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中國最大墓誌現身河北,是禁止出境的國寶文物,代表唐楷頂級水準

2024-01-03國風

碑刻墓誌是眾多書友重要的取法來源,「碑學」「帖學」兩者長期並存,晚清以前「帖學」一直占據主導地位。隨著清代中期金石學派發展,「碑學」的風頭越來越盛,並在乾嘉兩朝壓過「帖學」,迎來了自己的全盛期。此後有所成就的大書法家,幾乎都受到了古代碑刻書風的影響,如趙之謙、吳昌碩、康有為、羅振玉等。

北碑、唐碑在「碑學史」上以數量、質素俱佳著稱。2023年評選出的【首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錄】中,共有1653通碑刻上榜,其中南北朝、唐代共上榜638塊,遠勝其他朝代。在中國數以萬計的碑刻中,尺寸最大、刻字最多的是【何弘敬墓誌銘】。

此墓誌現存於河北邯鄲市,何弘敬墓誌銘為中國現今出土墓誌銘中最大唐代墓誌銘。【何弘敬墓誌】由誌蓋、誌石兩部份組成,青石質。誌蓋呈盝頂式,頂面邊長0.96至1米,底面邊長1.88至1.96米,厚0.88米。誌蓋中間刻有篆書「唐故魏博節度使檢校太尉兼中書令贈太師廬江何公墓誌銘」,共5行、25個字。篆法嫻熟,筆畫圓勻流利,結字修長而具姿態。

誌身呈正方形,長寬為1.95米、厚0.53米,以楷書鐫刻何弘敬生平大略,共計60行、3800余字,單字大小約2.5厘米。【何弘敬墓誌】誌文字數之多、全碑規模之大、雕刻之精良,甚至勝過皇陵帝王碑刻,被譽為「天下第一墓誌」。

此墓誌約立於唐鹹通七年(866年),此時的大唐已經日薄西山了,地方節度使割據一方、擁兵自重,絲毫不把朝廷放在眼裏,【何弘敬墓誌】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何弘敬身為魏博節度使,還擔任金吾衛大將軍,享受開府儀同三司待遇。等級森嚴的唐代碑誌規格他壓根不放在眼裏。

也正是這顯赫的身份,讓銘文的書寫者和刻工一絲不茍、不敢怠慢,留給了世人一座頂級的唐楷大作。篆書部份筆法嫻熟,用筆勻整圓轉,結字奇巧縱長,將秦篆和唐篆完美融合。而楷書部份則是融合百家之長,字字精彩。它從「元氏墓誌」、隋碑、歐褚中取法。筆畫提按分明、瘦勁峭拔,用筆簡潔而自然,向右上斜勢,收筆圓、尖交替。

【何弘敬墓誌】勾挑短小有力,波磔舒展,與【董美人墓誌】頗為相似。結字平中寓險、四面開張,平穩而不失靈巧,即使相同的字多次出現,也無寫法上的雷同。其中「九」字取法於【九成宮】,「之」字則學【蘭亭序】。縱觀【何弘敬墓誌】,會發現它的豎畫、平捺,結字之方圓變化,都頗有【虞恭公碑】風采。而在結字的清秀伶俐上,又有褚遂良【雁塔聖教序】的痕跡。

【何弘敬墓誌】既有北碑的剛健、南帖的神韻,又有唐楷的嚴謹,融諸家筆法,內涵豐富、氣象莊嚴,代表了唐楷的頂級水準,是一件禁止出境展覽的國寶級文物。

大家對此有何評價,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