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歷史文化】追尋杜甫與大邑的情緣||楊慶珍

2024-06-13國風

追尋杜甫與大邑的情緣

楊慶珍

今天翻開杜詩,我們看到一個溫潤富庶的大邑:平原上阡陌縱橫,河流蜿蜒;山野丘陵草木蔥蘢,綠意漫漶,風吹來吹去,把生命的贊歌唱入雲霄。松濤吟唱不息,其中4棵大邑松樹至今紮根於杜詩;大邑燒瓷白勝霜雪,裏面盛裝著杜甫千年的鄉愁。他遙望過的西嶺千秋雪,至今閃耀著聖潔光芒,亙古如斯,千年仿佛一瞬。

四棵松

唐肅宗乾元二年(759),杜甫47歲,為避安史之亂,他攜家帶口開始了後半生的漂泊。他一路向西,幾經輾轉,經劍門關、鹿頭山,於歲末寒冬抵達成都。

杜甫決定在錦城蔔居。次年春天,落在茶花和紅梅上的春雪尚未融化,斑斕如蜀錦上的花紋,他在浣花溪畔物色到一塊荒地,喜滋滋地開始籌劃建房。盡管是幾間茅屋,對於囊中羞澀的杜甫來說,並非易事。好在,作為當時頗有聲望的詩人,杜甫得到不少幫助。蜀地朋友紛紛施以援手,兩三個月後,暮春天氣,草堂順利落成。「背郭堂成蔭白茅,緣將路熟俯青郊」(【堂成】)。搬進新居的那天,「故人供祿米,鄰舍與園蔬」(【酬高使君相贈】),歡笑與喧騰,讓寒素的草屋蕩起暖洋洋的熏風。就這樣,杜先生的草堂生活開始了。

好的住處必定綠樹環繞,首選是四季常青的松竹,以及蜀地特有的榿樹,生長快,可以迅速成林,枝丫砍下還可以當柴燒,最好再栽些果樹,春賞桃李爛漫,夏有綠李、黃梅、枇杷,可供合家飽啖。樹從哪裏來?他以詩代信,向各處朋友覓求樹苗。

他請求蕭實,春天務必把桃樹苗送到浣花村,「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為送浣花村」(【蕭八明府實處覓桃栽】);他向擔任綿竹令的韋續索取綿竹,「華軒藹藹他年到,綿竹亭亭出縣高。江上舍前無此物,幸分蒼翠拂波濤」(【從韋二明府續處覓綿竹】);他向何邕討要榿樹苗,「飽聞榿木三年大,與致溪邊十畝陰」……

比時間更長久的,是膾炙人口的文學佳作。有些人去世了,他的名字卻永遠留在文學作品裏。比如以上這些名不見經傳的捐獻者們,比如韋班。如果沒有杜甫的詩,相信當年的大邑縣尉韋班早已湮沒在了歷史深處。韋班是何許人也?史書上已經查不到雪泥鴻爪,我們只約略知道,上元元年(760)他在大邑擔任縣尉,三年後(763)轉任梓州涪江尉,因事回京,那年春天杜甫正好在梓州,還為他寫過一首【涪江泛舟送韋班歸京】,可見二人交情不淺。

話說那一天,身在大邑的韋班接到一封手書,展卷一看,原來是自己深心仰慕的子美先生寫來的。

落落出群非櫸柳,青青不朽豈楊梅。

欲存老蓋千年意,為覓霜根數寸栽。

這是一首頗為含蓄的七絕,有點像謎語,猜一猜,杜先生要的是什麽?正是松樹。清康熙時的翰林院編修仇兆鰲在編著【杜詩詳註】說:「不露一‘松’字,卻句句切‘松’。較之他章,獨有蘊藉。」千年之後,杜甫這首詩還經常出現在中學語文考題中,因為寫得實在巧妙。

韋班收攏信紙,會心大笑。子美先生要栽植松樹,斷不可只送小樹,再說川西大邑最不缺的就是樹,忠實粉絲韋班親自挑選枝幹挺拔、有一定樹齡的4棵松樹,命人急急送去。

杜先生對這4棵松樹很是上心,照顧有加。廣德元年(763),杜甫一家離開成都,寄居在奉節。次年春,又舉家返回浣花溪畔,他在【草堂】一詩中,特別寫到他牽掛的松樹:「入門四松在,步屟萬竹疏。」再後來,他還專門寫下【四松】長詩:「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會看根不拔,莫計枝雕傷。幽色幸秀發,疏柯亦昂藏……」看來,4棵松樹已然成活,枝葉稠密,亭亭如蓋,向子美先生吐露著悠遠清香。

那些樹,不僅是樹,也是友情啊。

杜先生的4棵松,到底是哪種松呢?

當年韋班送到杜甫草堂的,很有可能是4棵羅漢松,川西人認為羅漢松是風水樹,植株挺秀,結出的羅漢果被稱為「風濕果」,正好治杜先生三十多歲即患上的風濕癥。大邑林木繁茂,全縣至今有千年古樹1378棵之多,除了楨楠、銀杏、古紅豆杉等,松柏更是極為常見的喬木,就拿鳳凰山大鵬村的一棵古羅漢松來說,已經年逾1800歲,依然健在,蓊郁如巨鵬。

大邑白瓷

安家落戶,盤碗杯碟自不可少,杜先生拍拍腦門,差點忘了!他想來想去,前次在大邑遊玩,親見當地瓷器白如霜雪,品質一流,於是,杜先生蘸了墨汁,在宣紙上寫下一首【又於韋處乞大邑瓷碗】:

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

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

清初文學批評家金聖嘆【杜詩解】評此詩:瓷碗至輕至微,卻用三四層筆法,曲曲染就名士玩物性情來……先贊其質,後譽其聲,方羨其色,覺在韋家案頭,耀眼奪目,可望而不可即一段光景……方顯第四句「急送茅齋」之樂也。「可憐」二字,如渴鹿望塵,忽得註泉、美草,一時身心泰然。皆文人常態,不失童心妙處。寄語世人勿見嗤也。

時間回到唐朝,勤勞的大邑人建起瓷窯,就地取材,選用當地富含黏性的泥土,利用先進工藝燒制出優質白瓷。時至今日,大邑這種黏土仍大量分布,鄉親們統稱之為白鱔泥,呈白色軟泥狀,顆粒細膩,狀似面粉,富含矽、鋅、鎂、鋁等礦物質,其化學成分相當穩定,為制造瓷器和陶器的主要原料。

清人藍浦【景德鎮陶錄】幹脆就把這大邑白瓷等同於「蜀窯」來著錄:「蜀窯,唐時四川邛州之大邑所燒,體薄而堅致,色白,聲清,為當時珍重。」

當年縣尉韋班贈予杜甫的大邑燒瓷,品質之優,遠近聞名。杜甫僅僅用28個字,將大邑白瓷之美演繹得百轉千回,淋漓盡致。據詩中描述,有三大特點:一是胎薄質堅,「輕且堅」,就是說比重輕,輕盈輕巧,但硬度極強,瓷質堅致;二是聲音清美,「扣如哀玉」,「扣」與「叩」相通( 唐人皎然【尋陸鴻漸不遇】詩雲:「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哀玉」即受傷的美玉,意思是說將瓷片彼此敲擊,其聲清越寒涼,如玉一般泠然有音;三是瓷色雪白,「君家白碗勝霜雪」,幾乎與現代白瓷無甚區別,釉面純潔,不見雜質,釉色純白猶如堆脂,色澤溫潤光潔。

作為官宦世家子弟,杜甫的審美眼光自然不俗,為何心心念念大邑白瓷呢?蓋因當時這種名貴瓷器,在成都還很不容易見到,所以杜甫贊賞不已。成書於清嘉慶二十年的【景德鎮陶錄】(卷七)為後人揭開謎底,「蜀窯」一節中記載:「唐時四川邛州之大邑所燒(白瓷),體薄而堅致,色白聲清,為當時珍重。」

幸運的是,今天透過考古發現,我們有幸目睹大邑瓷的風采。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邑縣城附近發掘的隋唐窯址比比皆是。大邑古瓷窯已在晉原鎮發現多處。1983年1月,大邑縣城大南街發現不少瓷器和瓷片,並拾到一個非常精致的荷口碟。經專家考證為唐宋時期的瓷器遺存,以及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瓷器及精美的白瓷殘片。這種白瓷殘片瓷胎細白堅硬,其薄如紙,釉色瑩潤,旋削極工,酷似杜甫的描繪。

1992年,縣文管所在東壕溝北段、大邑縣運輸公司修建工地發現隋唐窯址兩處,當即配合市考古隊將其發掘。出土若幹白瓷碗、白瓷盞、白瓷釉下綠瓷平口盂,以及青瓷碗、青瓷高足杯、青瓷註子等完整或殘損的瓷器、瓷片。窯址的工作面、火膛、窯室、煙道均完好。窯壁燒結較厚,呈青灰色,說明這兩座窯址使用時間較長。不久,又在縣城西門外糧食局面粉廠發現隋唐窯址一處。除出土若幹青瓷白瓷的完整瓷器外,還出土十多件柱形支燒窯具。發掘的這3座窯址,雖然沒有杜甫筆下那樣精美的白瓷,但足以說明,隋唐時期大邑確實燒制過瓷器。

白瓷裝點了杜甫的草堂時光。老農送來滿滿一竹筐的紅櫻桃,「萬顆勻圓訝許同」(【野人送朱櫻】),水靈紅艷的櫻桃,自然要盛放在白瓷盤裏,於視覺上便是一行絕句。老妻摘來園蔬,熬好菜粥,盛在白瓷碗裏,一團青碧漾溢。吹一口,滾熱的粥落進肚裏,讓人覺得身心俱暖。秋天午後的陽光鋪灑下來,杜先生汲來井泉,拿出珍藏的一餅月團,細細碾磨,用白瓷茶碗沖瀹。茶好、水好、器好,杜先生心情大好,於是喚來小兒,在榿木樹蔭下教他讀一卷楚辭。

月團新碾瀹花瓷,飲罷呼兒課楚詞。

風定小軒無落葉,青蟲相對吐秋絲。

——【 秋日·其二 】

浮生如夢,日子如此寧靜安適。茶湯裏映不出白雲蒼狗,但斜斜看去,可以看見雪山的倒影,以及雪山下川西鄉村的無盡旖旎。

西嶺千秋雪

那時的天很藍,雲很白。雨過天晴,杜先生站在草堂,往西北方向望去,積雪的山峰閃耀著聖潔的光芒,好像一匹白馬站在深藍色的宣紙上。那就是成都最高峰西嶺雪山,位於青藏高原東緣與成都平原過渡的邛崍山脈中段。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這首七絕,如今是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優美簡潔,基調相當歡快。詩中的杜甫不再流離失所,他耳聽黃鸝鳴叫,目送白鷺飛翔,遙望西嶺千秋雪,終於過上悠閑愜意的日子。啊,真希望時光停駐,永不再走。

我總是在想,當年先生在一次次對雪山的仰望中,他心裏會湧起怎樣的波瀾。雪山不僅是一道風景,更是思想的高度,好比時下人們所說的仰望星空,實則是對真理、正義、自由、博愛的思考。博學如他,早已將【莊子·知北遊】背誦爛熟,「汝齊戒,疏瀹而心,澡雪而精神。」雪乃世間至純之物,澡雪意味著清凈心誌,修養品格。比杜先生早幾十年的王勃,在驚世名篇【滕王閣序】裏寫過「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誌」,這絕非心靈雞湯,而是泱泱大唐的文人氣象,是讀書人對自己的基本要求。

當年慷慨的縣尉韋班,除了給偶像贈送松樹和白瓷,肯定會捎帶一些大邑土特產,譬如土酒、臘肉、雞鴨、江魚,以及杜先生最喜歡的新鮮韭菜、春筍、萵苣之類。杜甫在成都的詩作,很有一部份與美食相關,一個活色生香的錦官城,一個生活派的杜甫,從詩行裏向我們走來:

東門買彘骨,醢醬點橙薤。

蒸雞最知名,美不數魚鱉。

——【飯罷戲作】

此外,「蜀酒濃無敵,江魚美可求」(【戲題寄上漢中王三首】),「青青竹筍迎船出,日日江魚入饌來」(【送王十五判官扶侍還黔中】),「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贈衛八處士】)……讀此類詩,感覺杜甫就是一個資深吃貨,他的美食基因或許來自家族影響,爺爺杜審言是大唐進士,唐代近體詩的開創者,其官職居然為膳部員外郎,就是禦膳房二把手。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一來可見當年帝國人才的富余,二來也可以看出飲食之事在大唐帝國中的地位。

一個地方的風景,在於它的生活。蜀地之美在杜甫的心尖上顫動,那裏繁花盛開,五谷豐登,詩酒芬芳。在他橫亙一生的顛沛流離裏,蜀地為他提供了難得的寧靜與休養之所,雪山曾經照耀他的茅屋,也點燃他的廣廈之夢。「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茅屋在大風中搖搖欲墜,他卻心系蒼生,這便是詩聖的格局所在,窮困卻絕不潦倒,他的理想遠超現實,在大唐的天空中,他才是真正的王。

如今,來往於東吳的萬裏船已經不再,但西嶺的千秋雪依然閃耀。雪水匯成溪流和江河,像血脈縱橫貫通於川西的土地。雪水釀造出的王泗白酒、䢺江青梅酒,滋養出的金蜜李、葡萄、藍莓,以及榨菜、豆腐乳等小菜,紛紛上榜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西嶺鎮杜甫塑像(大邑縣融媒體中心 供圖)

杜先生若是重訪大邑,該會有怎樣的驚喜,怎樣詩情飛翔呀。

蜀地溫潤,草堂裏的花木容易紮根,很快便郁郁蔥蔥,或繁花滿枝,或滿樹果實,或朝著參天喬木的路上徑直而去。但是,人呢?雖然告別多年勞苦憂患的生活,暫時得到休息,但是位卑未敢忘憂國,杜先生骨子裏流淌的是對國家的無盡憂思。蜀地再美,他終究還是要走的。永泰元年(765),在成都停留數年之後,杜甫選擇了離開,離開成都,離開蜀地的朋友們,離開辛苦建造而成的草堂。他親手栽下松樹,原本「欲存老蓋千年意」,終歸還是夢幻泡影。

伊東忠太(1867~1954)120年前創作的中國建築手繪筆記——【手繪天朝:遺失在日本的中國建築史】裏的杜甫草堂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回首蜀山蒼茫,在草堂,他曾寫下240多首詩歌。人走堂空,草屋失去照料,日漸破敗。再後來,風雲際會,草堂被重建,亭台樓閣,花木扶疏。每年正月初七,「草堂人日我歸來」,紅梅、白梅、綠萼梅開得葳蕤,幽蘭陣陣吐香,仿佛在早春的書簽上寫著橫平豎直的楷書。人們灑淚祭拜他,大聲吟誦他的詩歌,殷殷地呼喚他,待得先生歸來,正與春天撞個滿懷。

敬告:本文已經成都日報授權轉載,未經原發媒體成都日報授權,請勿轉載!

來源:【成都日報】2024年6月4日第8版

文/圖:楊慶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