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在一杯茶中,讀懂「和」

2024-03-30文化

一杯中國茶,初飲是醇香甘甜,宛如山水靈韻凝化於水。再品時,則感受到其中蘊含的精氣神,仿佛聽到天地人和的和諧共鳴。

千年來,人們賦予茶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儉清和靜」「茶和天下」「清敬和美」......在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 「和」文化始終貫穿其中,成為茶文化的核心精神。

天地人和

西晉杜育在【荈賦】中有雲「靈山惟嶽,奇產所鐘。瞻彼卷阿,實曰夕陽。厥生荈草,彌谷被崗。承豐壤之滋潤,受甘露之霄降。」依靠肥沃的土地,承蒙雲霄落下的甘潤滋養,唯有靈氣毓秀的高山才是好茶所偏愛的環境。

一方水土養一方茶。 茶樹的生長需要陽光、水分和土壤等自然條件的滋養,而這些條件又受到茶園海拔、氣候、地形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茶樹在自然環境中與周圍的動植物、微化石相互依存、共同生長,形成了一個既復雜又和諧的生態系。

茶學家林馥泉在【武夷茶葉之生產制造及運銷】中詳述武夷山地貌時補充道:「天然環境之優越,於培植之能得法,采制之能合理,三者不可一缺。」在生長之外, 一杯好茶的形成離不開茶人的匠心制作。 在采摘時,要遵循天時地利的原則;在制作過程中,需要制茶師精湛的技術支持方才能成茶。

人在草木間謂之「茶」。它在高山草木間生長,得天氣精華,凝山川氣韻,經過茶人的匠心制作,最終成為我們口中的那一縷清香。 雖是簡單一字,卻蘊含著天地人和之道。

飲茶之和

「柴米油鹽醬醋茶」,自宋開始,茶成為「開門七件事」之一,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在物質之外,茶與「琴棋書畫詩酒花」並列為人生八雅,成為精神生活的必需品。 茶,雅俗相和,柴門進得,朱門也進得。

「和而不同,美美與共」是中國茶最鮮明的特征。 一片小小的茶葉,根據地方特色,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技藝,便能制作成不同的茶類。

縱觀歷史發展,茶葉從藥用到食用再到飲用,經歷了烹煮、煎茶、點茶和清飲。發展至今,茶可清飲,可調飲,可入饌,亦可藥用,無不體現出「和」的理念。

環境之和

明代徐渭在【徐文長秘集】中說:「茶宜精舍、雲林、竹竈、幽人雅士,寒宵兀坐,松月下,花鳥間,清白石,綠鮮蒼苔,素手汲泉,紅妝掃雪,船頭吹火,竹裏飄煙。」

自古以來,人們對飲茶環境的追求講究協調,不同的飲茶方法和環境、地點都要有和諧的美學意境。不論是在山野、庭院,還是園林雅室, 一個合適的飲茶環境應當是情景交融,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

在小堂看來,其實這也是飲茶不局限於任一環境的旁證。 不攀附權貴,不鄙夷布衣,雕梁畫棟不赧顏,窮閻漏屋不移性,唯有謙遜和氣的茶才能做到。

達禮之和

北宋朱彧在【萍洲可談】裏記載:「茶見於唐時,味苦而轉甘,晚采者為茗。今世俗客至則啜茶,去則啜湯......此俗遍天下。」 客來敬茶、以茶待客是自古以來便有的禮節。

「或有新搬移來居止之人,則鄰人爭借動事。遺獻湯茶,指引買賣之類......朔望茶水往來,至於吉兇等事,不特慶吊之禮不廢......」在吳自牧所著【夢粱錄】卷十八【民俗】中還有以茶示敬示親的「茶禮」之風記載,展示了 茶作為維系人情往來的媒介之用。

此外,茶禮甚至進入了婚姻禮儀。比如舊時流行於江南漢族地區的「三茶禮」,民間稱下聘為下茶、行茶禮或茶禮,女方受聘則稱為吃茶或受茶, 茶在和睦中見證幸福。

以禮傳情,以茶表意,茶作為載體,在朋友間傳遞溫暖與關懷,在家人間營造溫馨與和諧,在商務中展現誠意與尊重。 茶以獨特的魅力展現謙和禮敬的處世哲學, 讓人們在品味醇厚清香的同時,也品味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與理解。

健體之和

唐代文人斐汶論茶「 其性精清、其味浩潔,其用滌煩,其功致和。 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早在千年以前,古人便已窺見茶葉具有祛除疾病、提神醒腦、除煩去膩的作用。

茶之功效和健,放在如今,依然是有科學論據的。茶葉中富含的茶多酚、胺基酸等有益成分,具有抗氧化、提神醒腦、降壓降脂等多種健體之用。長期品茗,不僅能潤心健體,還能陶冶情操,舒緩壓力。 這種身心並重的健康養生之道,正是茶「健體之和」的體現。

一杯中國茶,和而不同、謙和禮敬。 趁著春光正好,不如停下腳步,靜心品味一杯香茗,在茶中感受「和」之美,讓心靈得到片刻的寧靜與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