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小年要祭竈神爺!老青山鎮的春節民俗,你知道嗎?

2024-02-27文化

小年祭竈神

除夕夜守歲

初五迎財神

元宵賞燈會

……

在剛剛過去的龍年春節

各式各樣的民俗活動

拉滿春節氛圍感

而長輩口中

舊時「濃濃的年味」

究竟是什麽樣的?

青山有哪些特色的春節民俗?

說不盡的年味民俗

道不盡的風土人情

青山那些事

帶你走進

老青山鎮的春節民俗

老青山鎮春節期間的民俗活動與湖北鄉鎮相似,但在形式和內容上又有著地方特色。

解放前的青山鎮,沒有影劇院之類的文娛場所,但有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其中當屬元宵節的 「龍燈」「龍船」 活動最為熱鬧。

老青山鎮人籌備元宵節較早,每年春節「三天年」剛過,鎮上各商戶、攤點大都開門營業,領頭人便開始準備「龍燈」,即紮制龍頭、曬制龍衣、編制龍骨以及組建鼓鑼班子,這叫做「鬧燈」。

燈的經費由「轄地」內商戶和住戶解決,一些身強力壯的「小黑」(即小夥)自願擔當舞燈人。青山鎮上下街各有一條燈,加上灣口(即今新民街)和吳主廟的兩條燈,全鎮共有四條燈。玩燈時間從正月初十開始,先在自己「轄地」內玩,後交叉互訪。正月十四、十五兩天進入玩燈高潮。

在正月十三、十四、十五三天內,附近農村的龍燈先後陸續到青山鎮,有時上十條五顏六色的「紅龍」「白龍」「青龍」「老龍」在窄窄的正街上和「背街」場地舞弄,不僅鎮上人看燈傾家出動,還吸引著眾多的鎮外人前來看燈。

青山鎮的商家們為了「開門大發」,非常歡迎「龍」這個吉祥物,過年前就備足了瀏陽大鞭,還有煙茶招待。當龍燈還未到自己的門前,就會放鞭炮歡迎。尤其是正月十五這天,幾乎從早晨開始,到午夜才停止,龍燈滿街飛舞,鞭炮聲此起彼伏,加上舞燈人的呼叫聲、街上的鼓鑼聲,玩龍燈的樂趣就在於此。

在元宵節前兩、三天,周邊鄉村匯集到青山鎮的采蓮船、蚌殼精等表演,各有特色,交輝成趣,最受青山鎮婦女所喜愛。一些紙篦紮成的「龍頭」「兔子」等動物形狀的「燈」,尤為幼童喜愛。正月十五夜晚,他們舉著提著到雜貨店鋪高叫「找您化支牛油燭」,店鋪「打發」幾支,幼童便高興而去。

除了節日傳統的文娛形式,青山鎮人也酷愛 漢劇 楚劇 。人們稱漢劇為「大戲」,稱楚劇為「花鼓戲」。愛看大戲的以男子為主,愛看花鼓戲的則以婦女為多。

解放前,漢口有唱大戲和唱花鼓戲的鄉班,常「送戲」到青山一帶演出,青山鎮每年都要籌辦兩至三台「草台戲」,每台唱三、五、七天不等。所謂「草台戲」,就是用八至十根三腳木架做支撐,橫上木條,鋪上木板,圍掛布棚即成。戲台一般設在鎮西頭火官廟豬家場的空地上,每次唱草台戲,做水果和小吃生意的人沿戲場四周扯帳篷、設攤點,更顯得唱戲的一派熱鬧氣氛。

有不少漢劇演員如陳春芳、王曉樓、張天笑、七齡童、楊伯龍、蓋少斌、程少秋等都到青山鎮唱過「草台戲」,生角陳春芳的「擊鼓罵曹」,醜角張天笑的「打花鼓」,常常引起戲迷的滿堂喝彩。

春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喜慶的氣氛開啟新一年的紅火,熱鬧的民俗活動將人們團聚在一起。老青山鎮熱鬧的民俗活動,今天有不少仍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存在,伴隨著人們的生活留存下來。

老青山鎮的民俗

串聯起舊時與今日

辭舊迎新的記憶

改變的是形式

不變的是

濃濃的青山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