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佛教東傳與鄴城佛教初興:中國首座佛造像博物館

2024-01-11國風

鄴城考古博物館,位於邯鄲市臨漳縣鄴城鎮顯王村村北,是由佛造像博物館更名而成,是中國首座佛造像專題博物館。鄴城,位於河北邯鄲臨漳縣,有「三國故地,六朝古都」之稱。

鄴城考古博物館展出的文物多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現的規模最大的佛教造像埋葬坑——2012年鄴城遺址北吳莊佛造像埋藏坑出土佛造像等鄴城遺址考古文物,是近半個世紀以來三次佛教考古重大發現之一,出土文物2985件(塊),時代跨越北魏、東魏、北齊、隋和唐代,北魏譚副造釋迦像、北齊覆缽塔、彩繪立佛及隋唐時期佛造像等精美絕倫,藝術價值極高,非常珍貴,為研究北朝晚期至隋唐時期鄴城地區佛造像的類別和題材提供了可靠的標本。

博物館一樓大廳的正中央,是博物館館藏重器——北齊覆缽塔。殘高100.1厘米,底座寬52、高21.7、厚47.2-54.2厘米。白石質,單體圓雕覆缽塔,通體彩繪貼金。

石塔分為底座、塔身、覆缽和塔剎四部份,其中塔身四面開龕造像,分別雕造三佛一菩薩,根據北朝後期鄴城地區三佛組合的銘文記錄,很可能是釋迦、彌勒和彌陀的三尊像,菩薩可能是觀世音菩薩。塔頂為覆缽,底座正面浮雕雙獅、力士和博山爐,兩側和背面分別雕造神王、比丘和伎樂。

北齊覆缽塔背後是「鄴城遺址及周邊佛教遺跡分布圖」。以鄴城出土的佛教遺跡、造像「展示佛教文明東漸時代之鄴城,詮釋中華古代文化傳承之脈絡」。

佛教起源於公元前6至5世紀的古印度,由釋迦族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立,最初流行於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帶。孔雀王朝時期,阿育王奉佛教為國教,廣建佛塔,刻敕令和教諭與摩崖和石柱,從此流傳南亞次大陸的很多地區,逐漸成為世界性宗教。大約在公元前後的漢代,佛教傳入中國內地。歷經三國兩晉十六國時期的發展,至南北朝時期得以廣泛傳播於全國各地。

伴隨著佛教思想的發展和對佛教經典闡釋的不同,這一時期開始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學派。降及隋唐,判教立宗成為中國佛教發展的主流,先後形成了毗曇、成實、三論、地論、攝論、涅槃、凈土、禪、律、天台、華嚴、法相、密宗等十三宗。宋代以後,佛教與中國傳統的儒學和道家思想相互融合,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佛教體系。

大約在2世紀末,佛教從中國傳入越南。4世紀後半葉佛教由中國傳入高句麗和北韓半島。6世紀中期,佛教經北韓傳入日本,隋唐以後,日本向中國派出了大批留學僧,中國佛教的主要宗派相繼傳入日本,此後一直成為日本的主要宗教。當今佛教已成為東方文明的重要象征和文化標誌之一。

漢晉十六國、佛教與鄴城:鄴城地處京冀魯豫四省交界,扼華北平原南北交通之要道。史載春秋時期齊桓公在此築城,始稱為鄴。東漢以後,成為古河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歷為曹魏(213-220年)、後趙(335-350年)、冉魏(350-352年)、前燕(357-370年)、東魏(534-550年)和北齊(550-577年)六朝國都,也是十六國以來中原北方地區佛教傳播、發展的肇始之地。

佛教東傳與鄴城佛教初興:佛教自東漢初年傳入中土,就在與中國傳統文化和宗教禮儀觀念不斷磨合中緩慢發展。鄴下佛教初興於十六國時期,值此中原北方戰亂頻仍、社會動蕩之際,西域高僧佛祖圖澄來到河北,以其德行及神儀之術為後趙石勒信服禮敬,尊稱為大和尚,凡事必咨而後行。佛圖澄借此勸誡石勒憫念蒼生、多行仁政,中原士民受益良多,官宦士族及各族百姓由是奉佛者日眾。

「大趙萬歲光作浮圖」瓦當

譚副造釋迦像(北魏中後期)

譚副造釋迦像(背面)

釋道安及同門弟子傳播佛道。釋道安出生於今河北正定,本姓衛,十二歲出家,受「具足戒」後,二十四至鄴城,成為佛圖澄的弟子。他博學多才,著錄頗豐,門下弟子遍布天下,並創立僧團儀式、行規、禮懺等儀軌,成為中國早期佛教發展關鍵性人物。

北魏佛教與鄴城。北魏定鼎河洛,中原北方地區佛法大盛,河北各地建寺立塔,譯經註疏常見於史載。歷代北魏皇室不僅在鄴下大度僧尼,並先後建造宗正寺、安養寺和大覺寺等佛教寺院,北魏孝文帝更曾在鄴城修建宮殿,並一度考慮遷都於此,使鄴城在北魏一朝仍為河北佛法重鎮。

北魏建國之初,對佛教知之甚少。天興元年(398年),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開始營建寺塔,剃度僧尼,此為北魏官方奉佛之始。太延五年(439年),太武帝拓跋燾滅北京,統一中原北方,盡遷涼州僧尼及工匠至平城,北魏佛教由此大盛,五世紀中期開創的「雲岡模式」對中原北方地區的造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張雄造觀世音像(北魏永平三年510年)

劉伯陽造釋迦像(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

劉青虎造像(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

帝後禮佛圖

坐佛三尊像(北魏)

北魏晚期鄴城造像藝術。公元494年,北魏遷都洛陽,在都城南十四公裏處伊河兩岸之龍門山開鑿了龍門石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建造於公元500年前後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等。北魏晚期造像樣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其典型特征是「褒衣博帶」、「秀骨清像」式造型的出現。這是在孝文帝全面中文化政策的背景下,模仿南朝士大夫服飾及佛像造型而出現的新樣式,繼「雲岡模式」後在中原北方地區廣泛流傳。

雙龕狀造像碑(北魏晚期)

立佛三尊像(北魏)

仵興造釋迦定光無量壽像(北魏永安二年·529年)

智賓造釋迦像(北魏熙平二年·517年)

造像碑(北魏)

鄧法念造觀世音像(北魏武泰元年·528年)

觀世音三尊像(北魏)

鄧宣文造坐佛像(北魏正光二年·521年)

佛圖澄。早在四世紀前葉的十六國後趙時期,西域高僧佛圖澄就在河北一帶弘揚佛法,並得到後趙皇室的極度尊崇,由是「中州胡晉略皆奉佛」,佛寺塔廟在各地紛紛興建起來。佛圖澄在河北弘法期間,常隨弟子數以百計,前後門徒超過萬人,所歷州郡建寺八百九十三所,竺佛洞、須菩提等數十高僧,不遠萬裏從天竺,康居追隨聞法,海內名僧釋道安、竺法雅也跨關渡河前來受教。

蓮座(北齊)。

鄴城佛學發展與傳播。公元348年,佛圖澄去世後,道安成為鄴下事實上的佛教領袖。此時中原北方地區烽火連月,後趙內亂不已,冉魏、前燕先後占據鄴都。為躲避戰爭和災荒,道安率同門弟子在鄴城周邊四處遷移。公元365年,為避前燕擄掠,道安率眾四百余人南遷,鄴都僧眾由是廣布大江南北,他們整理經籍,確立戒規,廣修寺舍,講經說法,鄴下佛學始得傳承並弘揚廣大。

背屏殘塊(北齊)

北魏石窟與金銅造像。北魏建都之初,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開始實施國家力量推行佛教的政策。公元五世紀中葉,沙門統(最高僧官)曇曜主持開鑿了著名的雲岡石窟、其中最為壯觀的是摹仿北魏五個帝王的形象建立的護法窟,反映了當時流行的「帝王即為當世如來」的思想。雲岡早期造像具有犍陀羅和印度笈多造像的特征,其樣式對中原北方地區佛教造像風格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被譽為「雲岡模式」。

佛三尊像(北齊)

伴隨佛教的發展與傳播、佛教造像逐漸廣泛流行。除了作為主尊安置在寺院、殿堂及石窟之中,為僧俗信眾禮拜供養之外,古人還常常以金屬或各類石、木鑄造或鐫刻佛像,為生者、亡親或己身祈福,與寫經、造寺、建塔等具有同等功德。

菩薩三尊像(北齊)

鄴城周邊佛教遺跡與北吳莊佛教造像埋葬坑。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鄴城遺址範圍內的臨漳縣渙山村、井龍村、鄴鎮村、馬辛莊、河圖村、義城村、上柳村、板屯村、東太平村及磁縣南白道村等地就已陸續出土了一定數量的佛教造像,其中不乏一些小規模的集中發現,出土品以中小型的白石造像為主,也有少量金銅佛像,有不少是精美絕倫的藝術珍品。這些零散出土的佛教造像為我們探索鄴城佛教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線索。

菩薩頭像(北齊)

倚坐佛(北齊)

佛三尊像(北齊)

2012年春節期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聯合組成的鄴城考古隊,在鄴城遺址東郭區內搶救發掘了一處佛教造像埋葬坑遺跡。埋葬坑位於臨漳縣習文鄉北吳莊北地的河灘內,是一個專門埋藏佛教造像的不規則方形土坑,邊長約3.3米、深1.5米左右。

發掘出土佛教造像編號共計2895件(塊),另有造像碎片3000余塊。經整理研究發現,出土造像絕大多數是白石質,少數為青石質,其中有題記的造像約300件,時代主要集中於東魏北齊時期,另有少量北魏和唐代造像。此次發現是中國佛教考古最重要的收獲之一,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菩薩軀幹(北齊)

貼金佛頭出土狀況

(未完待續——東魏鄴城佛教)

2023-10-04

感謝您的關註與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