种模式可能会持续一生。

遗传学因素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在基因上都有暴饮暴食倾向,因为我们都是远古人类的后裔,他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暴饮暴食。这种进化遗产在我们体内留下了「节俭基因」,正是这组DNA,让我们化身为顺畅的食物摄取机器。

尽管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生活在健康专家眼中的「致肥」环境中(一种有利于增重而不利于减重的环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大吃特吃直至肥胖臃肿。这一事实暗示了个体的生物学差异,这是由每个人的独特遗传密码所决定的。

虽说在极少数情况下,肥胖可能是由单个基因变化所引起的,但肥胖几乎都是众多基因相互作用导致的结果。由于这一原因,一组芬兰研究人员在2013年指出,暴饮暴食和肥胖的遗传基础是「众所周知的棘手问题」。

毫无疑问,肥胖是会遗传给后代的。研究显示,对同卵双胞胎(DNA相同)和异卵双胞胎(DNA不同)进行比较,有40%到70%的体型差异可以追溯到基因。人类基因组中有超过140个区域与肥胖相关,尽管这些基因差异只能解释人际差异的一小部分。

神经生物学和遗传学进步在解释控制暴饮暴食的复杂过程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不过,仍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学习。研究人员希望,随着理解的深入,他们能够更好地遏制全球肥胖增长的趋势。正如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组研究人员所说:「通过阐明肥胖背后的分子机制,我们可以理性处理并有效治疗这种灾难性疾病。」(编译/文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