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道德經的智慧:真正的智慧都是很簡單的,不然人們都知道它了

2024-10-11國風

在【道德經】的第三十五章裏面,老子提出了一個很令人深思的觀點: 真正的大道和智慧都是很簡單的,我們之所以不理解,不明白,是因為我們把它們想得太復雜太玄妙了,於是我們越是努力接近它們,越是離它們越遠。

原文如下: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這段文字的譯文是:

擁有大道的象征,天下人都來歸附。都來歸附而不互相傷害,就可以和平安寧。音樂和美食固然很美好,但是只能吸引路過的客人停留一時。用言語來表述大道,則平淡而無味。看它卻看不見,聽它卻聽不到,運用它卻沒有窮盡。

戰國初期,魏國作為戰國七雄裏面最強大的一個國家,魏慧王派大將龐涓去攻打趙國都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救。齊國軍師孫臏運用圍點打援的思想圍魏救趙,不去邯鄲救援,直接發兵去攻打魏國的都城安邑。國都被圍,魏軍沒辦法,只好放棄攻打邯鄲,回來去救安邑。然後孫臏在桂陵設下埋伏,大破魏軍。

而且同樣的事情發生兩次,主人公還是孫臏和龐涓。

沒過幾年,魏國大將龐涓率師伐韓。南韓向齊國求救。齊威王召群臣商量,孫臏認為目前韓魏兩國並沒失真失,不如讓兩國相互消耗,晚一點去救南韓。於是齊威王承諾去救南韓,但是並不發兵,坐山觀虎鬥。

後來南韓有了齊國的承諾,就全力抵抗,結果損失慘重,再次向齊國請求支援 ,齊國於是發兵救韓。

這一次孫臏用的還是老套路,還是去攻打魏國都城安邑,逼龐涓回援,然後使用減竈計麻痹龐涓,讓龐涓以為齊軍畏懼魏軍,齊國士兵都去當了逃兵,於是龐涓丟棄輜重輕兵銳卒追擊齊軍,結果孫臏率領的齊軍以逸待勞,一口一口地吃掉了疲勞的魏軍,最後在馬陵打敗魏軍,龐涓無奈自殺。

馬陵之戰

為什麽一個坑龐涓會跌倒兩次?就是因為孫臏掌握了真正的智慧。魏國無論是攻打趙國還是南韓都註定了要全力以赴,精銳盡出。從而導致國都的守軍都是老弱病殘,所以孫臏圍點打援一打一個準,這是龐涓和魏惠王永遠解決不了的死穴。

而且魏惠王的戰略思想出了大問題,他明明有最簡單而且最有效的辦法可以用,卻偏偏選了最復雜的方法。

為了讓魏國成為春秋時期的晉國,想要吞並趙韓兩國,結果使魏國淪為二流國家。其實魏國作為四戰之地,其實最好最簡單而且最省力的解決方法不是三晉之間內耗,而是去吃掉秦國的土地,讓黃河成為魏國的內河,那就有天險可以依靠了。當時秦國是戰國七雄裏面最弱小的國家,而且離魏國最近,魏國、趙國和南韓如果齊心協力去打秦國,瓜分掉秦國的土地,彼此的實力至少增長一倍,可惜三個國家彼此內訌內耗,最後除了趙國成為強國,韓魏兩國都淪為了二流國家。

所以,真正的智慧、真正的大道很簡單,而且離我們很近,我們基本上不費力就能得到它們。但是就因為我們想得太多太復雜,所以越是努力地去追尋它們,它們就越是離我們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