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明代才子對月把酒,詩興大發,寫下一首冷門奇詩反復念叨「李白」

2024-08-20國風

01.

若是說起中國最偉大的詩人是誰,可能會有爭議,畢竟,詩仙詩聖,這兩位詩壇巨擘可謂是無數人無法逾越的高山,而孰優孰劣,千百年來也是各有所見,引得無數人爭論。但若是提到最喜歡飲酒的詩人,相信每一位國人最先脫口而出的,必定是李白。

詩仙李白,他與酒的緣分實在太深了,深到難分難解,以至於他的詩篇中酒的身影無處不在。也難怪有人說,李白的詩就是浸泡在酒裏的,稍微一擰,便是讓人沈醉的美酒佳釀。

而另一個與詩仙密不可分的,就是我們頭頂這一輪照耀萬古的皎皎月。在李白筆下,它可以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也可以是「白雲環自散,明月落誰家 」,還可以是「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更可以是「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 」。

這月色,是峨眉山的「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江秋水流 」;是長安城的「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是洞庭湖的「求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是祁連山的「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

李白用飄逸灑脫的詩句,一次次地描繪天空這一輪明月,而「飄飄乎如遺世而獨立」的李白,也以獨特的風采吸引著後世之人。

在幾百年後的明朝,一位疏狂灑脫的才子在一次飲酒狂歡後,望著天空中皎潔的明月,念誦著李白的詩篇,寫下了一首詩,在這首詩中,他連續九次寫下李白的名字,用詩歌,用美酒,在同一輪明月下,應和數百年前的李白。

02.命途多舛的才子

明成化六年(1470年),繁華的蘇州城內,一個男孩在閶門附近的一戶酒家呱呱墜地,這一天是農歷庚寅年二月初四,時令已近驚蟄,萬物從沈睡中蘇醒。而這個在春天落地的嬰兒就是唐寅,出生的時間是他的名字。寅年屬虎,長兄為伯,是為「伯虎」。兇猛的老虎令人生畏,因此,他又字「子畏」。

幼而聰穎,聲名鵲起。

唐伯虎的父親唐廣德在閶門附近經營一家小酒肆。彼時的閶門,是蘇州城的西門,是蘇州最繁華的商業中心,有著「天下財貨莫盛於蘇州,蘇州財貨莫盛於閶門」一說。這裏樓閣重重,綠水清波,商賈雲集,交流絡繹,酒館的生意自然也很好。而唐寅的前半生就是在這樣的繁華地裏長大的。

雖說唐家在這樣繁華的地段開著酒館,家境比較殷實,但在當時也只算得上是末流商人,與仕宦家族相比,不過只是略有薄財,毫無底蘊的暴發戶罷了。

因此,父親唐廣德為唐寅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條件,希望他長大後能考取功名,光耀門楣。唐寅也幼而聰穎,讓人稱奇。史籍中說文徵明(吳中四才子之一),「七歲方能站立,八九歲仍言語不清」,但同年的唐寅,此時已經能詩能文,在詩畫方面的天分受到不少人的贊譽。

少年揚名,人生得意

少年時期的唐伯虎,與一眾誌同道合的友人相伴,每日裏填詩作文,好不快活。之後,不過十五六歲的年紀,他便參加了第一次科舉,並且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考中秀才,被鄉人譽為「神童」。

隨後幾年時光裏,唐伯虎來往的人越來越多,他的名聲也越傳越廣,吳中名士徐廷瑞賞識唐伯虎的才華,看好他的前程,將次女嫁給他為妻。

在這段時間,美滿的家庭,甜蜜的愛情,真摯的友誼,人人贊許的才華,人生的種種好滋味都被唐伯虎嘗了個遍。

家庭劇變,深受打擊

如果說早年的唐伯虎經歷的一直是人世間的美好,那麽,從他二十五歲這年開始,變幻無常的命運開始向他露出了獠牙。

先是相愛的妻子去世,緊接著父、母、妹、子相繼離世,一年的時間裏,失去五位血脈至親,這樣的人間慘劇足以擊垮任何一個人。

也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原本縱情詩詞,流連鶯鶯燕燕的唐伯虎,坐回了書桌旁,捧起應試書籍,開始為前程努力。

有時不得不說,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比人與狗之間的差距還大,過去沈迷詩詞文會,從未認真復習過的唐伯虎,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在文風蔚然,高手雲集的南直隸嶄露頭角,秒殺一眾考生,考中應天府試第一名,成為聞名遐邇的「唐解元」。

身陷舞弊,仕途斷絕

第二年,29歲的唐伯虎頂著「解元」的光環進京參加會試。

在途中,他結識了一個好友——徐經(也就是後世大名鼎鼎的徐霞客的高祖)。

這個徐經是一位富家公子,家世背景雄厚,出手闊綽,對錢財不太在意,反而是更加看重才華與功名。他一遇到唐伯虎,就被唐伯虎的才學和性情所吸引,於是火速和唐伯虎成為形影不離的至交。

當時的明朝有個傳統,赴京趕考的考生們都會有意結交人脈,不管是一同考試的考生,還是負責主考的老師們。但凡是有點社會名氣的,都會相互之間走動一番。

徐經出身名門望族,人脈資源甚廣,在這方面他頗具優勢。於是,他就拉上唐伯虎一起,在京城開始了忙碌的結交人脈工作。

當時的唐伯虎已經憑借自己的才華盛名在外,京城的很多名人雅士也有意結識他,所以這一來一往間,關系更加緊密且錯綜復雜。

唐伯虎曾經的恩師梁儲,將唐伯虎介紹給了當時的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和禮部右侍郎兼翰林學士程敏政。而這也就為之後的科舉舞弊案埋下了一顆隨時會爆的雷。

會試如期舉行,只是這一次的考題比較冷門,讓一眾考生為之頭疼。出了考場,眾士子為考題的偏冷而垂頭喪氣,唯獨只有唐伯虎和徐經歡呼。

似乎這次會試,「會元」非他唐伯虎莫屬。到時候皇帝禦筆一點,「狀元」加身,那就是幾千年來讀書人的巔峰——三元及第。

可原本三月初二的出榜日,足足拖了五天仍不見動靜,相反一個驚人的訊息炸開了:給事中華昶彈劾主考官程敏政泄題,考生唐寅、徐經賄賂考官,提前獲得考題。

眾人這才想起的大考之前的蹊蹺一幕:「六如文譽籍甚,公卿造請者闐咽於巷。徐有優童數人,從六如日馳騁於都市中,都人矚目者已眾矣。 」

「六如」即「六如居士」,唐伯虎的號。別人緊張備考,這二位忙著結交公卿,囂張地在都市馳騁,原來人家早就得到了考題。

科舉舞弊,向來就是極其嚴重的政治事件,一旦查實,別說是考生,就連主持科舉的所有考官,都極有可能下獄,更有甚者,言官們一窩蜂地彈劾內閣輔臣,逼得不少內閣大學士辭職去位。

若是遇到手段嚴苛的君王,就比如大明太祖。恐怕程敏政、唐伯虎、徐經以及一連串負責監考,閱卷的官員,早就被「剝皮實草」了。

不過,唐伯虎運氣很好,此時在位的,是大明難得的一位仁君,明孝宗朱佑樘。

在他的示意下,朝廷開始仔細調查起這次舞弊案。

一番審問探查後,最終,雖然沒有坐實唐伯虎與徐經兩人科舉舞弊,賄賂考官。但還是得到了他們二人的錯漏。唐伯虎和徐經在獄中交代,他們確實給程敏政「金幣」了,只不過徐經拿的是見面禮,唐伯虎則是替鄉試坐主梁儲求一幅墨寶,跟泄題無關。

至於市面上的傳言說,唐伯虎和徐經自稱二人早就寫好了答案,甚至向別人兜售試題,查無實證。

於是,最終的審判下來了,主考官程敏政被迫致仕,唐伯虎和徐經被剝奪了功名,被充任縣衙小吏使用。

29歲仕途就這樣被畫上了人生的句號,這對以讀書做官為唯一目標的古人來說,簡直就是被判了死刑。

深感屈辱的唐伯虎當然也沒有去當什麽小吏,他在一片惶恐中狼狽地回到了蘇州。

從此,世間少了一個狀元,少了一位翰林,卻多了一個於桃花塢內飲酒作詩,賞景繪畫的無雙才子。

這首【把酒對月歌】也正是居於桃花塢期間,唐伯虎與一眾好友在暢飲之後寫下。

03.

把酒對月歌

明·唐寅

李白 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 詩能說。

李白 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

今人猶歌李白 詩,明月還如李白 時。

我學李白 對明月,白 與明月安能知!

李白 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

我愧雖無李白 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李白前時原有月,惟有李白詩能說 」,在李白之前,這一輪明月就已經掛在天空中了,而描繪它的詩篇更是數不勝數,可在唐伯虎看來,也只有李白的詩足以歌詠明月。

「李白如今已仙去,月在青天幾圓缺?今人猶歌李白詩,明月還如李白時 」,那個謫仙人早已經仙去,而青天之上的這輪明月,到如今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陰晴圓缺。

「李白能詩復能酒,我今百杯復千首。我愧雖無李白才,料應月不嫌我醜 」,從這裏開始,唐伯虎將話題引到了自己身上,在李白和明月之間加入了「我」。我能夠如同李白一樣,飲酒賦詩,雖說才華比不得李白,但想來,明月也不會嫌棄我醜陋。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 」,杜甫曾經這樣寫道「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唐伯虎自言,自己雖然沒有李白那樣得到皇帝征詔的經歷,但他也有著李白一樣豪放不羈的稟性。

在科舉之路斷絕後,他走上了宋朝柳永的路子,開始縱情酒色,用書中筆,或是寫下動人詩篇,或是繪出絕佳名畫。一句「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道盡了他的孤寂,在當代找不到能夠理解自己的人,唐伯虎才遙隔數百年,呼喚那個謫仙人。

「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這茅屋就是唐伯虎在蘇州城外建的桃花庵,這裏是他的精神歸宿,在先後經歷科舉舞弊,妻子離去,寧王造反等一系列打擊後,這裏成為了他的世外桃源。

04.結語

唐伯虎坎坷一生,懷才不遇,貧困淒苦不被理解。他的一生都在想著光宗耀祖,可惜事與願違。他是一個驕傲的人,一個自負才氣狂放不端的人,一個經歷許多依然沒有被磨平棱角的人,一個心中有夢卻囿於現實的人。他意氣風發,懷才不遇,心灰意冷。傳奇的一生,從光明中來到光明中去,而在這俗世中掙紮的,是一個於鶯歌燕舞風流快活中無奈的掙紮的無比痛苦孤獨的靈魂。可能就像他寫的那首詩一樣: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