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推荐

台选第二天,民进党「外交休克」,瑙鲁只是开端?

2024-01-17推荐

各位朋友,大家好。

目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已经结束,不同线索也在不断发酵。

昨天(1月15日),我在文章中给大家梳理了4条线索:

1、未来赖清德和民进党会发出什么信号?

2、败选后的国民党何去何从?

3、中国大陆和赖清德将如何互动?

4、美国会有哪些动作?

今天上午,由美国总统拜登派遣的跨党派代表团应该已经返回华盛顿,该代表团中有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斯坦伯格、前国家安全顾问海德里,以及现任的美国在台协会主席罗森伯格。

两位是前任官员,显然对美国政府依然具有重大影响力;一位是现任官员,还是主管台湾问题的官员,她回去后一定会向白宫提出很多建议。

目前,从台湾地区得到的消息来看,相当程度验证了我昨天的分析: 美国目前的确在向赖清德施加压力 ,当然这个压力对美国而言是建设性的,对其他地区来说未见得,但从某种程度上说,至少在5月20日之前,美国的这种压力并不完全具有破坏性。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详细分析了美国此举的背后原因,在这再强调一点: 美国目前需要稳定

如果在5月20日之前,赖清德在冲动之下发表了非常不恰当的言论,那是拜登不能接受的,因为这会影响他的连任计划。

与此同时,美国目前根本没有办法处理俄乌战争和哈以战争,所以美国更要对赖清德施加压力。 只不过从长远来看,美国仍需要维持一个分裂而分治的两岸

最近几天,我又重新研究了葛来仪等人去年11月,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总体意思是, 三方即美国、赖清德、中国大陆,要给予对方再保障 ,其中大部分谈的是美国要如何做,以及美国的底线在哪里等问题,这显然是对美国政府提出的政策建言。

此外,文章还提到,希望赖清德「搁置」台独党纲,因为他事实上就是「台独」。

这对中国大陆来说,有喜有忧。 喜是因为美国不完全支持民进党的「台独」立场;忧是因为美国其实是支持民进党的隐性「台独」立场。

由此可见,既然美国和赖清德都不想在此时引起巨大纷争, 那么未来,赖清德大概率会走一种隐性「台独」的路线

所以未来诸如改名字、改宪法、全方位宣布等像陈水扁一样的愣头青行动,在赖清德身上发生的概率会比较小,但也未可知,因为一旦面临军事等各方面压力,赖清德有可能会铤而走险,届时美国将陷入两难。

最近,外媒有说法认为, 如果两岸爆发战争,全球GDP将损失10% ,这对台湾地区的经济来说是重创,损失至少达40%,而中国大陆经济损失大概是16%。所以从目前来看,军事冲突是最不理想的一种选择。

还是那句话,从现在开始到5月20日是一段高度敏感期,是三方的试探期和磨合期。 现在美国跟台湾地区已经有了往来,白宫内部和赖清德的团队肯定会展开紧锣密鼓的磋商。

顺便说一下美国代表团昨天的行程,他们先是上午拜访了蔡英文,然后去见了赖清德,下午又先后和侯友宜、柯文哲见面。 所以他们是一天之内连开了4场会议 ,并且到目前为止,不管是台湾媒体还是美国媒体,都没有公开会议的内容,但通过行程和我们得到的蛛丝马迹来看,大概就是上文我提到的内容。

我相信,北京内部现在也是紧锣密鼓的磋商,而北京和赖清德之间不可能有往来,或者说至少在明面上不可能。那么北京和华盛顿之间有没有往来呢?我想一定会有,并且沟通的管道很多。

此外,昨天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去世了,施明德其人其事还是值得谈一下的。

民进党早年的口号就是所谓的「争取民主,争取台独」, 但最后的结果却是民主搞得不三不四,台独搞得像模像样 ,在这种民主荒腔走板的情况下,民进党中的相当一部分人士都走了,比如民进党最早的主席许信良就第一个退出了民进党,而第二个退出的就是施明德,以及已经故去的民进党创党元老之一朱高正也退出了民进党。

值得注意的是,这批退出民进党的人,正是早年间创立民进党的人,所以民进党应该深刻反思一下, 为什么元老们都弃之而去

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的经历足够传奇,他被誉为民主斗士,又曾沦为阶下囚,经历了26年的牢狱生活。但使他声名鹊起的,是两次行动:一是继许信良之后退出民进党;二是2006年领导风起云涌的「红衫军运动」。

在2014年年初,他还领导过另一场运动,但是没有成功。我认为施明德的民主理念、坎坷历史、浪漫情思都不在我们评论之内, 我最想强调的一点就是他退出民进党

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后,1月15日,瑙鲁宣布与台湾地区断绝所谓的「外交关系」,并与中国大陆建交。 这件事从正常的角度来说跟选举没有直接关系,但肯定存在间接关系。

其实早在马英九上台时,就开展了「外交休兵」政策,如果说「一个中国」的共识不在,那么剩下的12个所谓「邦交国」迟早都会解除与台湾地区的关系。

接下来,我们还需要谨慎观察,后续有任何情况,我会第一时间和大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