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陶淵明五十歲寫下【遊斜川】,存世僅此一首山水詩卻開山水詩先河

2024-01-13國風

陶淵明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田園詩人,被譽為「田園詩派鼻祖」,後世的人們認識陶淵明多是從他的【桃花源記】開始的。

其實,陶淵明是一座文化的寶藏,他的田園詩自不待說,他酷愛飲酒,寫了許多關於飲酒的詩,為人們津津樂道。

陶淵明不僅寫田園詩,也寫其他題材的詩,還寫辭賦、記傳等。

生逢亂世,謀生不易,陶淵明二十歲開始遊宦,到五十四歲時徹底歸隱,期間三十余年,經歷世間困苦,生死離別,冷暖自知。

陶淵明五十歲時還在桓玄幕下當差,這一年他回尋陽家中過年,正月五日和三五鄰居同遊斜川,寫下了【遊斜川】詩並序,這是其存世125首詩作中唯一的一首山水詩,卻開了山水詩的先河。

許多人並不知道這首詩,因此,我抄錄下來:

序: 辛醜正月五日,天氣澄和,風物閑美。與二三鄰曲,同遊斜川。臨長流,望曾誠,魴鯉躍鱗於將夕,水鷗乘和以翻飛。彼南阜者,名實舊矣,不復乃為嗟嘆。若夫層城,傍無依接,獨秀中臯,遙想靈山,有愛嘉名。欣對不足,共爾賦詩。悲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各疏年紀鄉裏,以記其時日。

詩: 開歲倏五十,吾生行歸休。念之動中懷,及辰為茲遊。

氣和天惟澄,班坐依遠流。弱湍馳文魴,閑谷矯鳴鷗。

迥澤散遊目,緬然睇曾丘。雖微九重秀,顧瞻無匹儔。

提壺接賓侶,引滿更獻酬。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中觴縱遙情,忘彼千載憂。且極今朝樂,明日非所求。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抄錄【遊斜川】及序,是因為它是陶淵明存世唯一的一首山水詩。

陶淵明的這首【遊斜川】,首尾感嘆歲月之易逝,中間描寫山水景物。有人說,陶淵明斜川之遊模仿王羲之蘭陵之遊而作【遊斜川】。這沒有什麽奇怪的,古已有之,今亦有之,各記其景,各表其情,如此而已。

但陶淵明的【遊斜川】上承玄言詩之山水描寫,下開謝靈運山水詩之先河,其意義非同小可。

讓人感覺奇怪的是,陶淵明為後世留下了那麽多田園詩,為什麽存世山水詩卻僅此一首【遊斜川】呢?

我猜想,可能有這麽幾個原因:

隱居前忙於生計,沒有機會和心情。陶淵明二十歲開始遊宦,以謀生路。但仕途並不順利,三十多年間,做過州祭酒、參軍、彭澤令等小官,期間要麽做些身不由己的差事,要麽閑居在家,日子過得一點也不暢快,哪有機會遊山玩水,估計也沒有寄情山水的雅興,山水詩自然沒的寫。

隱居後躬耕隴畝,目光所及都是田園風物。陶淵明五十四歲時撂下一句「我豈能為五鬥米折腰向鄉裏小兒」,解綬去職,離開彭澤,歸隱田園。田園生活既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難堪,也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苦樂參半,更多的是「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之後的欣慰。這個階段,田園成了陶詩的主題,至於山水,那可能是詩人心中的遠方了。

或許,陶淵明不止寫了【遊斜川】這一首山水詩,只不過由於各種原因沒有流傳下來,果如此,那是另一種遺憾。

(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致謝!)

文化隨筆

文|褚延鋒

壹點號儲己圖文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套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