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僑胞在拉美傳播中醫藥文化的故事(僑界關註)

2024-10-18文化

中醫李文忠在阿根廷給患者切脈。受訪者供圖

巴西中醫藥學會執行會長葉富坤為患者針灸。林春茵攝

中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對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文明互鑒和民心相通具有重要意義。在如今的拉美地區,中醫藥文化已經逐漸生根發芽。近日,記者采訪了巴西、智利、阿根廷等國從事中醫藥工作的華僑華人,請他們分享在拉美奮鬥的故事。

融入當地——

為居民義診

治療多發病

「我進行第一次針灸治療以後,肩周炎大為好轉;第二次,十幾個親戚朋友全來了。大家都相信來自中國的葉醫生。」70歲的蘇埃裏·平托來自巴西山城科蒂亞,每次聽到有中醫來義診,他都會前來轉轉。

平托提到的「葉醫生」,是巴西中醫藥學會執行會長葉富坤。每個月第一個星期日,他和該學會的中巴針灸師總會開展義診。在科蒂亞,這個活動已堅持11年。在另一座城市聖保羅,這個活動已達21年。

為何堅持義診這麽久?葉富坤坦言:「21年前,我第一次義診結束後,很多經濟困難的患者充滿喜悅地請求我們下次再來,那一刻我不由自主地議應承下來。醫者仁心,我太知道沒錢又疾病纏身的痛苦了!」

從此,葉富坤和跟著他學習的中巴針灸師一邊透過舉辦義診積攢經驗,一邊為邊遠地區的貧困病患緩解疼痛,並向當地民眾宣傳中醫針灸治療的好處,教導他們保健養生方法,他開辦的中醫診所也逐漸為人所知。

以針灸為代表的中醫療法在19世紀初傳入巴西。目前,針灸治療已在巴西得到較為廣泛的認可和套用,被納入巴西統一醫療體系,多所高校開設針灸課程。

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智利中醫藥協會以及當地中醫文化的愛好者同樣經常開展中醫義診活動。智利中醫藥協會會長楊劍波的義診桌前,總會排著長長一隊等待就診的隊伍。他詳細為患者答疑解惑,把脈詳詢身體狀況,並結合每名患者的生活習慣,講解一些中醫調理和預防、保健、養生知識,指導患者正確認識疾病。

楊劍波已在智利打拼20多年,擔任智利中醫藥協會會長後,他透過帶領協會開展教授太極拳、中醫知識培訓、針灸義務治療等活動,讓更多當地人認識和了解中醫。「現在很多患者、醫務人員已成為我們協會會員。在學習中醫知識後,很多人學會了自我保健,由衷贊嘆中醫非常神奇。」

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有這樣一家診所,這裏的診斷療法是傳統中醫的望聞問切、草藥膳食、針灸推拿,登門問診的當地人絡繹不絕。

開設這家診所的是華僑李文忠,也是阿根辛布宜諾斯艾利斯醫科大學客座教授。除了開辦診所,他還創辦中藥廠、研發中藥。

李文忠說:「我廣泛收集門診資訊,了解當地的常見病、多發病是什麽,了解當地人的飲食習慣、生活方式。」針對當地人生活習慣,他有針對性地研發中藥產品,產品十分適銷對路。

這些年,在李文忠推動下,阿根廷相關部門認可的中藥材種類從37種增加到110種。

初到拉美——

街上找病人

電視搞講座

中醫藥在拉美從被認識到被接受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葉富坤回憶,1973年,他攜中醫與武術來到巴西時,當地人除了從電視裏看過中國功夫影片外,對中國其他方面知之甚少。「對當時拉美地區的民眾而言,讓他們認同用一根針治療病痛簡直是天方夜譚。」

「最初,沒有人願意接受我的針灸治療,我就背著針藥工具包在大街小巷找病人,我還承諾可以治好病後再付費用。」葉富坤說,經過一段時間努力,他終於站穩腳跟,建立起自己的診所,前來看病的患者遍及各階層人士。後來,他接受巴西環球電視台專訪,獲得借助電視媒體普及中醫藥文化的機會,越來越多人透過電視認識了這個來自中國的會武術的醫生。

楊劍波坦言,在異國傳播中醫藥文化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語言。「我們團隊中雖然有轉譯,但在當地講解中醫知識時,很難透過一句句轉述,把很多中醫專有名詞的含義準確表達出來。」由於語言不通,團隊中許多人感到難以融入當地,先後離開,最後只有楊劍波留了下來。

為了跨過語言關,楊劍波開始苦學西班牙語。「我隨身帶著一本西語字典,每次和患者溝通不暢的時候,就翻開查閱;夏天穿短袖,我就把新學的單詞寫在手臂上,工作之余不時看一看,積累了很多詞匯。」經過近一年的診治,他已經初步掌握了西語,還能在電視節目中與主持人對談。後來,他還收到當地大學邀請,開始在校內開設中醫學習班,為選修這一課程的醫學專業學生講授中國傳統醫學知識。

初到阿根廷的李文忠雄心勃勃,攜帶著在國內積攢的資金,打算在當地投資設廠,生產中藥產品。然而,當他將全部資金投到廠房建設後,由於語言不通,對當地醫藥政策了解不深,投資遭遇挫折。此後,他繼續經營中醫診所。一次,一名患有脊柱側彎的患者前來看病。透過李文忠的中醫療法,這名患者病情明顯好轉。巧的是,這名患者是當地電視台一名知名主持人,便邀請李文忠到電視台做中醫講座。

為了讓阿根廷民眾理解抽象的中醫理論,李文忠找到了自己的教學方式。「比如我把人們生活中遇到感冒、頭疼、發熱等病癥和人體穴位結合起來,告訴人們怎麽透過中醫療法,認識和治療一些常見病。」透過將中醫理論和人們生活緊密聯系的講解形式,李文忠講述的中醫藥文化逐漸被當地人接受。

發揚光大——

海外設考場

僑胞貼心人

隨著在拉美地區逐漸得到認可,中醫藥發展逐漸體系化、專業化。

作為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的創會成員,巴西中醫藥學會近年舉辦了近10次國際中醫師、針灸師專業人員水平考試(南美考區),考生來自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南美各國。

學習中醫5年的聖保羅醫生蒂芙尼去年透過了這一資格考試,並成為義診的骨幹醫生。一開始,她對一根小小的針的療效還有些懷疑。感受到針灸的療效後,她對中醫和中國產生了濃厚興趣,「我最想去北京深造醫術,最想去義烏看看中國人怎麽致富。」

談及開展從業資格考試的原因,葉富坤說,由於一些針灸學堂師資參差不齊,導致學生水平不一,影響了針灸行業形象,「所以我多年前就想辦法倡導開展國際資格水平考試,提升從業人員的技術能力」。

在阿根廷,一種治療頭虱的特效藥產生深遠影響。在當地,頭虱病曾在兒童群體流行甚廣。透過試驗,翻查中藥典籍,李文忠研制出一種制劑,效果明顯。他以個人名義在阿根廷成立了慈善基金會,每年向阿根廷學校免費捐贈價值不菲的滅虱劑,「這既是為了根治阿根廷孩子的頭虱病,也給中醫藥留個好名聲」。後來透過李文忠牽線搭橋,阿根廷衛生部多次派團存取中國,開展考察交流,商討兩國中醫藥合作事宜。

在智利,中醫藥協會聯合各商會,面向當地僑胞建立義診中心。楊劍波說,許多前往智利經商的華僑與當年的自己一樣面臨語言難關,一旦需要尋醫問藥,很難找到合適的轉譯,這個中心除了向僑胞提供免費問診服務外,還可派人陪同他們前往本地醫院,幫助他們描述病情、解釋術語。從今年開始,中醫藥協會還增設了「網上義診」專案,僑胞只需要透過手機上網,傳遞醫療影像,就可以獲得醫生解答,被很多僑胞稱贊為「貼心人」。

「作為在海外從事中醫藥工作的人,我們責無旁貸,有義務推動中醫藥走向海外,服務僑胞和當地民眾,讓我們古老的中醫文化在更多地方得到更好發揚。」楊劍波說。(彭訓文 林子涵 鐘沁蕊)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10月18日 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