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一切皆空」的「空」是什麽?從這兩個角度出發才能真正理解

2024-04-02國風

編輯丨楊宏

作者簡介:

橈哲,獨立學者。10余年來,致力於東嶽哲學的革新、研究、傳播和發展。

著有原創哲學理論:「外在生存結構論」、「群團化分工論」;【三大起源通論】(含生命起源、意識起源、社會起源);心理學基礎理論【狹義心理學】、【物演人格論】;哲學通史【物演哲學史】;美學基礎理論【物演美學論】。

佛學「一切皆空」的「空」指的是什麽?

很多人喜歡佛學、研究佛學,但是對佛學最核心的理論「緣起性空」卻理解不是非常深刻,甚至出現了很多誤解,甚至錯誤的理解為「一切皆空」,萬物都不是真實存在,還會覺得這個世界都是虛幻的。

但佛學中的「空」真的是這樣嗎?

佛學中什麽是真正的「空」?

還有,佛學中的「空」就一定對?

現在,我們用最前沿的物演思想來試圖為大家重新闡釋佛學中的「空」。

首先,先來看佛學中的「空」要如何理解。要知道, 將自然萬物作為物件而言,物件要麽指向精神存在,要麽指向客觀存在 。而「空」所指謂的物件除此之外也就沒有其他。

所以,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

第一個角度是「精神存在」,就是任何人所「認識」到的自然萬物,都是我們精神的產物,是我們精神中的存在;

第二個角度是「客觀存在」,就是拋開整體的精神,自然萬物本身,而佛學中認為的客觀存在因為在不斷流變,所以就是「空」。

先來看第一個角度,所謂「精神存在」可以理解為人類透過「五感」所形成對「外物」的認識。

譬如,對「物件」形成的觸覺是100多種iron channel和gpc 2的蛋白質作為介質;對「物件」形成的「嗅覺」是400種左右的嗅覺受體蛋白和受體來達成與「外物」的結合;味覺憑借的是透過幾十種離子通道蛋白和受體來達成與「外物」的結合;然後是視聽中的存在,是視覺系統將物件反射出雜亂光波中400-700納米波長的光波處理成對應的「亮」,然後色覺是將這些波段處理成7種具體的顏色;而聽覺則是聽覺系統則是將物件釋放出的雜亂機械振動波中的16~20000赫茲波長的振動波處理成「秩序的錯覺」。

所以,人類對「外物」的認識都是基於「五感」達成,是我們的感覺系統扭曲了或模擬「外物」本身,最終形成我們對「外物」的認識,此謂之「精神中的存在」,是完全被主體的感知系統所規定的,不同的感知系統達成對「外物」的認識也就不一樣。

那麽,站在這個角度來看,除了那個「模擬結果」是「空」之外,無論是感知載體,還是客觀存在本身,都必然是存在的,而不是純粹的空。

因為,倘若無感知載體,或客觀存在本身不存在,那又怎麽可能會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存在」。

所以,就精神存在的角度而言,「空」僅僅是「精神存在」本身可以視為一種無實物的「空」,因為「精神存在」更多是一種「神經生理反應」或是「視聽影像」,從這個角度而言,佛學中說的「空」是成立的。

再看,第二個角度是「客觀存在」。

要知道,無論是西方哲學、道家思想、佛學思想,其追究根本,都是為了解決「一切皆在流變」這一根本問題。

而佛學提出的觀點則是認為, 既然一切萬物皆在流變,那麽就沒有什麽「存在」是真正的存在 ,此為「空」的根本指向。

簡單說,就是一切客觀存在都在不斷流變,那麽一切客觀存在就都是「空」,畢竟會一直流變。而這也才算佛學中「空」的真正內涵,只不過這種內涵是有偏差的,是錯誤的。

而既往理解的「空」則是認為,「空」並不是沒有事物,而是沒有「本質」。或者說,外在的事物本來就是無意義和本質的,所有的本質和意義,都是人主觀賦予的。

這種解讀其實和第一種解讀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都是基於不同程度的主觀精神對「存在」的理解或定義,只是說「五感」是從固有的感知載體本身來模擬或構建「外物」,而理性則是從更為復雜的認知來構建外物,本質一樣。

綜上所述,佛學中所說的「空」基本指向的是「精神存在」,就是一個人對萬事萬物的理解,皆由其「心生」,當主體自身的認知或感知發生了改變,其形成的「精神存在」也就對應發生變化,這當然可以說成是一類「空」,基於這個角度的「空」是成立的。

但同時也要知道,盡管包括人類感知載體在內的一切「客觀存在」,盡管都在不斷發生流變,但這並不意味著「客觀存在」本身就是不存在的,它只是從一種存在形態轉化為了另一種存在形態而已,所以 客觀存在絕不是空,從這個角度去認識「空」,就一定是錯誤的

基於「物演思想」重新解讀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