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從「風沙地」到「錦繡城」,聊城踏歌而行

2024-10-01文化

「九曲黃河萬裏沙,浪淘風簸自天涯。」歷史上,聊城經歷6次黃河改道,再加上引黃灌區留沙等方面因素,形成了大面積黃河故道沙化區,曾一度成為全省受風沙危害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無論是在新中國成立初期,還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75年來,聊城人民一直沒有停下防沙治沙的腳步,終於築起了一片綠海連天,風靜沙息,黃河安瀾。

聊城人順水而居、向水而生,世代暢享近水、親水、樂水的詩意生活。作為北方最大的城內湖,東昌湖像一枚翡翠遺落人間,惹人沈醉,但以前的東昌湖卻是一汪堿灘,滿目荒涼,當年前來視察的一位老領導曾遺憾地說:「東昌湖像位漂亮的大姑娘,可惜穿了身破衣裳。」聊城自1997年撤地設市以來,一直把對東昌湖和京杭運河聊城段的開發改造,列入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提升改造東昌湖、徒駭河等城市亮點的工程不斷開展,打造出「龍鳳戲珠、玉帶環城」的結構布局,讓江北水城這顆璀璨明珠熠熠生輝。

2015年,隨著信發集團7座涼水塔在一聲巨響中轟然倒地,聊城拿出鐵腕手段向環境汙染宣戰,還給人民綠色家園。城市是流動的詩畫,碧水藍天作點綴,不可或缺,如今在聊城,長在水裏,美在處處。水上古城環湖而居,古樸典雅;口袋公園推窗可見,平添趣意,樹木蔥蘢綠蔭遍地,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民生福祉穩步提升,幸福指數不斷提升,萬象更新,來日方長。山高路遠,止不住行者征程;春秋幾變,篆刻鯤鵬軌跡。75年滄桑巨變,時間的年輪上,刻印著這座城市敢於拼搏的勇敢,拔除窮根的堅毅和決戰決勝的豪邁。這座城市與代代人民在生生不息的奮鬥裏,在迎接新中國成立75周年的喜悅中,將再次掀開波瀾壯闊的發展新篇章,描繪綠色發展的美好新希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客戶端 田曉濤 陶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