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的半生回顾:温饱是上世纪70年代的奢求--开篇
2023-12-11旅游
我的老家在四川省万县地区万县高梁区高粱公社(重庆直辖前的老地名),是我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出生地,万县县城沙河子位于竹溪河边,处于河谷的底部位置,从县城到我的老家大概有十三公里的路程,海拔从100多米爬升到400多米,318国道先沿河谷延伸到高粱区,然后从318国道分路去新店子(三线国营清平厂,高粱公社),路面从泥青路也变成石子土路,道路开始盘山爬升,最急的弯路达到180度,爬升到半山腰出现一片平坝叫万家坝,那就是赶集地新店子了,再从新店子分路走大概三公里左右的石板路最后到达我的老家胡家大队2生产队。
四川万县码头
四川万县万安大桥
四川万县码头藤椅市场
我的老家万家坝是半山平坝地区,继续往山顶爬就是大山叫贝壳山,老家的位置总的来说比县城差一些,但比住在山上的人要强不少,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吧,一年四季不断的山泉水滋润着万家坝,山泉水先流入大大小小的堰塘,每座堰塘里都养着四大家鱼,过年前每家每户都可以按每户人口数分到几条鱼,一到打鱼的时间全队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到现场观看丰收的景象。堰塘的水满了或者需要灌溉时都会从水田旁边的背水沟流到平坝的每块稻田,所以水稻是我们老家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一年中有早稻、中稻、晚稻,那个年代水稻产量不是太高,大概亩产不超过700斤,记得有几年还种了那种割了晚稻后还能自己重新再长一茬的什么品种稻子,最后捡到的这茬稻子不需要割,直接用手唰下来放在篓子里面。晚稻米虽然打出来不太饱满,但香糯有点像糯米,很好吃。六七十代是中国的生育高峰,随着人口的快速增加(我们家七口人,我们是四兄弟,我是老幺),以前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不再能够满足吃饱的状态,记得小时候大米不够,在青黄不接时只有用粗粮(红薯、玉米)和着一点大米煮在一起吃,粗粮没有了,又只好往大米里面参杂干腌菜,大米粗粮腌菜都没有了,只有吃政府的返销粮了,返销粮里面最多的是红薯片磨成粉煮羹羹吃,那个甜爪甜爪(土话)的羹羹吃多了真的好难下口。我们家是半边户,父亲是县防疫站的,每年都想办法在外面买粮票,再想办法去买议价粮大米为我们家勉强解决断粮的状态。国家为了提高粮食亩产量,在每个生产队都培养了农业技术员,我的二哥也做过农业技术员,当时湖南的水稻种植技术得以在我的老家快速推广,亩产量提高到了1000斤左右,粮食紧张状态明显得到缓解。(待续)
四川万县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