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常常看到關於佛學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爭論,結果到底如何?

2024-01-01國風

佛學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應大致了解一下什麽是唯物,什麽又是唯心,以及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什麽。

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有兩個:

一是存在和思維哪一個是本源?這是第一性問題。把對存在和思維哪個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作為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兩大基本哲學派別的標準。

主張物質或存在是第一性的,意識或精神是第二性的,屬於唯物主義陣營。

主張精神或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或存在是第二性的,屬於唯心主義陣營。

二是存在和思維有無同一性,即:世界可否為人所認識、思維能否正確地反映存在。

認為世界是可以被認知的,而至今尚未被完全認知只是因為人類自身局限性導致的,但隨著技術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完全認識世界是必然。持這一觀點的多數為唯物主義者。

認為世界是不能被認知的或不能被完全認知,對於某些部份或某些層面,人類是永遠無法知道其真相的。持這一觀點的多數為唯心主義者。

第一個問題被稱為「本體論」,第二個問題被稱為「認識論」,這兩個問題就是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

雖然是兩個問題,但這兩個問題並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

一方面本體論是認識論的前提和出發點,認識論總是滲透和貫穿著本體論,認識論是不能脫離本體論的,認識論以本體論作為指導。

另一方面本體論也不可能離開認識論而存在,對本體論的回答本身就是認識的結果。在認識的過程中,找到回答本體論問題的更多依據。本體論以認識論作為支撐。

以上就是關於哲學研究的兩個基本問題以及它們之間有著怎樣的聯系的簡要介紹。下面就從這個兩個「基本問題」來談談佛學的相應觀點。

佛學的本體論:

佛學對於存在的來源定義全部包含在「緣起論」中。

【中阿含經】中有雲:「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此滅則彼滅」。

這就是對於「緣起」的定義,一切事物非憑空而有,不能「無緣無故」的存在,必須依靠種種因緣條件支撐才能成立,一旦組成的因緣散失,此存在將消散,而轉換為其他形式的存在。比如:

讀者之所以能看到這篇文章,取決於他們的喜好以及愛刷頭條的行為,筆者所寫的文章及相關內容,以及頭條這個連結平台的存在。以上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都將使得這篇文章無法呈現在讀者面前。

要相信,看似無意、偶然的翻翻,能看到這篇文章實屬是必然的,在眾緣支撐下,這並不是主動有所選擇的結果,而是必然的結果。

再比如:

我手中正在喝的這杯茶,必須依賴於茶葉、開水、杯子等主要和次要條件,如果缺少任何條件,都得不到這杯茶。

所以,以「緣起論」的佛學觀點,不管是一種現象或是一件物品,它們的存在都不是由人的意誌決定的,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因」是主要的條件,緣是輔助的條件。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

如果按照哲學研究的第一個基本問題的判斷標準來看: 佛學的本體論是以存在為第一的,佛學的哲學體系屬於唯物主義。

「基於條件而存在」,緣起論展現了佛學「唯物」的一面,萬物無自性,沒有造物主,世界沒有至高無上的主宰。一切存在都是「被動」的,都是若幹條件下的產物。

佛學的認識論:

再來看看佛學的認識論如何。認識論涵蓋兩個問題:認識的本質及認識的可能性、認識世界的方法(或認識的實作)。

首先來看看「認識的本質及可能性」,即:佛學是怎麽來看待人對世界的認識的以及外界是否能被正確認知。對於人而言,有兩種存在:

一是「自在世界」,就是獨立於人之外的世界本來面目,客觀存在的世界。

二是「主觀世界」,人對世界的認知、感知的世界。

如果不與「自在世界」發生相互作用(觀察、研究、分析等),就無法對「自在世界」取得認知;但是,如果與「自在世界」發生相互作用,認識到的就不再是「自在世界」本身,而是被認知主體(人的認知)汙染後的「主觀世界」。

「只要人類與世界發生互動,對於人類而言,自在世界就不存在了,人類得到的世界就是自在世界在人類認知中的投影而已。」

隨著人類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對「自在世界」的認知幹擾就會越來越大。使得人們根本無法分清楚「主觀世界」中哪些來自認識客體,哪些來自認識主體。因為隨著認知的深入,人這個認知主體在認知過程中帶來的幹擾就越來越大了。

對於普通人而言,「主觀世界」才是真實的,因為那個「自在世界」是在「自身之外」的。在這裏不得不提起王陽明的那句名言:

「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人在認知世界的過程中存在一個兩難的問題:

沒有進入人「心」裏的世界雖然真實,但對人自身來說其實就不存在,因為存在於人之外。當外物進入人「心」後,對於人來說外物存在了,但卻是以「主觀世界」的相而存在著。

「自在世界真實但不可得,主觀世界可得卻是假相。」

在【金剛經】中就如是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相」即「自在世界」在人心中的投影,也即: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都是主觀的,都不是「自在世界」的本來面目。

再比如【心經】中這樣說:

「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色受想行識」五蘊都是人在認知客觀世界中產生的「相」,都是因為人的介入才產生的,並非那個真實存在的「自在世界」的完全寫照。

那「自在世界」的本來面目是什麽呢?「空相」:緣聚則生、緣散則滅的無自性的暫時存在。

至於是什麽樣的存在,就是當下的「自在世界」本身,可以是任何現象或事物,但就不是人所認知的那個樣字。

無論是【金剛經】還是【心經】都在否定「人的認知」,認為只要摻雜人的認知,就得不到世界的真相了。既然獨立於人之外的才是真相,每當人介入之後僅僅得到的是人的認知,那麽也可以說人對於外界的認知是「不可得」的。

從這個角度出發,佛學的認識論是屬於唯心的,人的認識都是脫離客觀存在的主觀認知,不是真相。

正因為有了以上的認識論,所以佛學才提出了「認識世界」的方法,即:應無所住。【金剛經】中有雲: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脫離任何人的概念與見解,無我無相,方能洞見世界的真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這句話的前半句說的是認識的本質,後半句就是認識的實踐方法了。但是,這句話的前半句同樣是「相」,是認知的結果,在道出認識本質的同時又否定了自己。

如果你承認「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麽你可以否定一切人類的認知,包括這句話本身。

其實不僅僅是認識論,包括緣起論的「本體論」都是人類認識世界的結果,這些都是暫時正確的「相」而已。這也間接在說,世界是「不可知」的。

但是,「不可知」並不等於暫時的「相」、人類的認知沒有意義。否則一切哲學都違背了「認識世界,適應世界,改造世界,服務自己」的初衷。

任何認識都是「暫時正確」,也就是說,不管是本體還是認識,都還是個「迷」!

但這並不影響這種有限認知在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中發揮的作用,比如對宇宙的認知: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到現在對宇宙半徑的認知,宇宙全像投影的認知等等,最終奠定了對宇宙認知的基礎,甚至延伸出了研究宇宙的專業科學,這都是向實證本體邁進了一步。」

為了認知這個宇宙,發明了放大鏡、望遠鏡、天文望遠鏡、射電望遠鏡等等,這些都提高了探索宇宙的能力,認知未知的能力得到改善。這都是有限認知帶來的推動作用。

人的認知總是有局限的,但正因為有局限才會有進步,很多重大發現都是在預先假定一個結論,再在「證」的過程中不斷得到新的認知。

如果認為「不可知」就放棄對未知的探索,這並不是人類的天性。佛學也並不是談「空」、行「空」的,相反的是,佛學的實踐已遠超任何哲學,或者說佛學並不屬於「哲學」的範疇。

佛陀自始至終都沒有把自己親見的真相當成知識、學問、哲學來傳授,而是一種脫離思維的實踐行為。

從一開始他就知道,真相是「不可知」的,不可思辨、不可推論,而當下的存在就是對真相最貼切、最恰當的表達,多一分描述都是畫蛇添足。因此,佛陀的教導都是怎麽讓人心回歸到當下存在之中,而不是陷入思維與推理之中。

從個角度來看,關於「佛學是唯物的還是唯心?」的探討本身就已經偏離了佛陀的正道了,脫離當下存在而陷入理性的思辨之中。在佛陀看來,從來就沒有什麽唯物或唯心之分。

但正如前述所說,「真相不可知」才是真相,當然所說的任何東西都不是真相。如果因為所說的、所見的、所悟的都不是真相,就不再想、不再說、不再思、不再做了,豈不是又陷入執「空」的一端?

不要思慮,把心專註於當下,不要脫離當下,就是回歸真相,至於真相是什麽已不再重要了。

衷心的感謝您的閱讀,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