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清明時節雨紛紛

2024-04-03文化

清明節快到了,無論是出去旅行還是回老家祭拜的朋友,多多留意天氣狀況和道路狀況。因為安全才是第一位。

今天就跟大家閑聊一會清明節,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節日之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氣在冬至後第105天,春分後第15日,一般為公歷4月5日前後。它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節氣點,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的清明時節掃墓習俗開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不過掃墓習俗在唐朝時被朝廷歸於五禮,並定於清明前一天的寒食節進行,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取代了寒食節的地位,並融合了上巳節的蕩秋千、踏青等習俗活動,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的傳統節日。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傳統禮俗主題,沿襲至今,包含了掃墓時莊嚴肅穆緬懷先祖的情感與踏青郊遊的歡樂氛圍,此外還有蕩秋千、蹴鞠、放風箏、植樹、拔河等眾多戶外遊樂活動,以及吃子推燕、醴酪、青團等食俗。清明節主要流行於中國絕大部份地區,除此之外,南韓、馬來西亞等國家也有流行。

2006年,清明節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江蘇省姜堰市清明節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2011年,山西省介休市清明節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2014年,江蘇省興化市清明節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清明最初只是中國古代歷法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當太陽黃經達15°時為清明節氣,為冬至後第105天,春分後第15日,清明一到,氣溫升高,古代的勞動人民就開始了春耕春種;清明節相傳起源於古代帝王將相的「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也紛紛效仿在這一天祭祖掃墓,經過歷代沿襲逐漸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節日。

據古籍文獻記載,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掃墓開始於周代,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西周時期的著作【周禮·春官·冢人】中就記載了祭墓習俗,並且設立冢人、墓大夫分別掌管朝廷的公墓和庶民的邦墓;東周戰國時期的文獻【孟子·齊人篇】中記載了戰國時期一個齊國人到東郭墳墓間乞食掃墓的祭品,說明此時掃墓儀式已經較為尋常了;秦漢時期,祭掃墳墓已成為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古代文獻【漢書·嚴延年傳】就記載了禦史嚴氏跋涉千裏清明回家祭掃祖墳。掃墓祭祀是寒食到清明不變的主題,從宮廷到民間都要在這期間祭拜先人,歷代沿襲成為一種固定風俗。不過,在周秦乃至兩漢,這種祭祀祖先的活動並沒有明確在清明日,也沒有清明節一說。

唐朝時,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由於統治者重視儒家治國的戰略,以孝行天下,拜掃祭祖之風較為興盛。唐玄宗把歷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歸入五禮之中,並下詔規定寒食節掃墓為「五禮」之一,並在清明日前二日,放假三天,上至宮廷下至民間,人們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至此,清明節作為節日開始形成,並融合了寒食節的習俗;而上巳拔禊除災的儀式在唐代更加娛樂化,曲水流觴等一系列春天歡宴形式興盛,上巳節的內容也被融入到清明節之中。

宋元時,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再加上寒食被元人所摒棄,上巳節逐漸淡化,清明節成為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冷食、蕩秋千、踏青等風俗活動的精華,形成了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的傳統節日。

明清時期承襲前代舊制,節俗已普及到全國,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親人的習俗更為盛行,不僅備有酒供品,而且要素服脂墓,不過在南北方稍有差異,南方地區較熱鬧,北方地區稍顯冷清;民國時期曾將清明節定為國定假日,也稱民族掃墓節,除了原有的掃墓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專案。

掃墓: 舊時的掃墓祭祀比較講究風水和禮節,有嚴格的先後順序,依次按照整修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送別的順序進行。掃墓的習俗延續至今,其形式和內容已逐漸簡化,這一天人們會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首先要整修墳墓,給墳墓培土、清除雜草,將墓園或墓地打掃幹凈,折幾枝嫩綠的樹枝插在墳上。然後為死者燒香三炷,將食物供祭在親人的墓前。最後將紙錢焚化、鳴鞭炮、晚輩行跪拜大禮;而隨著遺體火化的普及,人們只需前往骨灰放置處拜祭先人就算代替掃墓了,儀式內容也結合當地的風俗或增或減,恰當地表達出我們對祖先、先輩們的懷念和思念之情,同時和家人相聚,在春日裏祭奠、踏青,共同回顧舊人往事,便已算完成相應禮俗。

踏青: 清明時節,氣溫回升,萬物按照自然規律開始萌芽。早在上巳節時,人們會到郊外祭祀主管婚姻和生育的神靈,這時候青年男女聚集郊外水邊嬉戲,也是男女相會求偶的時刻。人們在這一天野外相聚,互相對歌、跳舞, 彼此溝通感情,於是郊外成為了熱鬧浪漫的地方,是古人對野外郊遊的一種典雅表達方式。雖然上巳節在民國十九年已改為三月三,逐漸淡出大眾視野,不過踏青的習俗依然保留了下來,直到今天,春遊踏青的活動仍然受到人們的歡迎,他們在春日裏祭奠祖先的同時,也在大自然的環境下放松自己,轉換心情。

廟會: 傳統的廟會不僅祭祀神靈,也是民族民間藝術的一種展演形式。廟會的安排與各地的農業生產有關,清明前後人們借助廟會做備耕準備,助長了清明廟會的聲勢 ; 各地的廟會也都有系列豐富多彩的節日活動內容,這讓廟會逐漸發展為重要的商貿集市。廟會期間,人們放松身心、探親訪友、甚至成為年輕人談情說愛的最佳時機。

蕩秋千: 古時清明節期間就有蕩秋千取樂的活動,唐代時較為盛行,是年輕女性喜愛玩的一項活動。起初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放風箏: 風箏古時稱為「木鳶」「竹鵲」或「紙鳶」,興盛於唐朝,古人認為在清明節時適合放風箏,是人們所喜愛的活動之一,它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人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穢氣,所以這一習俗沿襲至今。人們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征著自己的疾病、穢氣都讓風箏帶走了。不過,到了現在,放風箏時剪斷風箏線的習俗也逐漸淡化,並無確切的文字來記錄中國哪些地區還保留下這一習俗。

植樹: 清明節期間植樹與插柳的習俗有關,插柳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因為清明節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所以自古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也有人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在清明節期間,大家爭先恐後地忙碌起各種農業生產,在這方面還留下了很多有關清明的農諺,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等,這一習俗也一直沿襲至今。

會船: 江蘇省姜堰市、興化市的溱潼會船、茅山會船被稱為「水上清明節」,每年清明節的第二天,各家先撐船劃槳去祭奠無名陣亡將士,然後數千艘不同功能的船只匯聚在一起,共同參加表演、競技活動,吸引眾多遊客前來觀賞。

其他: 很多地方都會以不同的形式,舉行各式各樣的紀念活動來祭祖掃墓,懷念先輩,除了家喻戶曉的傳統習俗外,還有諸如禁煙火、插柳、蹴鞠、鬥雞、賞花、詠詩、發黑豆芽、采柳芽、蒸面塑、戴柳圈、掃房頂、掛紅蘭紙、唱大戲、拔河等眾多戶外遊樂活動。

青團: 青團是先將「漿麥草」搗亂後擠出汁,與晾幹的水磨糯米攪拌均勻揉和制作而成,通常以豆沙、棗泥為餡,並放入一塊加糖的豬油,然後用蘆菲葉墊底,放入蒸籠蒸熟即可,是江南地區民間清明節祭祀祖先的必備食品。

子推燕: 子推燕是一種用青色的艾草汁將糯米粉染色制成的粉團,用棗泥與面粉調和,捏成燕子形狀,再用柳條串起來,插在墻上,可以冷食。因食用子推燕較為講究,且可以保存到第二年清明,所以成為清明節重要食俗。

鼠曲粿: 用糯米粉作粿皮,再放入用豬油及野生的鼠曲草熬成的湯汁,包上芋泥、豆沙等餡料,再用圓形或桃形木制粿印印制,然後上蒸籠,蒸熟即可,它的顏色深綠,柔軟香甜,有天然鼠曲草的香味,是潮汕地區民間清明節祭祀祖先的必備食品。

其他: 中國各地區在清明節均有不同的節日食品,具體飲食因地而異。中國北方地區大多吃醴酪和艾糍,山東的濟寧、菏澤、萊陽、招遠、長島會吃雞蛋、涼饅頭或冷高粱米飯,泰安地區則吃冷煎餅卷生苦菜;中國南方地區主要吃油炸的環餅,也有吃鴨蛋、棗糕、杏仁粥、豬肉凍、魚肉凍等食品。

文化內涵

清明節與其他的節日相比,獨具三個特色,一是它兼有節氣與節日的雙重身份,二是以掃墓、踏青、插柳、蹴鞠、放風箏等戶外活動為主,三是包含了掃墓時莊嚴肅穆與踏青郊遊的歡樂兩種情感氛圍。它是中國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透過掃墓祭祀來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這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同時清明節融匯了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統一,體現了先輩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統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傳承與保護

新中國成立後,清明節依然是中國民間的重要傳統節日。傳統的清明節,人們掃墓以先祖、親友為主,除此之外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放風箏等戶外活動,使人們在祭拜祖先之余,在明媚的春光裏馳行青綠山野,成為敦親睦族、感恩行孝的一種方式。

進入21世紀後,清明掃墓被賦予了新的內容,祭奠的物件擴充套件到革命先烈,機關、學校、企業等團體會組織人員到烈士陵園祭掃烈士墓,緬懷先烈和為國捐軀的英雄人物,同時進行一次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教育;隨著革命傳統教育的開展,人們借清明節祭掃烈士陵園、對祖宗的家族性私祭逐漸發展到對中華民族共同祖先黃帝、炎帝的群體性公祭;2007年12月,國務院正式把清明節定為法定節假日,從2008年起清明節開始放假,成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200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江蘇省姜堰市「清明節(溱潼會船)」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2011年,山西省介休市「清明節(介休寒食清明習俗)」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2014年,江蘇省興化市「清明節(茅山會船)」被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文化館、山西省介休市文化館、江蘇省興化市茅山鎮社會事務服務中心等多個保護單位,以期更好的弘揚和保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推動這一節日的傳承與發展。

最後,就用唐朝詩人杜牧的詩【清明】作為結尾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祝大家擁有一個美好的節假日,我們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