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千尺雪|一處茶室,促進了乾隆的六次南巡

2024-01-14國風

一處茶室,促進了乾隆的六次南巡。

他在詩中這樣憧憬道:興在寒山聽雪閣,明春不久重登臨。

他六次南巡,去程與回程,必至此處,攬勝生情。

他第一次見它後,回京之後一年內仿建三處。

他為這四處作詩至垂垂老矣,我不知他是否對某位後妃長情,卻曉得他的長情。

是什麽樣的茶室,讓乾隆帝魂牽夢繞?

是千尺雪。

「千尺雪」,吐出這三個字,舌尖都不忍落下,是不忍。美的不忍,潔的不忍,飄渺的不忍,不可得的不忍。

可不是嘛,他存在愛茶人的想象裏,他消散在歷史的滾輪裏; 多少愛茶人在深夜中一遍一遍讀著乾隆帝留下的【千尺雪】詩文,追溯一處處廢墟頑石,想象著千古的瀑布濤聲,思索著至尊的皇帝所追求的生命意義,體味一個耀眼靈魂的思想深處,回歸一片茶所構建的溫暖場域,蕩滌漂遊沈浮的心靈?

那麽,什麽是千尺雪?

未見乾隆時,千尺雪還是蘇州寒山別墅的一景。由明代隱士趙宧(yí)光所辟,鑿山引泉,泉流沿峭壁而下,如千尺飛雪,故名。

馬鹹(清末人)所繪【大吳勝壤圖說】中曾介紹:「寒山別墅,趙宧光隱此,有小苑堂,芙蓉泉出其旁;西通清淺池、接千尺雪,名飛魚峽,南為空谷。奇石橫亙,跨以石環……在寒山,石壁峭立,明趙宧光鑿山隱泉,緣石壁而下,飛瀑如雷。舊有閣未署名,乾隆16年賜名「聽雪」。山半有屋約雲中廬,又有彈冠室、驚洪渡。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駐蘇時必遊千尺雪。

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即愛上此勝景。他自己這樣寫道:觀民問俗之暇,瀏覽江山勝概,尋古跡之奇,文物秀麗之區也……所在多有,而獨愛吳之寒山千尺雪。乾隆回京後效仿其處,於乾隆十六年秋至十七年春另做三處千尺雪景觀及建築,並辟為茶舍。這三處分別為京城西苑、熱河避暑山莊、盤山靜寂山莊。於是,算上寒山千尺雪,天地間便一共有了四處千尺雪。其他三處即由乾隆主導構建的分別為:

西苑千尺雪:位於紫禁城西苑禦園瀛台區內,又名「瀛台千尺雪」,所在為現今西華門內中南海禁區(現狀不詳)。

熱河千尺雪:位於承德避暑山莊「曲水荷香」左側溪流旁。景及茶舍已毀。

盤山千尺雪:位於天津薊縣靜寄山莊,景及茶舍已毀。

千尺雪茶室如何布置?

千尺雪茶室最重要的布置是景,是風水自然、園林造景。

不是茶嗎?不是茶。有時來茶室,煮了茶,甚至不必試茶。乾隆在禦題盤山千尺雪的一首詩中這樣寫道:

倚巖架白屋,開牖臨清泉,

春半雪已消,垂流尺計千。

一二二二一,圓方方復圓。

寓物陳至理,隨會含神詮。

茗碗不必試,吾方意猶然。

台北故宮博物院前研究院廖寶秀在【乾隆茶舍與茶器】一書中寫道:乾隆皇帝「寓物陳理」的內涵精神,所謂:臨窗俯泉,未及啜茶,情景已生,理趣已解矣。 忽然覺得茶就像時間一樣,我們在時間中流連、體味、感悟,時間重要嗎?

乾隆下面的幾段話,表明了自然山水是千尺雪茶室的首當考量,以及乾隆在景觀構建上超乎常人的審美和對千尺雪構建的用心:

獨愛吳之寒山千尺雪……為之流連、為之倚吟。

吳中千尺雪,自趙宧光疏剔之後,膾炙人口久矣,然未免借人工。

歸而肖其處於西苑之淑青院,蓋就液池(太液池)尾閭,有明時所做假山,喬木峭茜,噴薄之型似之矣,而乏天然。及秋而駐避暑山莊,乃得飛流漱峽,盈科不已,作室其側。天然之趣足矣,而尚未得松石古意。今春來盤山,遊文皇所為晾甲石者,匯萬山之水,而歸於一壑,潀潀(cóng)之湍奏石面,謖謖(sù)之籟響松巔。時而陰雨忽晴,眾溪怒渤,則暴漲砰訇(hōng),砉(huā)焉直下,挾石以奔,觸石以停,韃然鏗然,激揚湱(huò)然,雖千夫撞洪鐘,有不足比其壯者。爰相面勢,結廬三間。茲重遊而其屋適成,開虛窗,俯流泉,覺松濤石籟,問答親人。

他評價寒山千尺雪未免借人工;他不滿足西苑千尺雪乏天然;他遺憾熱河千尺雪未得松石古意,他最愛盤山千尺雪。

他禦筆親繪【盤山千尺雪圖】,設陸羽茶仙造像及【茶經】,並附設紫檀木桌椅,與陸羽像搭配。更於壁上懸掛明代唐寅所繪【品茶圖】。乾隆二十一次駐蹕盤山靜寄山莊,每次都會在品茗圖上題詩。 讀他的詩,讀到他的孤獨與自由,讀到他的禁錮與灑脫 。他把陸羽和唐寅當成了老友:

千尺雪旁安竹爐,壁張伯虎品茶圖。

卻是圖中人與我,不需如此費工夫。

伯虎品茶掛壁間,飄蕭須鬢道人顏。

汲泉煮茗忽失笑,笑我安能似爾閑。

唐寅圖在壁,談茗似相尋。

品茶自是幽人事,我豈幽人亦品茶。

偶一為之瘀興耳,鑿邊陸羽笑予差。

千尺雪齋設竹爐,壁懸伯虎品茶圖。

羨其高致應輸彼,笑此清閑何有吾。

忽然就理解了古人掛畫賞畫的因由。因為一份孤獨,尋找一份共鳴。或進入一方山水,或談笑於理想的靈魂。 又再一次慨嘆當下世界裏我們這幾代人的可憐,進入粗劣的短影片世界,何來解脫與救贖呢?

讀他寫給盤山千尺雪的詩,覺得茶室於他,更像是時間的量尺。

清遊轡轉園門入,茗室憑溪下馬尋。

霜葉正酣今日色,石泉弗段去年音。

陸羽茶經在,唐寅畫幀舒。

兩人似相謂,小別兩年余。

以近苑墻門,遊山每歸歇。

開窗俯澄泠,座席弄砏汃。

竹爐必來試,一甌甘且潔。

舊題如昨日,不信三年別。

前年降下猶策馬,今年就平方舍輿。

由來兩歲光陰耳,忽覺較前已弗如。

一年、兩年、三年……想起好像就還是昨天,激揚熱烈的青春,騎著活潑頑皮的馬騎,一個漂亮的下馬,遞轡轉園進入茶室,聽滔滔的萬古流水,用竹爐煮一壺茶,甘甘甜甜清清靜靜……怎麽忽然就老了呢?光陰啊像又古老又淘氣的千尺瀑布一樣,一下子就奔走了,怎麽也不相信啊。可這把現在只能坐車輿的老骨頭,不服老不行啊……

在盤山千尺雪,乾隆平凡的像一個人。

熱河千尺雪呢?雖沒有松石古意,到底還是愛著的吧?

是愛的。每一個在熱河邊上長大的人,對這塊土地充滿自豪的情感。想起高中校長的調侃:我們學校很難采用那種非常嚴厲的教育模式,因為學生滿是八旗子弟的習氣。也許校長想說的是驕奢淫逸不耐吃苦,但這份習氣中亦有山莊山河大美和文化積澱的浸潤養成。我少時很多次的走過山莊,停下享受的時間很少,記憶中一直在走。 我不知自己在尋找什麽,在探究什麽。現在想來,山莊的美與文化對一個懵懂的孩子太濃郁了,需要多年的稀釋消化,每每會出現一種瞬間,你又回到了山莊,吸一口松風,賞一支殘荷,嘆一句山遠水長,望一縷貴胄殘影。風景的意義往往不在當時,萬古的星空,千年的河流,百年的人世,提示你當下如此渺小,疏散你過往前來的憂慮,澄心靜慮,千尺雪亦如是。

是愛的。熱河千尺雪建成後,乾隆皇帝寫道:吳中千尺雪,自趙宧光疏剔之後,膾炙人口久矣,然未免借人工。山莊之內,有溪如建瓴,置屋其側,淩然灑然,噴薄之聲隱匿巖階;瀲灩之光翻月戶。蓋塞地無畝平,因其勢而導之,吸川濺沫之勢,有不必以千尺計者,獨喜其名,因以名軒,非雲慕藺,聊誌因王。

每回駐蹕,旬日內必幸此賞景品茗,亦必有詩。題詠熱河千尺雪的品茗詩作及歌賦約有五十一首。莊內多荷,乾隆帝這樣贊過:

花草皆浥(yì)露,不如擎以荷。

荷露是處美,美莫山莊過。

他將自己所做的荷露烹茶詩裝飾於茶碗之中。並傳旨著熱河千尺雪陳設。【活計檔】可為證:太監胡世傑交白地紅花瓷茶銚一件、蓋碗一件、茶盤一件,傳旨著熱河千尺雪陳設。這是乾隆皇帝專為荷露煮茶時使用的品茗用器。廖寶秀寫道:宜興茶器上的紋飾一面是「乾隆禦制詩」,另一面繪畫,畫稿責成宮廷畫家丁觀鵬及張鎬作畫,然樣稿、木樣必須呈覽核準後才可制作。

乾隆曾數次傳旨命令內廷員外郎白世秀「將陸羽吃茶仙像紙樣一張呈覽,奉旨照樣準做,臉相用泥捏做,衣服綾絹做,其桌椅用紫檀木配合成做」。「茶仙四分,傳旨著查安茶具之處,無有茶仙的即送往安設。欽此。」

寫道這裏,我想感謝乾隆給我的力量。年過三十,已為人母,以前對未來總是充滿希冀和抱負,有一天我走在自然的漫步中,忽然想到說這輩子可能也就這樣了。近來寫乾隆與千尺雪,逐漸生出勇與進的力量。越了解他,所生發的力量感越強。康乾盛世、文治武功不言,盡說詩文與茶事。於詩文,乾隆一生筆耕不輟,撰文1148篇,詩則多至42640首。每至一處千尺雪,必做一首千尺雪詩。於茶事,他研究茶配方,配以茶詩,開發茶具,建以茶室,聚以茶會,對茶的熱愛、認知和貢獻,出其右者寥寥。 他蓬勃的生命力應當激勵你我自由勇悅的徜徉於生命的河流。

我想請你一起體味一下千尺雪下豪邁的乾隆,選其詩如下:

一回遊寺一回臨,萬古如斯萬古音。

白水無終始,青山自古今。

滿幅題詞都做舊,一爐烹茗又成新。

本性悅山水,俗情忘古今。

高下自如意,東西弗定型。

千年耳畔者,依舊響無停。

是雪四時有,斯泉太古斟。

一觀澄萬濾,濯聃覓塵襟。

在熱河千尺雪,塞外的乾隆是滿身的自由和豪邁。

又怎麽會少愛得了西苑千尺雪呢?這是他身邊的千尺雪,是自可朝朝暮暮的陪伴。自建好以後,每年新正大年處必到西苑千尺雪賞雪品茗,也必題千尺雪詩。

乾隆這樣寫西苑千尺雪:懷吳兼慕隱人。並歌詠到:吳下寒山愛嘉名,熱河田盤率仿作,松濤泉籟或仿佛,路遙豈得常憑托。咫尺西苑傳春明,結構頗具林澗樂。四百余年樹石古,峭茜信佳究穿鑿。 我書三字題檐端,亦有雪花拂檐落。揣稱終疑未恰當,雪後今來一斟酌。人之稱也徒彼哉,天之然兮誰比若。

它朝若是同臨雪,此生也算共白頭。一代帝王的浪漫,就這樣給了千尺雪。他站在紫禁城中,望著雪花拂著千尺雪的檐匾輕輕落下,凝視斟酌。

此刻,他把所有的深情與專註都給了千尺雪。

「數典憶寒山,春光應爛漫」,他回頭南望,紫禁城下,那個南下的幽人與隱人是誰呢。

註:本文圖片全部來源於網絡,如侵刪

附錄:

千尺雪茶室布置

廖寶秀寫道:乾隆崇尚明代文人式的飲茶方式。所以他在千尺雪茶室的茶具多質樸雅素,與日常清宮使用的華麗用器迥然有別。乾隆皇帝於各個茶舍的擺設,由皇帝主導,內容大多相同,絕少使用到一般所認知的華麗琺瑯彩瓷、玻璃或玉質茶器。乾隆茶舍裏使用的基本上是帶有文人風格的素雅茶具,如竹茶爐、宜興器等皆是。其中紫檀木香幾搭配竹爐,或茶仙像、宜興茶壺、茶葉罐、茶具、水盆、火鏟等都是乾隆茶舍的制式陳設。這些茶器雖不具明顯的宮廷裝飾,但仍具有強烈的乾隆皇帝個人風格。

每處茶舍必設陸羽茶仙造像及【茶經】,並附設紫檀木桌椅,與陸羽像搭配。他禦筆親繪【盤山千尺雪圖】外,且責成董邦達、錢維城、張宗蒼各繪其余三處千尺雪圖,分別置於各千尺雪茶舍。每次來到千尺雪茶室煮茗觀圖作詩澄心。詩文如下:

臨水三間竹爐在,片時試茗足娛心。

一遊回必一經斯,不厭頻還不免詩。

越甌吳鼎凈無塵,煮茗觀圖樂趣真。

波涵靜渚心同澈,雲住高峰態自靈。

另附,在避暑山莊【陳設檔】檔案內詳細記錄了熱河千尺雪內部茶器的陳設:

左設紫檀方杌(wù)一件,上設紫檀木茶隔具一件,內設紅花白地磁詩意茶盤一件,蓋碗一對,濡壺一件、宜興罐兩件、宜興方茶罐兩件、紫檀木雙圓茶盤一件、內設紅花白地磁詩意鐘兩件、青花白地磁詩意鐘四件、宜興茶吊(茶銚、茶壺)兩件、銅火鏟子一把、竹水盆一件、銅托板一件、隔板上設紫檀木椅一張、仙人(應指陸羽茶仙像)一件、牙鐘一件、筆一支。

紫檀小琴桌一張,上設紫檀木小筆筒一件,內插牙筆兩枝,石硯一方,石盛水一件、童子一件,宜興火爐一件,宜興茶吊一件。

右設紫檀木香幾一件,上設宜興竹爐一件、下設紫檀木匣一件,匣蓋上設天然沈香壺一件。

窗台上設雕文竹蓋盒九件。九江瓷八寶香插一件。

註:故宮博物院 茶文化特展中還原的「千尺雪」茶舍局部場景

參考文獻(強烈推薦閱讀):

1.【乾隆茶舍與茶器】/ 廖寶秀.——北京:故宮出版書,2021.7

寫於 2024 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