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從「華風漸行」到「華風漸盛」:明代雲南文化意象建構

2024-04-10文化

引言

明代是雲南文化意象建構的重要時期,並以華夏文化發展為主要方向。明朝廷透過方誌撰寫、儒學教育、興辦學校、衛所制度、軍屯以及民屯等舉措使中原文化不斷滲入雲南地區,不僅促進了雲南地區文化意象建構以及華夏文化發展,還推動了雲南地區的華夏化行程。

因此,探究雲南文化意象建構中華夏文化的發展對於理解中國大一統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啟示意義。

雲南文化意象建構是大一統多民族國家研究的重要內容,不僅體現了民族智慧和歷史記憶,還反映了華夏文化在其文化意象建構中的作用。

一、明前期雲南文化意象建構:「華風漸行」

明前期,雲南文化意象的建構主要在方誌中得以體現。洪武【雲南誌書】【雲南圖經誌書】已在構建雲南全省的文化意象。景泰五年,明代宗派王榖入雲南進行雲南誌書編纂,促成了景泰【雲南圖經誌書】的形成。

該誌書記載,明前期雲南文化意象建構已取得顯著成績,並促進了華夏文化的發展。這點也可從陳颙【重修雲南誌序】中得到印證。陳颙在誌書中指出,入明後的七十余年,雲南風俗漸化,達到了與中州侔的狀態。

但因「雲南遠在中州外而被化最後」的原因,雖其促進了雲南文化意象的建構和華夏文化的發展,但仍處於「華風漸行」狀態。「華風漸行」可從雲南誌書所描述的雲南文化中看出。

雲南方誌雖促進了當地華夏文化的發展,但雲南文化總體上仍以夷文化為主,華夏文化為輔。

從區域府州來看,明前期具有華夏文化特征的府州只有雲南、大理、臨安、楚雄、澂江、蒙化、曲靖、姚安、鶴慶、麗江、永昌11府,只占雲南府州的三分之一左右。

這些府州雖然華風顯著,但其所占比例較小,且與中原文化還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固尚處「華風漸行」狀態。

明初衛所制度的發展也促進了雲南文化意象建構與華夏文化的發展。明初朱元璋以武定雲南後,便設定衛所,以穩固邊疆。洪武十五年),在雲南設定了左、右、前、後、中五衛。雲南衛所的設定大多在洪武年間,只有少部份在洪武之後。

除前述五衛外,主要還有:曲靖衛、廣南衛、越州衛、平夷衛、六涼衛、臨安衛、楚雄衛、景東衛、大羅衛、洱海衛、大理衛、瀾滄衛、永昌衛、騰沖衛等。

衛所制度的建立,必然帶來軍隊、家眷入滇,而入滇的家眷受華夏文化影響很深,進一步推動了雲南當地文化的發展。

衛所制度促進了衛所文化的形成,而其形成又進一步促進了雲南地區文化的發展、演變,並潛移默化地向雲南地區傳播、滲入華夏文化,促進了雲南文化意象的建構和華夏文化的發展。

二、明中後期雲南文化意象重構:「華風漸盛」

雲南文化意象在明中後期處於文化重構階段,而重構的重點在於雲南文化的華夏化態勢。明成化時期,雲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相差無幾。明朝廷統一西南後,為穩固邊陲,采用「軍屯」「民屯」的形式,使大量漢族人口遷入雲南。

漢族人口的大量遷入進一步促進了雲南文化意象的重構和雲南華夏文化的發展。【滇略】中記載,入明後大量漢族人口遷入雲南,使雲南「熏陶漸染,彬彬文獻與中州埒矣」。同樣,萬歷時期【雲南通誌·地理誌·全省風土】中也記載,「節令列郡皆同,惟夷方少異」。

足以說明雲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相接近,可以說是其極具一致性。明中後期雲南文化重構雖使雲南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差距在逐漸縮小,並形成了雲南文化與中原文化一致性的意象,但雲南文化重構的府州並非全面,而是存在一定局限性。

從府州所在區域就可以看出,離中原地區越近的府州,其文化重構及華夏文化的發展最深,特別是白人群體;靠近邊界的地區,其文化重構及華夏文化發展的態勢則相對緩慢,且邊界地區的群體文化與中原文化尚有大部份差別。

總體而言,華夷文化的差距逐漸減小,華夏文化發展的勢頭也極具活力。明中期已經出現了華夏文化特征顯著的府州,而明後期更甚前者。首先,曲靖軍民府,明前期只是華風漸染,而明後期則是士風漸盛,而科第人才後先相望,陸與中州埒。

蒙化府亦是如此,明前期的華夏文化只是有所漸染,而到了明後期則是士人冠婚皆用家禮的狀態。其次,明中後期具有華夏文化特征的府州越來越多,並且府州文化改造非常之迅猛。嘉靖時期,「聖朝文化有年矣,衣冠禮樂頗埒中土亦有年矣」。

成化時期,武定軍民府的土知府鳳英用土葬法葬其母,並聘師教子,漸習詩書,引發了武定㑩㑩群體建私塾習漢字,從而促進了其華夏文化的發展。最後,在族群層面上,具有明顯華夏文化特征的府州已涉及少數民族群體的府州,不單單只局限於白人群體的府州。

例如,騰沖軍民指揮使司的百夷,原本俗陋,明後期也開始選子弟入學,「以讀書自勵,科不乏人」,逐步變其舊俗。

此外,明代後期,「雲南人」的稱呼逐漸代替了「西南夷」的稱謂,這一現象體現了「華夷」在文化上的雙向認同。不僅促進了雲南文化的重構以及雲南文化的華夏化行程,也推動了國家一體化建構。

雖有學者認為明代後期,尤其是明末雲南沙普動亂阻礙了雲南華夏文化的發展,並對當地的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但從泰昌、天啟、崇禎、永歷四朝的雲南漢文典籍的數量中可以發現,其對雲南社會經濟文化的影響並非很大,雲南華夏文化的發展仍較快。

例如,永歷帝駐守雲南時,帶來了大量的文人學士,並在雲南舉行了科舉考試,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雲南文化以及華夏文化的發展。總之,明中後期,雲南文化改造力度之大,使其不斷得以重構,而其重構又促進了雲南文化不斷為之華夏化。

三、雲南文化建構的成因

1.儒學發展

明代是雲南華夏文化建構時期,儒學的推行是雲南華夏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明初,朱元璋基於「變其土俗同於中國」的政策考慮,廣建孔廟、興辦儒學、施行教化,以促使雲南各民族人民接受儒家文化。

明代雲南華夏文化建構並不是處於穩步上升狀態,各個時期所發展狀態各異。明代,特別是嘉靖以前,雲南儒學教育的發展並非興盛。例如,武定府所轄府州縣雖皆未設廟學和書院,但相比於嘉靖以前,明代中後期發展優於前者。

可以說,明中後期是雲南儒學蓬勃發展時期,更是雲南華夏文化建構的關鍵時期。一方面,儒學教學機構在嘉靖、隆慶、萬歷時期三朝快速增長;另一方面,雲南書院也在此時興盛。

2.方誌書寫的規範化

雲南華夏文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儒學的推行,而推動因素則是方誌「文化」書寫體例的規範化。

明代時期的方誌主要反映的是明代雲南不同族群、不同區域的文化發展狀況,同時也明顯反映了雲南文化的華夏化傾向。

3.興辦書院

明代儒學文化的推行促進了雲南華夏文化的建構,但儒學的推行離不開書院的發展。雲南書院的快速增長,對雲南華夏文化的建構起到了點綴的作用。明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統一雲南,十分重視邊地群體的儒學教化。

加之,明初在雲南置衛所、移民興滇,使大量先進技術傳入,為雲南儒學和書院的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經濟基礎。

此外,朝廷為了照顧邊地地區,增加了雲南地區科考的名額,刺激了雲南地區讀書人的欲望,以致書院的規模空前擴大。而書院的快速發展又進一步推動了雲南儒學的發展,使其華風興盛。

4.漢族移民

明代漢族移民在促進雲南華夏文化建構中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明初,明太祖朱元璋譴征南將軍傅友德、藍玉、沐英等率師30萬征討雲南,並在其平定後,派大量軍隊駐守雲南,以鞏邊疆。實際是以「軍屯」方式實作雲南邊陲的穩定。

軍屯勢必會帶來家眷跟隨進駐,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量漢族人口留駐雲南。同時,明代又以「民屯」的方式使大量漢族遷入雲南。

結語

綜上所述,明代既是雲南文化意象建構的重要時期,又是華夏文化發展的繁榮時期。明代雲南文化意象的建構具有明顯的階段性,這既體現為明前期的「華風漸行」,又體現為明中後期的「華風漸盛」,並與華夏文化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聯。

明朝廷透過儒學發展、方誌撰寫、興辦學校、軍屯以及民屯等方式不斷向雲南傳播華夏文化。與此同時,雲南族群也積極地接受、認同華夏文化形成了雙向促進、雙向發展的良好局面。

在此情況下,明朝廷以多種方式傳播華夏文化,而明前期的「華風漸行」與明中後期的「華風漸盛」就是其文化意象建構最主要的體現。

參考文獻

【雲南誌】

【萬歷雲南通誌】

【莘縣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