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十篇必背家訓,一人一篇巔峰之作。

2024-07-18國風

傳統家訓家規中,包含了很多做人處事的智慧。而且家規都是非常質樸的,真誠而實用,可以說這些古代的家規是中華民族的巨大財富,是對所有中華兒女的教誨。

曾有一種說法:中國人信奉的不是儒教、道教、佛教,也不是基督教、天主教,而是「家教」,家譜、家規、家訓成為最好的教科書,還演繹出【誡伯禽書】【顏氏家訓】以及「孟母三遷」、「嶽母刺字」等最接地氣的家教典範。

應該指出,古來的「尊普施教」的傳統應該延續,家譜中的家範祖訓、治家格言、族規家誡、藝文著述等應該世代傳承。

「人必有家,家必有訓」。家訓,又稱家誡、家範、家規等,是指家庭或家族中長輩對子孫的訓示。從先秦到明清,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家訓很大一部份是長輩教育子孫如何修身做人、立身處世、 為官從政等的垂誡。

「家訓」一詞最早出現於【後漢書·邊讓傳】:「髫齔夙孤,不盡家訓。」意為「父母的教導」,即家教。後引申為只要是教導子孫後輩如何修身齊家的言辭和文字都是「家訓」。

像周公的【誡伯禽書】、曹操的【內戒令】、諸葛亮的【誡子書】【誡外甥書】、司馬談的【命子遷】、陶淵明的【命子】等都是「家訓」。

【孟子·告子上】:「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宋歐陽修【誨學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性因物而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魯迅【華蓋集·這個與那個】:「然而人性豈真能如道家所說的那樣恬淡;欲得的卻多。」

王陽明【示憲兒】:學謙恭,循禮義;節飲食,戒遊戲;毋說謊,毋貪利。

【傅雷家書】: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沈,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從文家書】:我行過許多地方的橋,看過許多次數的雲,喝過許多種類的酒,卻只愛過一個正當最好年齡的人。

朱伯廬曾在【朱子家訓】中教育後人要「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諸葛亮在【誡子書】中曾寫道「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節儉的美德深深烙印在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中,自古以來便有各種理政方針和家風教育強調節儉。陸遊也曾教育後人「警民節用尚儉,切忌驕奢淫逸,」。

居「廟堂之上」的人需要養「正氣」。一代名臣文天祥,被譽為「宋末三傑」之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是他一生剛正不阿的寫照!一代名臣於謙,被譽為「西湖三傑」之一,「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石灰吟】),是他一生正氣凜然的見證!
在「海宇之內」的普通人,也需要養正氣。我們身邊那些普普通通的人,他們有的像盲人朱麗華奶奶一樣,有的像「兩彈元勛」程開甲爺爺一樣,有的像「中國機長」劉長健叔叔一樣……在他們的身上湧動著浩然正氣!
「一撇一捺寫人生,三橫兩豎書正氣」。小讀者,人生在世,貴在立身;立身處世,貴在心「正」。

【誡伯禽書】

周公旦

君子不施其親,不使大臣怨乎不以。故舊無大故則不棄也,無求備於一人。
君子力如牛,不與牛爭力;走如馬,不與馬爭走;智如士,不與士爭智。
德行廣大而守以恭者,榮;土地博裕而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而守以卑者,貴;

人眾兵強而守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以愚者,益;博文多記而守以淺者,廣。

去矣,其毋以魯國驕士矣!

作者周公旦(約公元前1100年),姓姬名旦,稱周公。(周公, 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制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相傳他制禮作樂,建立典章制度,被尊為儒學奠基人。周成王親政後,將魯地封給周公之子伯禽。

在中華家訓發展歷史上,周公所作的【誡伯禽書】具有極其特殊的地位,被譽為是「中國第一部家訓」。

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對兒子的諄諄教誨,可謂用心良苦,集中體現在【誡伯禽書】。伯禽也沒有辜負父親的期望,沒過幾年就把魯國治理成民風淳樸、務本重農、崇教敬學的禮儀之邦。

要說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家訓,我想應該非【誡伯禽書】莫屬,它不僅是中國有記載以來的第一個家訓,其內容含義更頗為深刻、值得回味。

這個家訓誕生於公元前1000多年,當年武王伐紂成功後,開始分封土地,作為武王之弟、爵為上公,武王將魯地分給了周公旦。但由於周公旦實在太得力了,他肩負著在中央輔佐武王的重任,因此無法身赴封地就任,只好由他的兒子代為就位。
作為一個勤勉從政、以天下為己任的傑出政治家,周公旦對兒子要求也是很高的,因此在兒子伯禽赴任前,周公旦親手寫下了【誡伯禽書】,希望能時刻警示兒子。

【朱子治家格言】

朱柏廬

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既昏便息,關鎖門戶,必親自檢點。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自奉必須儉約,宴客切勿留連。器具質而潔,瓦缶勝金玉。飲食約而精,園蔬勝珍饈。勿營華屋,勿謀良田。

三姑六婆,實淫盜之媒。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奴仆勿用俊美,妻妾切忌艷妝。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勿貪意外之財,勿飲過量之酒。


與肩挑貿易,勿占便宜。見貧苦親鄰,須多溫恤。刻薄成家,理無久享。倫常乖舛,立見消亡。兄弟叔侄,須多分潤寡。長幼內外,宜法屬辭嚴。聽婦言,乖骨肉,豈是丈夫。重資財,薄父母,不成人子。嫁女擇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毋計厚奩。

見富貴而生讒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賤莫甚。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兇。處世戒多言,言多必失。毋恃勢力而淩逼孤寡,勿貪口腹而恣殺生禽。乖僻自是,悔誤必多。頹惰自甘,家道難成。狎昵惡少,久必受其累。屈誌老成,急則可相依。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遭暗想。


施惠勿念,受恩莫忘。凡事當留余地,得意不宜再往。人有喜慶,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禍患,不可生喜幸心。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家門和順,雖饔飧不繼,亦有余歡。國課早完,即囊橐無余,自得至樂。讀書誌在聖賢,為官心存君國。守分安命,順時聽天。為人若此,庶乎近焉。

朱柏廬(1627-1698),名用純,字致一,自號柏廬,明末清初江蘇昆山縣人(今昆山市)。著名理學家、教育家。其父朱集璜是明末學者,清順治二年(1645 )守昆城抵禦清軍,城破,投河自盡。朱柏廬自幼致力讀書,曾考取秀才,誌於仕途。清入關明亡遂不再求取功名,居鄉教授學生,曾用精楷手書數十本教材用於教學,並潛心程朱理學,主張知行並進,躬行實踐,一時頗負盛名。康熙間曾堅辭博學鴻詞之薦,後又堅拒地方官舉薦的鄉飲大賓,雖多次征召,然均為先生所拒。與徐枋、楊無咎號稱「吳中三高士」。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染疾,臨終前囑弟子:"學問在性命,事業在忠孝"。著有【刪補易經蒙引】、【四書講義】、【勸言】、【恥耕堂詩文集】、【愧訥集】和【毋欺錄】等。

【朱子治家格言】又稱【治家格言】、【朱子家訓】,為清代學者朱柏廬所著,是中國古代的家教名篇。全文僅五百多字,卻以警句、箴言的形式講述了許多為人處世、修身治家的道理,其中主張的勤儉持家、不貪便宜、公平厚道、誠實待人、與人為善、力戒色欲和浮華,反對見利忘義、諂媚寶貴等觀點至今仍有積極意義。

【朱子家訓】以「修身」、「齊家」為宗旨,集儒家做人處世方法之大成,思想植根深厚,含義博大精深。

通篇意在勸人要勤儉持家安分守己。講中國幾千年形成的道德教育思想,以名言警句的形式表達出來,可以口頭傳訓,也可以寫成對聯條幅掛在大門、廳堂和居室,作為治理家庭和教育子女的座右銘。

因此,很為官宦、士紳和書香門第樂道,自問世以來流傳甚廣,被歷代士大夫尊為「治家之經」,清至民國年間一度成為童蒙必讀課本之一。

【朱子家訓】從治家的角度談了安全、衛生、勤儉、有備、飲食、房田、婚姻、美色、祭祖、讀書、教育、財酒、戒性、體恤、謙和、無爭、交友、自省、向善、納稅、為官、順應、安分、積德等諸方面的問題,核心就是要讓人成為一個正大光明、知書明理、生活嚴謹、寬容善良、理想崇高的人,這也是中國文化的一貫追求。

【命子遷】(節選)

司馬談

【命子遷】: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遷俯首流涕曰:「小子不敏,請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敢闕。」

【命子遷】: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

【命子遷】:自獲麟以來四百有余歲,而諸侯相兼,史記放絕。今漢興,海內一統,明主賢君忠臣死義之士,余為太史而弗論載,廢天下之史文,余甚懼焉,汝其念哉!」

司馬談(約公元前165-公元前110年),西漢時史學家,漢武帝時任太史令,司馬遷之父。
司馬談學富五車,漢武帝的太史令,通稱太史公,掌管天時星歷,還職掌記錄,搜集並保存典籍文獻。
司馬談在臨死的時候,拉著兒子司馬遷的手,邊哭邊囑咐,希望自己死後,司馬遷能繼承他的事業,更不要忘記撰寫史書。
司馬遷不負父親之命訓,最終寫出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史記】,名垂青史。
有人說,沒有司馬談的【命子遷】,就沒有司馬遷的【史記】。

【誨學說】(節選)

北宋 歐陽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然玉之為物,有不變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為玉也。

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誨學說】是宋代文壇政壇領袖歐陽修寫給兒子歐陽奕的信,人們如果不學習,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從而變成品行惡劣的小人。信中開篇參照【禮記 · 學記】的話教育兒子,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醉翁」不醉。歐陽修四歲喪父、家貧無資。幸有母親知書達理、寬仁勤儉,以沙土為紙、以荻桿為筆,艱辛教子。歐陽修承繼母教,廉潔正直,風節凜然,為一代學者士子宗師,母親鄭夫人也被列入古代「四大賢母」。歐陽修曾寫【醉翁亭記】以自嘲,自號「醉翁」。但他教育子女,卻非常清醒,也一絲不茍。他告誡後人,玉不經雕琢,仍不失為玉;而人性最易受環境影響,不學習不進步,便會變為「小人」。家教家風養成,不可等閑視之,育子成德成才,不能掩耳盜鈴。

歐陽修勸戒子孫要努力學習,提升自身修養。

告誡後代:人都要經過雕琢磨礪才能有所作為,人的習性是最容易受外面物質環境影響的,

若不能時刻磨煉自己,提升學識修養與品德內涵,就會舍君子而為小人了。

包拯家訓 :

包孝肅公家訓雲:「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臟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之中。不從吾誌,非吾子孫。」共三十七字。其下押字又雲:「仰珙刊石,豎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又十四字。珙者,孝肅之子也。

北宋包拯,為官清正廉潔。到了晚年,他擔心後人會出不肖之徒,於是就在家中立碑,上面鐫刻【誡廉家訓】以警戒後人。其意大致是:「凡是包氏後代子孫中有貪汙受賄者,不能被稱為包氏後代,甚至死後,也不能葬入其家族的墓地中。不遵從此訓令者,一概不是包公子孫。」


這段話是包拯【誡廉家訓】的內容。包拯,北宋大臣,官至龍圖閣學士、樞密副使。他平生以剛正執法著名,世號「黑臉包公」,民間呼為「包青天」。他不僅自己清廉,還要求家人後代不得貪贓枉法。他在家中立碑,刻了上面這段話,以警誡教育後代。這段話的意思是:後代子孫做官的人中,如有犯了貪汙財物罪而撤職的人,不得回到包氏家族;死亡以後,不得葬入包家祖墳。不遵從我的意誌的,不是我的子孫後代。
包拯其人,在民間可稱家喻戶曉。他立碑誡子孫,此舉甚可嘉,由此也可知他的持身剛正。今天多一些包拯這樣的家長,貪贓枉法者會少很多吧?

【放翁家訓】(節選)

陸遊

後生才銳者,最易壞事。若有之,父兄當以為憂,不可以為喜也。切須常加簡束,令熟讀經學,訓以寬厚恭謹,勿令與浮薄者遊處。自此許年,誌趣自成,不然,其可慮之事,蓋非一端。吾此言,後生之藥石也,各須謹之,貽後悔。

提起宋朝著名的文學家陸遊,我們往往最先想到的是他留給後世無數經典的詩詞,抑或他的愛國情懷,其實很少有人知道,陸遊在教育子女上,也頗有心得。陸遊寫過上百首教育子女的詩詞,時常告誡子女要於國有用,於家盡責,於義無暇,於德不虧。同時他深知,言傳不如身教,他嚴於律己,身體力行,給孩子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陸遊在四十多歲時寫下第一則家訓,一直到八十余歲,經過多次修改補充,完成了26則【放翁家訓】。他以至誠的慈父之心,諄諄教誨,傳給子孫修身處世等方面的道理。

【示憲兒】

王陽明

幼兒曹,聽教誨:勤讀書,要孝弟;學謙恭,循禮義;節飲食,戒遊戲;毋說謊,毋貪利;毋任情,毋鬥氣;毋責人,但自治。能下人,是有誌;能容人,是大器。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吾教汝,全在是。汝諦聽,勿輕棄!

短短96個字,把從小要勤讀書、循禮義、端心術、做良士的教誨闡述得通俗易懂。

這篇【示憲兒】誕生於1518年,就是後世所謂的【王陽明家訓】,正是王陽明擔任南贛巡撫的尾聲。
學問、禮儀、智慧、德行,是【王陽明家訓】的核心思想,也是其心學的靈魂,更是一個紳士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王陽明認為德行是第一位的,做一個好人比任何事都重要。一個人若缺少了德行,那就和「人」這個物種訣別了。
鮮花的蒂(心)如果是壞的,鮮花永不可能綻放,也就不能稱為鮮花;正如人的心地是壞的,人就不能稱為人。
「凡做人,在心地」是王陽明家族的信仰和家法,它不專屬於王陽明家族,正如良知之學不是王陽明專屬一樣,人人皆有良知,只看致或不致。人人都可把「凡做人,在心地」當作是自己的家訓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