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古人也喜歡美白,講講古人美白的故事

2024-07-07國風

現代人喜歡美白,其實這種喜好源於古代。【墨子】中記載,「禹造粉。」禹,就是治水的大禹;粉,就是美白用品。古人敷粉美白始於何時已經很難考證了,總之歷史相當久遠。在很多古籍中都有相關介紹。【韓非子】中記載,「(毛嬙西施)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毛嬙和西施都是春秋時期的大美女,她們用香脂粉黛修飾容貌,化妝後的效果令人驚艷。

【墨子】【韓非子】中提到的粉到底是什麽材質,還沒有定論。有人說是鉛粉,但是考慮到春秋時期的冶煉技術,還無法提純鉛,更不用說制作鉛粉了。不過,在兩漢魏晉的古籍中,卻說古人用的就是鉛粉。晉代張華寫過一本書叫【博物誌】,記載了商紂王燒鉛錫制作美白粉的故事。古人不知道鉛有毒,只知道美白效果出奇的好。哪怕【博物誌】中的記載缺乏科學考證,也能證明早在晉代人們已經知道如何進行美白了。

粉,最早的意思是敷面、美化容貌的用品。有人根據【說文解字】中解釋,猜測先秦時期的美白粉從稻谷中提取,純天然零添加。到了兩漢魏晉時期,隨著金屬冶煉技術的提高,才有了鉛粉。關於鉛粉的出現,史學家普遍認為和煉丹術有關。術士在煉丹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鉛粉,一看可以美白,於是在貴族間風靡一時。【洛神賦】中就有「鉛華弗禦」的說法,形容女子天生麗質,想要妝扮一番才發現沒有需要美化的地方。

古人崇尚膚白,民間俗語一白遮三醜,就是延續了古人的審美喜好。在農耕社會中,大部份人臉龐黝黑,突然出現了一個皮膚白皙透亮的人,第一感覺是與眾不同。然後有了艷羨心理,進而有了向往的心態。

到了隋唐時期,單純美白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除了敷粉美白,還要施朱,於是出現了一個成語叫塗脂抹粉。唐代貴族女性額頭要裝飾花鈿,還要進行 妝靨。 妝靨 又叫面靨,在臉頰酒窩處畫出紅色月牙狀紋飾,或者畫上兩個胭脂紅的圓點。也許現代人不理解這樣的妝容,但對唐代女子而言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至於紅色來源有三種,分別來自動物、植物、礦物。

臉上又白又紅,這樣的審美高級嗎?審美具有時代特征,唐代貴族生活優渥,大多身材圓潤。想象一下,一張大圓臉敷上白粉,的確很難讓人感受到美。在大白臉上進行適當修飾,塗抹紅色,馬上變得立體豐盈起來。前後對比,變美了許多。

不要以為只有古代女子敷粉美白,很多男子也會敷粉,並認為這能代表身份地位。【漢書】【後漢書】中都有相關記載,知名度最高的一則故事出現在【世說新語】中。三國時期,曹魏有個大臣叫何晏,儀表堂堂風流瀟灑。 魏文帝懷疑他偷偷敷粉美白,大夏天讓他喝熱湯。何晏大汗淋漓,臉龐依舊白皙。從這個故事就能看出,男子美白也能讓人接受。

時值夏日,紫外線強烈,趕緊註意防曬啊。哪怕是男士也不要不好意思,畢竟古人對美白的癡迷和性別無關。

拓展閱讀

先秦時期女子如何表達愛意,這首古詩告訴你
他夾在了理想與現實之間深感無力,陳克【臨江仙】
此恨不關風與月,歐陽修【玉樓春】
面對理想與現實,曾鞏寫了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