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那年清秋,韋應物與梁州故友闊別十年後在淮水久別重逢,歡情如舊,卻鬢已先斑。
十年浮雲流水,還是在彼此臉龐上刻下了歲月的痕跡。這一刻悲喜相逢,令人唏噓不已。
臨別之際,故人關切地問詢為何不早日還鄉,韋應物淡淡地答道: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此時他正任滁州刺史,其實早厭倦了宦遊生涯,如【登樓】所寫:坐厭淮南守,秋山紅樹多。
只因貪戀滿山紅葉,他便放棄了掛冠歸去的沖動,恪盡職守治理滁州,寄情山水排解哀愁。
於是,韋應物在滁州山水中迎來了自己的創作高峰期,一句野渡無人舟自橫,足以千古流芳。
而他所深愛的秋山,自古別有情韻。乾隆皇帝就曾言,夏山太濃春淺淡,惟有秋山最可人。
古人鐘情秋山,不只愛其秋入雲山,物情瀟灑;更愛其秋山宜人,此情可寄。
1.秋山落日,歸去來兮
清川帶長薄,車馬去閑閑。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與還。
荒城臨古渡,落日滿秋山。
迢遞嵩高下,歸來且閉關。
—唐·王維【歸嵩山作】
註:薄,草木叢生之地,草木交錯曰薄。
當秋山與落日組合在一起,給人以田園牧歌式的古樸與寧靜,渴望歸去。
公元734年秋,王維結束長安閑居生活,先是奔赴洛陽幹謁張九齡,隨即前往嵩山意欲歸隱。
此前,他因下屬擅用舞黃獅子被貶濟州,一貶就是四年多,經歷了狀元及第後的極大落差。
離開濟州後,他不但沒有得到重用,還痛失相濡以沫的妻子,紅顏成白骨,心死如油枯。
仕途上失意,生活中喪妻,在人生的多重打擊下,歸隱山林,或許是他此心安寧的唯一歸途。
當他朝著嵩山歸去,一路上車馬從容,風景秀麗,清澈的河流蜿蜒多姿,茂密的草木交錯圍繞。沒有了世俗的幹擾,王維「我心素已閑,清川淡如此。」
流水有情,汩汩流淌,唱著歡歌迎接我歸來。暮禽有意,翩翩起舞,披著夕陽陪伴我歸去。
遠處荒涼的城池緊緊挨著古老的渡口,落日熔金輕輕灑落在重重秋山上,一切古樸又寂靜。
這一刻,歲月的滄桑感撲面而來,王維忍不住回望前塵往事,或許內心深處還有諸多意難平。
但等他抵達那遙遠峻拔的嵩山腳下,「勿復塵埃事,歸來且閉關」,一如張九齡所寫。
終究,世事無心且閉關的日子沒過多久,次年他的幹謁詩得到了張九齡賞識,出任右拾遺。
從此,仕與隱的矛盾,一直貫穿到王維暮年。每每內心掙紮,王維就會懷念這落日滿秋山吧。
就像苦吟詩人賈島,「知音如不賞,歸臥故山秋」 ,故鄉的秋山永遠是淒苦人生的溫暖港灣。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每一抹色彩,都在召喚著漂泊遊子歸去。
2.秋山暮鐘,悲喜重逢
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
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
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
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
—唐·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
李益的秋山,一重重,一座座,寫滿戰亂流離下的離愁苦恨。
韋應物的十年流水,是輾轉各地,宦遊在外。李益的十年,則是烽鼓不息,漂泊不止。
為了躲避戰亂,李益自幼跟隨父母背井離鄉,與故鄉的親友早已音書斷絕。
直到陌路相逢,互問姓名,他才驚覺眼前人非陌路人,而是十年未見的至親表弟。
少小離別老來逢,故人相見不記容,何等悲涼。多少世事滄桑與人生變遷,已在不言中。
二人又驚又喜,努力在彼此臉龐尋找舊時模樣,可韶華不為少年留,到處寫滿歲月風霜。
這些年兵荒馬亂,早已是滄海桑田。李益與表弟將心中的千頭萬緒娓娓道來,不知日將暮。
直到古寺傳來悠悠鐘聲,沈浸在相見歡裏的表兄弟才驚覺時光如此匆匆,明日又是分別時。
歡聚一夢,再見無期。明日你就要踏上你的巴陵古道,我也將繼續我的江湖流落,各奔東西。
經此一別,你我又將音塵千裏絕,秋山萬重隔。不知何時何日才能山水有相逢,來日方可期。
這秋山重重,是千山萬水的空間阻隔,也是綿延不盡的離恨思愁,一如「明日相思定何處,滿天風雨過秋山。」
3.秋山松月,清凈無塵
秋山無雲復無風,溪頭看月出深松。
草堂不閉石床靜,葉間墜露聲重重。
—唐·張籍【秋山】
張籍的秋山,無塵無垢,無悲無喜,只有由內而外的清新與寧靜。
這是一個迷人的夜晚,無風無雲,萬籟俱靜。溪水潺潺流動,輕柔緩慢,洗去心頭雜念。
一輪明月從松林深處緩緩升起,照出清輝如雪,滌盡世間浮華。此刻,詩人的心更靜了。
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孟浩然的山月,尚有裊裊清風吹拂,張籍則風雲皆隱匿,何等幽靜。
山中草堂柴門不閉,幽人未眠,石床寂寂。夜色漸深,涼意愈濃,只聽一顆顆露珠從葉間徐徐滾落。
一葉葉,一聲聲,回蕩在幽寂的松山月夜裏,也回響在詩人平靜的心房裏,與自然深深對話。
秋夜深山,隱藏了「曉日秋山破格奇,青紅明滅舞清漪」 的斑斕明快,盡顯清凈無塵。
如此秋山,不單是自然秋山,更是古往今來文人墨客追尋的心靈秋山,寧靜安閑。
4.秋山遠黛,相思纏綿
池上紅衣伴倚闌,棲鴉常帶夕陽還。殷雲度雨疏桐落,明月生涼寶扇閑。
鄉夢窄,水天寬。小窗愁黛淡秋山。吳鴻好為傳歸信,楊柳閶門屋數間。
—宋·吳文英【鷓鴣天·化度寺作】
吳文英的秋山,一語雙關,既指自然秋山,又代指佳人愁眉。
這種用法在宋詞裏較為常見,「髻擁春雲松玉釵,眉淡秋山羞鏡台」 ;「髻鬟春霧翠微重,眉黛秋山煙雨抹。」
當詞人寓居杭州化度寺想起蘇州的姬妾,眼前的秋色皆染上了濃濃的相思情意,淡雅又深情。
池上紅蓮幽幽綻放,靜靜陪伴詞人斜倚欄桿。日暮時分,烏鴉也披著夕陽余暉緩緩歸巢。
一陣雲雨過,疏桐黃葉落。雨過天涼,皓月當空,用來驅暑的羅扇又到了被閑置的時節。
從杭州到蘇州,水闊天高,歸夢卻如此短小狹窄,歸期無望,思愁正遠。
窗外秋山淺黛,一如蘇州佳人思念我時的眉際凝愁,均勻地塗抹在寂寞秋光裏。
飛往吳地的鴻雁啊,務必替我傳信到蘇州閶門外的楊柳深處,茅屋數間,我時刻盼望歸來。
佳人不可見,秋山遠黛愁,道盡相思纏綿。
這就是古人筆下的秋山情思,秋山不可盡,秋思亦無垠。
悲也好,歡也罷,每一種情緒都會隨著時光的流轉悄悄隱匿,珍惜當下就好。
願深情不負,秋山不誤,且共流年度。
(圖片來自網絡,不妥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