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神、仙、妖、魔、精、怪的區別

2024-04-25文化

談到神仙妖怪就不得不談到神魔小說【西遊記】,小說裏就有許多神仙、妖怪。但是 按照古代神魔小說、誌怪小說的寫作邏輯, 如果細分的話,神、仙、妖、魔、精、怪還是有所差別的。

這其中「精」是歷史最為久遠的,「精」中又分出了「神」和「妖」。在遠古時期,科學不發達,原始人類無法對自然現象做出解釋,便對其賦予了神秘的元素,認為萬事萬物都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在管理、控制,這便是當時的「萬物有靈」崇拜。 先民認為,不僅人有靈魂,日月山河、樹木花鳥等無不具有靈魂。比如有老鼠的精靈、樹的精靈、石頭的精靈等等。而「精」就是大自然裏的東西,如動植物,或某種物質,或某種力量,有了人的樣子,有了某種力量,便是精靈,也就是精。葛洪在【抱樸子·登涉】說就是「萬物之老者,其精悉能假托人形,以眩惑人目而常試人。」也就是說,「萬物之老者」皆成「精」。而且「精」有個重要的特點就是人形。【古今韻會舉要·庚韻】稱「精,靈也「

這些「精」也有好有壞,對人類有益的就逐漸演變為「神」,對人類有危害的就演變為「妖」。如河水的精靈成了水神;雷的精靈成了雷神;風的精靈成了風神。就像【西遊記】中的火德星君就是「火之精」,太白金星是金星的精靈,稱為「太白之精」。

「妖」的界定的直接根源則是對人是否有害,通常植物成為「精」後,對人沒有傷害則稱為「樹精」「花精」等,老鼠、蛇之類的對人沒有危害的則是老鼠精、蛇精,害人了就成為鼠妖、蛇妖。「神」和「仙」變壞了也被稱為「妖神」「妖仙」,如孫悟空幹壞事的時候就是妖猴,被人尊敬了就成為神猴,所以「神」和「妖」是對立的存在。

「神」和「仙」雖然經常連用,但是二者還是有所區別,「神」是自然力量的管理者,雖然有著人的樣貌,但本質卻是非人類;仙則是透過「人」修煉而成,代表的是「人」的力量。如孫悟空拜師的仙人須菩提祖師,他所傳授的皆為成仙之法,哪怕最後能呼風喚雨,也是駕馭自然的力量,而不是管理自然的力量。但是, 仙有敕封,在天庭任職,便成為神。總之,神未受封前不一定是仙,受封後也不一定可轉變為仙。神失去了官職就不再是神。神有職位、職權與職責。同時一些歷史名人去世後,受人尊敬,立廟祭祀,敕封封號,許以職權也被稱為神。

總而言之,「精」來自大自然,「仙」來自人類;好的「精」演化為「神」,壞的「精」成了「妖」;任職的「仙」也成了「神」。

「怪」指的就是奇怪的東西,不一定好或者比一定壞,也不一定來自哪,就是不常見,怪異,反常的意思。妖、精、鬼都是反常、怪異、不常見的東西,所以也被稱為「妖怪」「鬼怪」「精怪」。

「魔」則比較特別,其並不是中國固有的詞,是漢代後隨佛教傳入中國的,是一個音譯詞,全稱為「魔羅」,意思是「殺者」「奪命者」,指奪取人的生命、妨礙善事的惡鬼惡神。 佛教把一切擾亂身心、破壞行善者和一切妨礙修行的心理活動均稱作「魔」。因此「魔」和「妖」有本質的不同。魔是產生於修道的行為中,他是專門來破壞修道之人的功德的。魔被賦予了「擾亂正法」的意義,和神、佛是相對抗的。「妖」是為了生存或危害人類,或與人類合作。而「魔」是破壞秩序的,它是個抽象的詞,是理想主義,只是他的理想與正(常)相反。如孫悟空占山為王的時期也只是被稱為「妖」,但是他大鬧天宮的時候就被稱為「魔」,玉帝召如來來降孫悟空時,如來說的便是「待我煉魔救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