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涼山彜族自治州的前世今生,西涼合並,峨邊、馬邊、米易分出。

2024-01-25文化

涼山的由來

「涼山」一名詞,最早出現在明朝,當時在今昭覺、美姑、雷波、金陽交界的古裏拉達地區設定的沙馬宣撫司曾有「威鎮涼山沙馬都督府」這樣連帶性稱謂。據清代編撰的【寧遠府誌】載:涼山以「群峰嵯峴、四時多寒」得名。

解放前雲南一帶稱涼山地區為「巴布涼山」。彜族自稱涼山地區為「斯普古夥」,譯為漢語:森林茂密的高寒地區。歷史上大小涼山——以黃茅埂為大小涼山分界,主峰海拔3961米,以西為大涼山,以東為小涼山。

黃茅埂,山高人為峰

據說,解放初在準備建涼山彜族自治區時,曾廣泛征求各方特別是涼山彜族的意見,是用「涼山」?還是「斯普古火」?最後根據多數人的意見,還是用「涼山」名。為此,真正用「涼山」作為政權建制名稱是從1952年在昭覺建立涼山彜族自治區(地級)開始,1955年根據憲法規定,改稱涼山彜族自治州。

涼山彜族自治州

若選用「斯普古夥」一詞,可能就沒有「涼山」那種荒涼意境了,但也少了「大涼山」的神秘霸氣感,【走出大涼山】也成了【走出斯普古夥了】了,患得患失吧。涼山經濟相對差一些,但深山峽谷裏藏有眾多美景,我們一同聆聽一下其歷史,領略一下其美景。

山鷹組合

涼山彜族自治州

涼山的歷史悠久,很早以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西漢武帝使司馬相如「通零關道、橋孫水、以通邛都」,於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以邛都地置越嶲郡,屬益州。領邛都、靈關道、台登、定笮、會無、笮秦、三絳、蘇示、闌、卑水、大笮、潛街、青蛉、姑復、遂久等十五縣。郡治邛都(今西昌市高視鄉)。東漢及西晉沿置越嶲郡、轄縣有所增省。

南齊改置越嶲僚郡。蕭梁置嶲州。北周天和五年(公元570年)置西寧州、旋改嚴州。隋文帝開皇六年(公元586年)復改西寧州,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復改嶲州。隋煬帝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又改越嶲郡。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置嶲州,屬劍南道。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復為越周邵。肅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復為椒州。

懿宗鹹通二年(公元861年)為南詔國轄地。鹹通四年(公元863年) 置建昌府。宋大理國沿置。元世祖至元十二年(公元1275年)置羅羅斯宣慰司、轄建昌、會川、德昌等路和柏興府,屬雲南行省。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 年)復置建昌府、屬雲南布政司,同年改屬四川,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府廢。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置四川行都指揮使司,轄建昌、寧番、越嶲、鹽井、會川等衛。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置寧遠府。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並入建昌道,道治雅安。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設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區、治西昌。民國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為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區、設寧屬屯墾委員會,為西康省政府派出機構。

1950年3月27日西昌解放。1950年12月建西昌專區,轄西昌、德昌、會理、寧南、越嶲、冕寧、鹽源、鹽邊、昭覺9縣和普格、寧東、瀘寧3設治局,1951年5月,增建米易縣,仍屬西康省。

1952年設定涼山彜族自治區,轄昭覺、普格、喜德、普雄、美姑、金陽,布拖7縣,自治區政府駐昭覺。1955年4月改稱涼山彜族自治州。同年10月,隨西康省並入四川省。先後新建會東、木裏、金礦3縣。1956年增建呷洛、瓦崗、洪溪3縣;由西昌專區劃人越嶲縣。由樂山專區劃入雷波、馬邊、峨邊3縣(馬邊、峨邊2縣由樂山專區代管),1958年5月1日復原金礦、德昌2縣。1962年12 月又恢復德昌縣。1960年撤銷普雄、瓦崗、洪漢、布拖4縣,普格縣政府遷布拖。1962 年又恢復布拖縣,普格縣政府仍遷回普格。

西昌專區與涼山州

1968年11月西昌專區改稱西昌地區。1978年西昌地區撤銷,米易、鹽邊2縣劃屬渡口市(今攀枝花市),其余縣並入涼山彜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由昭覺遷西昌。1979年7月設西昌市。1984年馬邊、峨邊2縣劃人樂山地區。1986年6月撤銷西昌縣並入西昌市。2021年會理撤縣設市,此後涼山彜族自治州轄2 市15縣。

西昌專區與涼山州

西昌市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邛都縣、屬越嶲郡。東漢、蜀漢、兩晉亦同。南齊縣廢,北周置越嶲、邛都2縣,屬越嶲郡,隋同。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屬嶲州,縣仍置。

鹹通後南詔國置建安州、永寧州,屬建昌府。宋大理國仍置建昌府。元仍置建安、永寧2州,屬建昌路。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置建昌衛軍民指揮使司。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建西昌縣,以位在川西、古名建昌之西得名。屬寧遠府。

古白塔,為南詔時期所建。

1914年屬建昌道,1935年屬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區。1939年屬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區(亦稱寧屬)。

1950年屬西昌專區,1955年西康省撤銷隨專區入四川省,1968 年屬西昌地區,1978年地區撤銷,屬涼山彜族自治州。州人民政府從昭覺遷西昌。1979年設縣城及近郊建西昌市。1986年西昌縣撤縣設市。

冬日的西昌瀘山

西昌,彜語稱「拉布俄卓」,是以前勒格茲莫家的駐地,原名勒格俄卓,因勒格茲莫家門口有一對石虎得名「拉布」,俄卓是當時茲莫叫「俄卓」,人們就直接把拉布和俄卓加一塊念而,演化為「拉布俄卓」。

昭覺縣

縣人民政府駐新城鎮。漢越嶲都邛都縣地,唐初屬嶲州,鹹通後屬南詔國建昌府。宋大理國豐琶部地,元置北社縣,明改為碧舍縣。清乾隆時設交腳汛。

曾經的昭覺城墻,在征求意見後拆除。

宣統二年(1910年)置昭覺縣.屬寧遠府。1914年屬建昌道。1935年屬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區。1939年建西康省,縣屬第三行政督察專區。

冬日的博什瓦黑,此處有南詔時期的巖畫。

1950年屬西昌區。1952年建涼山彜族自治區,為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地。1955年改為涼山彜族自治州,為州人民政府駐地。同年西康省撤銷劃屬四川省。1960年瓦崗縣撤銷,部份劃入。1978年州人民政府遷西昌。

昭覺,彜語全稱為「利木昭覺」或「昭覺拉達」。「利木」意思為「羅羅斯宣慰司宣慰使」的領地,彜族稱之為「林林」或「利利」,因其地在古時候是「羅羅斯宣慰司宣慰使」領地而冠以「利木」家族名字。「交腳」是彜語,「交」為「放牧」,「腳」,為「壩子、平壩、草壩」之意。「利木交腳」的全意是「羅羅斯宣慰司宣慰使家放牧的大草壩」。「交腳」一詞在清晚期更改為「昭覺」,意為「昭之覺醒」。「昭覺拉達」,彜語意思又是「山溝中利利家用來放牧的一塊平壩」。

布拖縣

縣人民政府駐特木裏鎮。漢屬越嶲郡;唐為嶲州地。鹹通後南詔國置阿都部。宋大理國仍置。元滅大理後置裏州。明洪武後廢,清雍正元年(1728年)置阿都副長官司,屬西昌縣。

清宣統二年(1910年)改屬昭覺縣。1952年置布拖縣,以縣治在布拖壩子故名。1959年並入普格縣,1962年分置,屬涼山彜族自治州。

小橋流水

布拖,彜語全稱為「吉拉布特」。據傳說,很早很早以前,現布拖縣城的大壩子是一片原始松樹林。源於涼山彜族古侯部落的「阿基」氏族人家從金沙江越過交際河最早來到了布拖,並且最早開發了布拖,後來「阿基」氏族世代一直定居在這一片松樹林而得名。

布拖被戲稱為涼山的西伯利亞

「阿基」氏族開發了布拖後,五谷豐登,這又引來了難以計數的刺猬在夜間松樹林下不停跑來偷食。「吉拉布特」一名中的「基臘」,就是「阿基」氏族最早到來的意思。「布特」,「布」是「刺猬」,「特」是「松」 、「松樹」 或「松林」。「基臘布特」的總含義是「阿基氏族最早到來的一片有無數刺猬的原始松樹林」。

冕寧縣

縣人民政府駐城廂鎮。縣城先秦時期為笮人、邛人遊牧農耕之所。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笮秦和台登縣,屬越嶲郡,治今瀘沽鎮。唐屬州,太和六年(832 年)曾徒州治於此。成通後為南詔國台登城,保塞城,屬建昌府。宋為大理國落蘭等部。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置沙潔縣,屬建昌路禮州。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置寧番衛軍民指揮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 年)置冕寧縣.以縣東有山如冕、安寧河流經縣境故名,屬寧遠府,1914年屬建昌道。

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過境時,曾於此建冕寧縣革命委員會。1939年屬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西昌專區。1955 年隨專區劃歸四川省,1978年劃屬涼山彜族自洽州。

歃血為盟之地

冕寧,彜語全稱為「瞇義卓婁」,系彜族一古代部族名字。「冕寧」為彜語「瞇義」之漢語譯音另寫。「瞇義卓婁」部族是冕寧寧蕃安撫司漢安姓,其先祖源於大涼山沙馬宣慰司。冕寧寧蕃安撫司府原來在現今的冕寧縣漫水灣,寧蕃安撫司領主——瞇義死亡後,其子卓婁把寧蕃安撫司府衙門遷至現今的冕寧縣城。

冶勒湖

久而久之,當時的各民族人都愛用「卓婁」這一人名來稱呼冕寧縣城為「卓婁爾庫」,意思是「卓婁之人來後才成為集鎮的地方」。
有人認為「冕寧」的彜語釋義,傳說,在「瞇義」(冕寧)這代人時,他跟隨父輩來到漫水灣。當時,其祖阿其比爾從大涼山前往漫水灣任寧蕃安撫司府領主時,由於長途跋涉而來,路上口糧斷絕,使當年年僅七、八歲的「瞇義」到漫水灣時已經餓得奄奄一息。這個時候,當地的一戶漢族人家,首先為「瞇義」端來了一碗熱氣騰騰的長壽面,生命垂危的「瞇義」從此獲救。

後來,「瞇義」家人問那一戶漢族人家,說這是什麽能夠救人命的線條糧食時,那戶漢族人家告訴「瞇義」家人說,「這是面,一碗長壽面」。「瞇義」家人喜不自盡。再後來,「瞇義」的家人就把「面」拿來給孩子取名。加上漢語「面」和彜語餓「瞇」音相近,「瞇義」的家人就把孩子正式取名為「瞇義」。「瞇義」(冕寧)的詞根詞源的最早意思是指「從此以後不再受饑餓」。

越西縣

縣人民政府駐越城鎮。遠在四千年前大禹治水的年代,越西即是九州之一梁州的地域。先秦時期,屬「西南夷地」。西漢置闌縣,屬越嶲郡,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 年)置邛部縣,屬邛部郡,唐初屬貓州。鹹通後屬南詔國。宋為大理國地。元置邛部州,屬建昌路,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越嶲衛軍民指揮使司。

清雍正六年(1728 年)建越嶲廳,1913年廢廳為越嶲縣,以古越嶲郡「越嶲」二字為名。1914年屬建昌道。1935年中國工農紅軍長過此曾建縣革命委員會。同年屬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區。1939年改屬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區。

1950年屬西昌專區,1952年設縣南部置普雄縣。1955年西康省撤銷屬四川省。1956年劃屬涼山彜族自治州,1959年以「嶲」字生僻改為越西縣。1960年普雄縣劃入。

上普雄大橋

越西縣,彜語名叫「喜則烏托」 ,越西古城彜語叫「烏托爾庫」。「喜則」,又稱「色哲」,是彜族一部族名字,是邛部宣慰司宣撫使嶺姓分支的亞氏族。「烏托」,又稱「烏突」,彜語「烏」指「哥哥」或者「兄長」;「托」和「突」為彜語「幫助」、「替代」、「代管」之意。「喜則烏托」,就是「替代兄長管轄的一片土地」的意思。「烏托爾庫」,就是「替代哥哥管理的一個城市」。

普格縣

縣人民政府駐普基鎮。漢越嶲郡邛都縣地。清為阿都長官司所轄。1911年屬西昌縣。1947年置普格設治局。1952年置普格縣。普格,為彜語地名曰普基乃縮簡後的諧音,意為埡口下的草甸。屬涼山彜族自治區(1955年改稱州),1960年布拖縣並入,1962年復分置。

海口牧場

彜語全稱為「日史普基」或「日史普格」。「日史」,系彜族近古歷史上的一部落氏族首領名。「普基」是彜語,指「地域」、「集中營」、「村落」、「部落」和「寨子」之意。「基」,是有「關口」、「山營口」之意。「日史普基」或「日史普格」,系彜語指「日史部落人聚居的地域關口」。日史部落氏族源於涼山彜族古侯支系的阿尼大部落,200多年前居住在現普格縣西洛區和昭覺縣解放溝區拉青鄉一帶,後絕嗣。

螺髻山

鹽源縣

縣人民政府駐鹽井鎮。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定笮縣,屬越嶲郡。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昆明縣,屬嶲州。

鹹通後南詔國置香城郡。宋大理國廢香城郡改屬善巨郡(治今雲南省永定縣)。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置閏鹽州。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分置閏鹽縣與金縣同屬柏興府。明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置鹽井衛軍民指揮使司,治今衛城。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置鹽源縣,屬寧遠府,以境內產鹽故名。

1914年屬建昌道。1935年屬四川省第十八行政督察區。1939年屬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西昌專區,1952年縣治由衛城遷鹽井鎮。1955年西康省撤銷隨專區劃屬四川省,1964年改為鹽源彜族自治縣,1978年屬涼山彜族自治州,復名鹽源縣。

鹽源,彜語叫「測莫爾庫」,就是指「有人最早看見出鹽的地方或集鎮」。「測莫」系彜族最早發現鹽井的人名,最初由於這人發現了鹽,大家都叫他「測莫」,意思是「看見鹽巴的人」這是一則典型的由某一事件延伸或引申而成的人名,這也完全符合彜族人的取名方法和特點。

木裏藏族自治縣

木裏藏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喬瓦鎮(喬瓦,藏語,意為放豬的坪子)。木裏意為寬廣美麗的地方。原屬鹽源縣地,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設木賴恩撫司。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改木裏宣慰司。民國時仍為鹽源縣地。

寸冬海子

在木裏的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是由宗教統治的。十六世紀中葉,西藏三世的DL斯朗嘉錯派其師弟松贊嘉錯活佛到木裏傳播黃教。至公元1666年降央絨布繼任第二位活佛起,即完善了木裏政教合一體制(即木裏的最高行政官是土司,而土司必由活佛擔任)。全境以木裏、瓦爾寨、康塢三大寺為中心、分為三個轄區進行統治,一直延續到公元1950年解放。

俄亞大村

1952 年設木裏藏族自治區(縣級),屬西康省西昌專區,以境內有木裏大寺故名。(木裏大寺藏語為:「木裏噶丹喜珠曲勒朗巴吉瓦林」)1953年改為木裏藏族自治縣,1955年西康省撤銷,隨專區劃屬四川省,1968專區改稱地區。1978年改屬涼山彜族自治州。

德昌縣

德昌縣人民政府駐德州鎮。漢邛都縣地。唐初隸崗州,鹹通後為南詔國轄地,屬建昌府,宋大理國同之。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罷德平、定昌二路,置德昌路,德昌之名始此。治地介乎德、昌二州之間,取德平路之「德」,定昌路之「昌」,合為「德昌」,後人又以「有德必昌」釋之。轄昌州、德州、威龍州、普濟州。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德昌府。旋改德昌千戶所。清為德昌所。

德昌鐘鼓樓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裁德昌所設德昌巡檢司,屬寧遠府。民國初為西昌縣德昌鎮。1943年設德昌設治局。1945 年建德昌縣,屬西康省第三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西昌專區,1955年西康省撤銷,隨專區改屬四川省,1959年並人西昌縣,1962 年復置,1978年西昌地區撤銷,屬涼山彜族自治州。

黑龍潭

會理市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會無縣、屬越嶲郡。唐改會川縣,屬嶲州。鹹通後為南詔會川都督府。宋為大理國會川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會川路轄武安、黎溪、永昌、會理(治大橋)、麻龍州。明為會川衛軍民指揮使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裁衛,自大橋移會理州來治衛城,即今治。會理以「川原並會,政平頌理」而得名。

龍肘山

1913年廢州改會理縣。翌年屬建昌道。1939年建西康省,屬第三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西昌專區,1968年屬西昌地區。1978年西昌地區撤銷,屬涼山彜族自治州,2021年會理撤縣設市。

會東縣

縣人民政府駐會東鎮。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設會理州,治今鉛鋅鎮,屬會川路。設姜州、治今姜州街,屬建昌路。明仍置,均屬會川衛軍民指揮使司。清衛、廢姜州,移會理州治於衛域(今會理縣城關鎮)。民國屬會理縣。

1952年設會理,巧家2縣地置會東縣。設會理縣東部地區而名。屬西康省西昌專區。1955年西康省撤銷隨西昌專區劃屬四川省。1968年西昌專區改稱西昌地區。1978年西昌地區撤銷改屬涼山彜族自治州。

寧南縣

縣人民政府駐披砂鎮。漢越嶲郡地。唐屬嶲州。鹹通後為南詔國所轄,宋為大理國地,元屬建昌路,明初亦同,後廢。清嘉慶元年(1796年)置披砂千戶所,隸會理州永定營。光緒末於六城壩置巧家縣縣佐。

1913年撤銷。同年於披砂設會理縣縣佐。1929年置披砂設治局。1930年建寧南縣,以位於清寧遠府南部故名。1950年屬西昌專區。(1968年改稱西昌地區),1978年西昌地區撤銷劃屬涼山彜族自治州。

金陽縣

縣人民政府駐天地壩鎮(原為一田壩,後諧音得今名).唐南詔國所轄,宋大理國地。元羅羅斯宜慰司轄地。明為建昌衛軍民指揮使司所領,清宜統二年(1910年)劃屬覺縣21952年設昭覺具地置金陽縣,以地處金沙江之北,江北為陽,故名。屬涼山彜族自治州。

彜語名叫「阿夥木底」或「阿夥瓦拖」,別稱「木尼特子」,現在彜族人又習慣把彜語漢語聯稱為「阿夥金陽」。金陽之地,原屬沙馬宣慰司亞氏族阿夥支領地。「阿夥瓦拖」,就是「阿夥部落人世居的一處大懸崖上方的壩子」。

金陽,又因地處金沙江畔四季溫暖如春,故另稱「木尼特子」,這主要指現在的對坪以南沿金沙江一帶。「木尼」,是彜語,指「春天」、「春季」;「特子」,是指「松脂」。「阿夥木底」,別稱「木昵特子」的意思是——「阿夥部落人居住的四季如春而松樹松脂不斷外溢的地方」。

喜德縣

縣人民政府駐光明鎮。縣名以縣城光明鎮側喜奪拉達(山溝)為名,彜語「喜德」為「喜奪」諧音。漢越嶲郡地,唐初屬嶲州。鹹通後屬南詔國建昌府。宋屬大理國,元屬建昌路,明正統七年(1442年)在冕山置守禦冕山橋後千戶所,屬寧番衛軍民指揮使司。清分屬西昌、冕寧2縣。1938年在米市設寧東設治局。1952年設西昌、冕寧2 縣地置喜德縣,屬涼山彜族自治區(1955年改稱涼山彜族自治州)。

喜德,彜語稱「喜奪拉達」。相傳,在600——800年左右,居住在現今雷波縣卡哈洛區和千萬貫石板灘沿金沙江一帶住有一戶靠養著鸕鶿一邊打魚、一邊靠打獵為生的彜族人家。這戶彜族人家源於「比革惹恩」支,漢馬姓。有一次,這戶人家帶著鸕鶿、獵犬獵捕一只奇大的獐鹿越過碼姑山至現在喜德縣城下面附近的「依子羅」地方時,那一只奇大的獐鹿方才被獵犬咬住。

小相鄰的風光

經過無數天的追獵,這一戶人家才終於把那只奇大的獐鹿獵捕到手。由於這戶人家依然餵養的有鸕鶿,很早時候「依子羅」這個地方是一個湖,這戶人家在這裏定居下來後,依舊在湖裏一邊靠打魚、一邊依靠打獵為生。鸕鶿,彜語叫「依子」,有的地方叫「依則」或「依則勒低」。後來,當地原住居民都叫這戶人家時幹脆直稱呼他們為「依子」。「依子」,就是指「鸕鶿」的意思。
「西奪拉達」或「喜德拉達」就是指這次獵捕那只奇大的獐鹿中,意思是獐鹿被獵犬「咬住」的地方。「依子」後人至今居住在喜德縣城附近的「依子羅」以及拉克之地,漢姓殷。

甘洛縣

縣人民政府駐新市壩(彜語名斯斯覺,意為荒壩,後成聚落,遂稱新市壩)。西漢置靈關道,屬越嶲郡。三國蜀改新道縣,西晉改護龍縣。劉宋又改名新興縣,屬越嶲郡。北周屬邛部郡邛部縣。唐初屬嶲州邛部縣。

鹹通後為南詔國轄地。宋屬大理國。元屬邛部州。明屬越嶲衛軍民指揮使司。清越嶲廳轄地。民國時為越嶲縣地。1956 年置呷洛縣,1959年更名為甘洛縣,屬涼山彜族自治州。

甘洛,彜語全稱為「甲谷甘洛」或「呷古甘洛」。彜語「甲谷」是指「陡緩的壩」;「呷古」是指「呷(甘)家族人居住的中心地帶」或「呷(甘)家族人聚居的地方」;「洛」,是指「山谷」、「幽谷」。「甲谷甘洛」或「呷古甘洛」的地名全稱的全意是——「有呷(甘)家族人聚居的一片陡緩的幽谷壩子」。

甘之家族源於大涼山彜族古侯部落——「甘爾普替」支系,「甘爾普替」,有甘、恩紮、臥雷、麻卡、木剖(烏拋)、金比、沙古等亞分支,主要居住在大涼山以東、以北和中部的雷波、美姑、甘洛、越西、昭覺等縣以及樂山市的馬邊、峨邊兩彜族自治縣

美姑縣

縣人民政府駐巴普鎮(巴普,彜語,意為生長思茅草的壩子)。漢越嶲郡地。唐鹹通後屬南詔國建昌府。宋大理國地。元為北社縣地,明改為碧舍縣。清昭覺縣地。1952年設昭覺縣地建美姑縣。「美姑」,彜語源自境內之「林木莫古」村。

井葉特西

林木莫古是涼山彜族先民古侯、曲涅兩支彜人來這裏匯合結盟之地,建縣時用「莫古」諧音取美姑縣名。建縣時屬涼山彜族自治區(1955年改稱涼山彜族自治州),1959年撤銷洪溪縣並入美姑縣。

美姑,彜語全稱為「利木美姑」,或「利木莫古」。「利木美姑」,在古時候同樣是「羅羅斯宣慰司宣慰使」的領地而得名。大約在700年前,居住在現今美姑縣巴普鎮的羅羅斯宣慰司宣慰使安家(彜族稱利列斯莫)與居住在西昌的勒格阿史紫莫(土司)兩家因相互爭奪領地而展開大戰。後因西昌的勒格阿史紫莫(土司)家兵敗於現今美姑縣巴普鎮,並且兵力死傷難以計數而得名。彜族典故「拉哈河邊父返子不歸,利木莫古千去百不還」就是說的這個歷史故事。

「美姑」一詞是「莫古」的音變或彜音漢語另寫,就是「屍體成堆的中央」。「莫」為彜語「屍體」,「古」為彜語「中間」、「中心」、「中央」之意。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美姑縣林業局在新修辦公大樓在挖地基時,在地基的3米深處意外挖出了上千具古時候的屍體遺骸,這與美姑縣巴普鎮曾經是「莫古」 ——「屍體成堆的中央」的傳說是相吻合的。
美姑,現以「美麗的姑娘」而得名,這當然是一種引申語意或延伸喻義,或者說是字面解譯罷了。

雷波縣

縣人民政府錦城鎮(因錦屏山奇峰秀麗、積翠流霞,如屏障拱衛,故名)。雷波古為禹貢梁州域。漢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及漢末於縣境分別置螂縣和潛街縣。三國蜀置馬湖縣,屬越嶲郡,晉廢。

唐鹹通後為南詔建昌府轄地。宋大理因之。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雷波長官司屬馬湖路。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以雷坡鄉省入屏山縣,屬馬湖府。清雍正八年(1730 年)改置雷波衛。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升為雷波廳。

民國三年(1914年)改廳為縣。雷波縣,以境內雷番(b)山得名,屬永寧道。相傳今雷波縣城所在地原為長滿蒿木的亂石灘,古代為彜族牧區,稱「比嘎爾洛」,城中有一小池,周邊立有三塊鍋莊式石包,稱「嘎爾書依」,一夏日震雷,閃亮與小池波光相激射,呈現光芒四射奇觀,彜族牧民驚呼「母博」!(火光之意),從此稱這裏為「嘎爾母博」逐變音為「嘎爾莫簿」,後來漢族人借這一故事改這裏為「雷波」地名。清雍正十二年將石頭大都用於建城墻,小池保存至今,現名「雷波氹」,位於今縣委機關院內。1935年雷波縣屬四川省第五行政督察區。1950年屬樂山專區,1953年4月24日中共涼山工作委員會在雷波縣城成立。1955年3月至11月,涼山臨時軍政委會駐雷波。1956年雷波縣劃屬涼山彜族自治州,1960年瓦崗縣撤銷,部份納入。

涼山東大門雷波

雷波,彜語全稱為「嘎爾莫波」。雷波縣的地名至今有很多版本傳說。有的說,「嘎爾莫波」是「嘎(甘)家部落分衍出的支系莫波人的居住地」;也有的說「嘎爾莫波」用雷波土彜語方言話來講應該是「嘎爾摸波」,「摸」是軍或軍隊的意思。「嘎爾摸波」就是指」嘎(甘)部落家人的軍隊所占領著的一座山」。

另外,也有的說,雷波(嘎爾莫波)是彜語「像鍋莊石一樣鼎立的一座大山」之意。這大山就是現在雷波縣城背後的那座彜語名叫「殊主波」的大山,漢語叫錦屏山。錦屏山,從遠處一看,確實像彜族的三個鍋莊石一樣鼎立。還有的說,「雷波」是打雷之時的響聲大而得名。這種說法是依據彜語「嘎爾莫波」中的「莫波」一詞而言的。

世界邊緣

「莫波」雖然有「響聲大」之意,但是,「莫波」一詞與「嘎爾」一詞相聯拼讀時,就沒有了「響聲大」這個語意了。所以,雷波縣的彜語地名「嘎爾莫波」,意思是——「像鍋莊石一樣鼎立的一座大山」之意比較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