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头条 > 旅游

文脉中国|与古为新是中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河南答卷

2024-01-17旅游

临黄河而知中国,莅中原而揽古今。

从卫星视角俯瞰,河南地处天地之中,八方辐辏,一半山川耸立,一半沃野千里。滔滔黄河横贯其间,如一条金色的丝带,串联起沿岸的文化「珍珠」。

泱泱华夏,择中建都,大河之南,文脉悠远。

从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王朝夏开始,河南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3000多年,先后有20多个朝代在此建都。中国八大古都中,河南独占四席,怀抱着灿若星辰的历史文化瑰宝,承载着中华文明的主根主脉。

近年来,河南全面推进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打造出一系列内涵丰富、内容饱满的文旅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生态,不断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优势,形成了洋溢着时代自信的文化表达。

抬望眼,新程如画。

「铲」释地书

冬日暖阳下,在河南郑州老城区来一场Citywalk,会时不时邂逅奇妙的场景:

车水马龙的街道旁,主打国潮、非遗的时尚小店汇聚成特色街区,引人驻足流连;倏而抬头,绵延七公里的高大城墙静默伫立,尽显岁月沧桑;再往前走,则是占地数十万平方米的郑州商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举目四望,仍能感知到3600年前巍巍商都的宏伟模样。

古老与现代,厚重与轻快,就这样在城市中央交相辉映,不断传递出跨越时空的文明回响。

一部河南史,半部华夏册。

细观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全过程,中原腹地河南,留存了最完整的历史链条与文化谱系。

自1921年以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发掘为标志的中国现代考古学起步以来,一代代中国考古人躬耕田野,用河南的一处处关键遗址、一件件珍贵文物,不断描摹中华文明的血脉筋骨:

约十万年前,灵井遗址的「许昌人」便告别蒙昧,踏上人类起源的征途;约8000年前,裴李岗遗址的先民们已经开始种植大米、小米,过上了较为稳定的定居生活,并掌握酿酒技术;约5300年前,双槐树遗址的先民观天文、事农桑,建起有三重环壕的「河洛古国」;3700多年前,「最早的中国」在二里头遗址起步,夏都赫赫,威仪四方……

而进入历史时期以来,中原群雄逐鹿,以郑州、洛阳、开封、安阳等多座古都为经纬,见证商周的悠远、汉唐的盛世、大宋的风雅,书写下中国古代文明最恢宏灿烂的篇章。

洛阳孟津朱仓北朝墓内出土的陶武士俑。记者 李安 摄

「铲」释地书,追迹文明。河南近年来持续围绕夏文化研究、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研究等课题,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并取得重大突破。同时,牢固树立保护第一的理念,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行「考古前置」改革,把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工作由「被动跟进」变为「主动提前」,实施大遗址保护工程190余项。

「河南是国内大遗址分布最为密集的省份,也是大遗址保护与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成效最为显著的省份。」河南省文物局局长任伟介绍,截至2023年12月,河南省已有挂牌和立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共17处,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历史文化遗产与现代城市共存、共生,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共振、共鸣,已成为河南省内多处大遗址的「新常态」。化「地下气象万千」的考古坐标,为「地上风光无限」的城市地标,一如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所言,「实现了历史、生态、生活的有机结合」。

赓续文脉,守正创新。以河南博物院为龙头、市县级博物馆为主体、行业和非国有博物馆为补充,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馆群落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文物活化利用不断拓展深化。

2021年初,以河南博物院馆藏文物乐舞俑为原型创作的河南春晚创意节目【唐宫夜宴】火遍大江南北,此后,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轮番上新,【水下洛神】【龙门金刚】等持续叫好叫座,可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打造与传播的标杆。

不久前,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走进巩义石窟寺,将1500年前浮雕壁画上的古乐器及伎乐俑「复活」,奏响新年欢歌。视频一出,即在社交媒体刷屏,收获一众好评。

自2000年成立以来,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致力于对中原音乐文物及古代乐谱进行复原研究和舞台演绎,以期能带给观众「可以聆听的历史」。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静态展示远远不够,要不断创新表达方式,让文物‘活’起来、‘潮’起来,展览‘动’起来、‘变’起来,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说。

「活化」文物

打开甲骨文「全信息数字模型」,轻点鼠标,一片刻字甲骨的三维模型、高清照片、微痕灰度图、数字拓片等,便分层显示出来。

「得益于‘微痕提取’技术突破,甲骨上的笔画叠压关系、钻凿形态、材质纹理等肉眼难以辨识的精细信息,在数字空间变得清晰可见。」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说,依托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计算机技术,或许在不久的将来,AI识别甲骨文就能从愿景变为现实。

「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因世界文化遗产殷墟而蜚声海内外的河南安阳,素有「中华字都」的美誉,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甲骨文元素。

这里出土的甲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约1000年,承载着中华文明延绵不绝的基因密码。

与现代科技「牵手」,甲骨文的保护研究与活化展示,都进入新的阶段。

在中国文字博物馆,一块看似平平无奇的电子屏幕前,总是聚集着不少前来研学的小朋友。

轻点屏幕上的甲骨文选项,与之对应的动物形象便会亮起,并发出相应的叫声。在声光电技术的辅助下,原本晦涩抽象的甲骨文,一下子与现实场景有了连接。

作为我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综合运用「虚拟场景+屏幕融合」技术,制作了多款交互式小游戏「玩转汉字」,让游客可以通过更加轻松直观的方式,了解甲骨文的构造原理,感知汉字的流变。

【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以「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为基本路线和主攻方向,着力推动建设数字景区、数字度假区。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不断突破,增强现实、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在文化旅游领域得以充分应用。

在满城宋韵的开封,一处依托12米超大直径的IMAX巨型球形荧幕打造的裸眼3D版【清明上河图】,让游客得以真正「入景」北宋画家张择端笔下的汴梁长卷。

这是一处沉浸式三维影像空间,酒楼、茶肆、虹桥、码头、水心榭,真切地铺展在眼前。随着智能座椅模拟上升、俯冲、滑翔等动作,观众或翱翔于群山峻岭、看飞瀑直下,或穿梭于北宋市井、观商贩云集,或沉入黄河深处、近览「城摞城」奇观……光影流转间,观众也完成了一场极致多彩的文化巡游,重温北宋东京城的繁华盛景。

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河南计划每年支出4000万元推动文化旅游数字化升级改造。「黑科技」加持,打造「元豫宙」等数字空间,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的运用,为活化文物、活化历史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路径。」马萧林说,依托科技赋能,通过营造主体空间、场景体验,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真正「活」起来和「火」起来。

游客在洛阳市栾川县老君山风景区游玩(无人机照片)。记者 李安 摄

集群IP

头戴花冠,手执团扇,换上心仪的襦裙,再在眉心描上花钿……华灯初上,四川女孩张蕾变身「大唐公主」,登上隋唐洛阳城应天门,开启一场「穿越」:

古色古香的大殿内,丝竹管弦齐鸣,在「狄仁杰」「上官婉儿」等NPC的陪同下,吟诵诗赋、品鉴茶点、欣赏西域舞蹈,再登上阙楼遥望流光溢彩的天堂明堂,这般盛唐气象,叫人直呼过瘾。

在洛阳,即使数九寒天,也随处可见汉服华裳。

或是端庄典雅的明代马面裙,或是衣袂翩翩的唐代襦裙,再或是威武霸气的汉代甲胄,灯火阑珊处,转瞬越千年。

近年来,随着「汉服热」升温,洛阳立足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抢抓风口,突出「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以整座城市为载体打「汉服牌」,跻身全国旅游城市「顶流」。

据了解,2024年元旦假期期间,洛阳市共接待游客18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2.58%和70.93%。

「通过不断培育拓展汉服全产业链条,汉服经济还将持续发挥‘长尾效应’,将汉服‘流量’转化为文旅‘留量’和产业‘增量’。」洛阳市老城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尚凤辉说。

洛阳的「出圈」,是「伸手一摸就是春秋文化,两脚一踩就是秦砖汉瓦」的河南,在文旅融合发展上抓新机、蹚新路、展新颜的缩影之一。

近年来,河南瞄准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世界文化旅游胜地两大定位,大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打造「行走河南·读懂中国」品牌体系,推出了一系列特色鲜明、内涵丰富、新意十足的高质量文旅产品,积极打造全链条文旅业态。

郑州中牟,曾是黄河边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因盛产西瓜、大蒜而小有名气。如今,这里以文旅产业为主导,凭借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乐园,赢得「中国主题公园第一县」的新名片。

甫一进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入目便是总长300余米、高15米的巨型夯土墙。「一年又一年,往事如云烟……我们的故事已千年。」当耳边不断传来低沉的吟唱,不少人会情不自禁地抚上粗粝的黄土墙,感受隐匿在时光深处的精神原乡。

这里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演出时长最长的戏剧聚落群之一,穿行其间,如在时空碎片里移步换景,21个剧场、56个方格空间、总时长约700分钟的不重复剧目,共同讲述着「黄河、土地、粮食、传承」的故事。

2023年8月,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第一批全国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新空间培育试点名单】。「它不只是一个旅游点位,更是一个文化地标。」河南建业文旅公司总经理姚培说。

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旅产品为抓手,沿着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商丘黄河文化大遗址走廊,一条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和旅游带蔚然已成,黄河、汉字、古都、功夫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行走河南、触摸历史,感知文明、读懂中国。

郑州黄河文化公园附近的黄河风光。记者 张浩然 摄

除打磨精品文旅项目外,河南还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游客互送、门票减免等具体举措,有效激活文旅市场。

据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最新统计数据,2023年全省接待游客9.95亿人次,旅游收入9645.6亿元。与2022年同期相比,接待游客人次为2022年同期的228.2%,旅游收入为2022年同期的305.2%;与2019年同期相比,接待游客人次为2019年同期的110.6%,旅游收入为2019年同期的100.4%。

河南济源黄河三峡景区(无人机照片)。记者 邢广利 摄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消费多元,空间拓展,渐成支柱的文旅产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绘就当代河南的诗与远方。(记者 桂娟 袁月明)

来源: 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