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張旭:酒鬼中的酒仙

2024-06-18國風

杜甫有一首詩叫【飲中八仙歌】,此詩是杜甫初至長安時跟汝陽王李琎交往時,即興所作的一首詩。

那時候的杜甫和汝陽王李琎都好飲酒,因此杜甫常陪汝陽王宴飲賞遊,汝陽王的座上賓也是一群「嗜酒如命」的酒鬼,這些酒鬼,杜甫都熟識。

有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吳中四名士」之一的賀知章,「書法大家」張旭等等。

這些「酒鬼」喝醉酒後的醉態各有趣味,比如詩的開篇說「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張旭詩名不如李白和賀知章,但卻是唐朝有名的書法家,擅長「草書」與另一名書法家懷素,並稱「顛張醉素」。

其書法「草書」的成之高,與李白的詩歌、裴旻的劍舞並稱唐朝「三絕」。

張旭生於公元(685)年,字伯高,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唐朝詩人兼書法大家。

在這裏先不說他的書法,就說說他的詩,有名的兩篇【桃花溪】和【山行留客】都為七言絕句。

桃花溪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詩題「桃花溪」是一個地名,位於湖南桃源縣桃源山下。此詩具體創作時間已不詳。

是張旭借陶淵明的【桃花源記】的意境而寫的一首寫景詩。

全詩構思精妙,畫意濃濃,開篇疊字引人入勝「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硯西畔問漁船」。「飛橋」高橋。

「石磯」水中突出的巖石、堆石、積石;「漁船」打魚的,垂釣的漁船。

深山野谷,煙霧繚繞,透過層層煙霧望去,溪橋隱隱飛現,似有若無,如入仙境。

起句寫遠景,次句由遠及近寫眼前景,水中露出的嶙峋巖石,如島如嶼(石磯)。

忽的見石畔旁邊有一漁船在溪上搖晃,詩人急上前去「問」漁船,這個「問」字為後面的尾句作了鋪墊。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盡日」整天,整日。「洞」指【桃花源記】中武陵漁人找到的洞口。

詩人身至如此美景之中,佇立在古老的石磯旁,看著溪上飄流不盡的桃花花瓣和漁船出神。

似乎把眼前的漁人當作當年曾經進入桃花源中的武陵漁人,欲問「洞在清溪何處邊」。

山行留客 】:

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

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全詩緊扣詩題「山中留客」。起句交待了留客的條件「山光物態弄春暉」。山裏的春光,充滿著無限生機,最適合踏青郊遊。

次句「莫為輕陰便擬歸」,是作者對客人的勸留之辭。

最後兩句「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前面勸留之詞詩人怕站不住腳。

又采取以退為進、欲擒故縱的進一步勸慰客人既來之,則安之,不要錯過美好春光,涉涉前行。

雨天遊山,要「沾衣」;晴天遊山,還是要「沾衣」,反正要沾衣,何不愉快地玩。

按理說晴天遊山,衣服哪能濕(沾衣)但因春天雨水充足,深山老林自有陽光照不到的地方。行到此處自會「沾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