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依山看荃灣,帽山青青無顏改。我問滄海何時老,清風問我幾時閑。不是閑人閑不得,能閑必非等閑人。
這是一首「六句詩」,別以為詩人沒有寫完,格式如此不算出錯。前四句按照七言絕句的格律進行創作,後兩句總結提煉詩人的觀點態度。相較而言,五言六句詩常見一些,七言六句很少有「出圈」的作品。
這首詩名為【怡然觀海】,是元代高克恭的作品。沒錯,就是那個元代大畫家,人稱「高房山」的高克恭。他不是漢人,但詩文書畫樣樣精通,在元代畫壇和趙子昂齊名。他喜歡畫煙雲彌散、風雨交織、雲收雨散的山水景色,後人用「神超韻勝」形容他的藝術風格。高克恭是文人,是畫家,也是一名官員,擔任過刑部尚書、大中大夫等職。他在官場口碑極好,可謂人品、詩品、畫品樣樣俱佳。
這首詩寫的是人生感悟,讀後就能理解為何一個官員在藝術創作上能夠取得偌大的成就。據考證這是他早期作品,寫詩的時候帶有一股青年人特有的銳氣,同時由於文化修養深厚敘事抒情毫不急躁。
高克恭青年時在山中讀書,詩中提到的「荃灣」是一處淺灣的意思。山中讀書,書齋依山傍水,每天看山水景色沒有覺得有什麽太大變化。草木青青,景色引人入勝,高克恭忍不住問大海,什麽時候才會老去啊?大海沒有回復他,耳畔清風問他,什麽時候才能享受悠閑時光啊?
他用了擬人手法,把滄海、清風當成身邊好友。高克恭苦讀是為了實作理想,謀求好前程。有了明確目標,他不覺得讀書辛苦。看上去每天按部就班,沒有任何實質性變化。青山不老,草木不改顏色,高克恭的生活有意思嗎?他問滄海,清風問他,問題的核心是一致的。都在思考每天非要讀書嗎,就不能珍惜眼前美景在山水間尋找快樂嗎?
高克恭用兩句詩回答了這個問題。想要出人頭地,就不能當過閑人。想要遊山玩水,可以等實作理想之後。沒必要糾結苦不苦、累不累的問題,更不必糾結眼前美景沒有親身探尋。美景不會變化,但年齡會慢慢衰老,不珍惜大好年華,終將碌碌無為。
看明白了這層意思才發現,高克恭骨子裏是個好學之人。怪不得他可以在多個領域發出光彩,想要成功、實作理想,要付出實際行動。他透過問答的形式,讓說教顯得不再生硬。他用擬人手法,讓勸學這個嚴肅主題顯得生動有趣。他結合自己的經歷闡述道理,讓人覺得真實可信。
看來一個有才華的人,總會有散發魅力的時刻。高克恭年紀輕輕就能領悟人生意義,怪不得可以成功呢。當然了,身份帶來的助力不可視而不見,但和他身份相似的人又有幾位成功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