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三期專案 |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

2024-06-14文化

鳥瞰圖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三期是為了紀念1945年日軍在南京投降,突出抗戰勝利這一主題,表達無盡的勝利和緬懷。

【延續與個性】

紀念是一個城市記憶的延續。「斷刀、紀念廣場、死亡之庭、祭祀院落、和平公園」。 開啟了紀念館完整的敘事篇章,它是南京重要的城市記憶。

勝利之墻航拍

三期作為紀念館的擴建工程,不僅補充了城市功能,延伸了遊客流線,凸顯了不同主題的情感氛圍,也延伸了城市記憶。拓展篇主要講述抗戰的艱辛歷程、勝利的喜悅以及人類和平實作的美好願景。

勝利之墻

【綠色與生態】

方案的定位是和諧而不千篇一律。三期的形態與二期融為一體,以更加開放、包容、友善、自然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遮土建築減輕了對周圍城市建築和空間的壓力,曲線建築形態與綠樹青草柔和和諧。新館的立面依然延續灰色,這些裸露的混凝土柱面對城市空間,展現出新館的紀念性特征。

紀念廣場

場地中心是一個橢圓形的紀念廣場,象征著中國抗戰的勝利和「圓滿」的願景。整個建築呈現出樸素、柔和的形態,是一個融入城市生活的綠色公園。其中有一條「勝利之路」,象征著爭取勝利的鬥爭。紀念廣場周圍的土地微微隆起,形成半圍合的空間,結合綠樹遮擋部份城市,保證了廣場的安靜和私密性,也為公眾提供了一個休閑場所。人們可以休息、跑步、散步、漫步、交談和享受。

當需要舉行盛大的紀念活動時,整個橢圓形廣場可容納8000人。廣場北面有一個集會用的小講台。廣場三邊擡高坡地,使廣場更具向心性和凝聚力,坡地的擡高容納了商業和展覽空間。廣場的主要交通流線組織在廣場邊界和斜坡上,這裏設計了紀念景觀的獨特元素。

階梯講台

有韻律的柱廊

300名抗戰英雄的名字刻在拋光的黑色大理石上,矗立在遊人漫步的廣場一側。廣場西南側是城市的重要入口,下沈的廣場是為了使紀念廣場與城市道路保持一定的距離。拱橋的精心連線,使紀念廣場在空間上更加直接和凝聚。

清水混凝土立面

【復合與開放】

新館是一個功能復合開放的綜合體 ,除勝利紀念廣場、綠地公園外,還包含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紀念館、公交車站、社區車庫、單車車庫、商業配套設施、辦公等。場地北側和西側透過設定下沈庭院和坡道與地鐵、隧道及周邊城市空間連線,對周邊城市交通進行總體梳理和更新,有效完善和補充博物館參觀流線和交通組織,為城市提供便捷、開放、復合的空間節點。

開放和無障礙是新博物館的重要特點。當紀念館和新館關閉時,其他功能可以繼續提供社會服務。透過燈光的設計,廣場在白天和晚上呈現出不同的景色,成為一個公共的晝夜公園。

清水混凝土立面

建築灰空間

謙遜而柔和的形式是該專案最重要的表達。平緩的自然曲線、翠綠開闊的草地,使環境安靜、輕松,在表達紀念的同時,也為公眾提供了一個友好、輕松的休閑場所。

夜景鳥瞰圖

鳥瞰圖

在柔和的綠色襯托下,暗紅色的弧形勝利墻甚至清晰可見。勝利之墻采用深紅色銹板制作,更能凸顯歷史感和滄桑感。勝利之墻負一層延伸,墻體為三維曲面,透過鋼板分離和嵌入燈槽形成表面肌理,象征著中華民族「火之誕生」的歷史記憶,成為綠地廣場的主要景觀。勝利之墻的最高點是勝利火炬,在事件發生時,勝利火炬就會被點燃。

勝利之墻

新館立面采用清水混凝土一次澆註而成,素凈厚實的清水混凝土既能凸顯建築的紀念特色,又符合安靜祥和的建築氛圍。外立面的混凝土柱將陽光切割成條狀,形成無盡的韻律。柱廊下方是灰色的碎石地面,自然形成了與城市的緩沖,強化了建築記憶和場所感。

柔和的建築曲線

勝利墻後的坡道是通往勝利的道路,緩緩上升,透過弧形屋頂和變寬的坡道形成山谷的空間體驗,走到坡道頂部,是一個巨大的懸臂平台,空間陡然開闊。開明。在這裏人們可以俯瞰勝利廣場,象征著從黑暗走向光明的「勝利之路」。由「勝利之路」進入紀念館,一個橢圓錐體體量貫穿所有樓層,作為室內空間的核心,充當紀念館的序廳。體積提供了上下之間的接觸。柔和的自然光透過體量頂部的橢圓形天窗,營造出紀念館安靜的氛圍。

緩緩上升的勝利之路

擴建專案多方面體現生態和可持續理念,透過綠色屋頂、太陽能光伏、灰水回收、透水混凝土、下沈式花園和天井、煙囪效應等諸多低碳措施,打造出一座生態和可持續的建築豐碑。兼具建築氛圍和可持續理念。

序廳

三期擴建工程是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的補充和延續。它具有開放性、公開性、自然性、紀念性等特點。這裏是一個容納歷史記憶和現實生活、勝利喜悅和死亡哀傷的地方,人們可以在這裏緬懷、休息、放松、散步、玩耍。

總平面圖

一層平面圖

剖透檢視

剖透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