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萬裏江山萬裏詩,34首古詩詞,帶你看遍祖國河山!

2024-06-18文化

01北京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有人說:「人生有三重境界:見天地,知敬畏;見眾生,懂憐憫;見自己,明歸途。」
如果說有那樣一首詩,是寫盡了這三重境界。
詩詞君最先想到的,是陳子昂的這首【登幽州台歌】。
短短22字,有人讀出孤獨,有人讀出悲涼,有人讀出敬畏,還有人讀出「日月自往來,俯仰成古今」的蒼茫與唏噓。


02西安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唐】杜牧【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


杜牧(803—853),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大和間進士,曾任司勛員外郎,終中書舍人。工詩賦及古文,以詩的成就最高,尤長七律及絕句,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藝術上不務奇麗,風格豪健俊爽,骨氣遒勁,流麗而有遠致。有【樊川文集】。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是杜牧經過驪山華清宮(位於今天的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時寫的一組具有深刻諷刺意義的詩歌,主要指斥了唐玄宗和楊貴妃在驪山上驕奢侈靡、荒淫誤國的行為。此詩是組詩中的第一首,大約寫於唐文宗開成年間。詩人透過進獻荔枝這樣一個細節,由小見大,生動地再現了當年的歷史圖景,對唐玄宗和楊貴妃濫用民力、縱情享樂的荒唐行為進行了批判。

03南京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在一代一代的王朝更替中,人們逐漸意識到,王朝的興廢,其決定因素在於人,而不在於外在的物。「保民而王」「民貴君輕」「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民心向背歷來是王朝興廢的最終決定力量。


04杭州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

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

參差十萬人家。

——【宋】柳永【望海潮·東南形勝】

【望海潮·東南形勝】是宋代詞人柳永的詞作。此詞主要表現杭州的富庶與美麗。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下片寫西湖,展現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全詞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

05成都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唐】杜甫【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此詩以極大的喜悅之情細致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細膩生動,繪聲繪形。全詩意境淡雅,意蘊清幽,詩境與畫境渾然一體。
成都位於四川盆地,自古以來就有天府之國的美譽。
詩人盼雨觀雨,開心得睡不著覺。
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後春色滿城的美景。其無限喜悅的心情,表現得十分生動。



06重慶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唐】李商隱【夜雨寄北】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的開頭兩句以問答和對眼前環境的抒寫,闡發了孤寂的情懷和對妻子深深的懷念。後兩句即設想來日重逢談心的歡悅,反襯今夜的孤寂。語淺情深,含蓄雋永,膾炙人口,余味無窮。



07蘇州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唐】張繼【楓橋夜泊】

寒山寺始建於502年,唐代名僧寒山主持修建形成規模。千余年來五次被大火焚毀。最後一次重建是清光緒年間。寒山寺能保留至今原因很簡單,因為唐詩有一千古絕唱。落魄文人張繼憑借一首【楓橋夜泊】,成為唐詩的封神之作。詩仙詩聖一輩子無數詩詞都不如這位仁兄一輩子就一首詩詞。


08武漢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顥【黃鶴樓】

黃鶴樓是非常有名的中國三大名樓之一,有很多特別著名的詩詞耳熟能詳。第一首比較有名的是崔顥的。

無論我們生活在任何一個城市,你要去了解這個城市的歷史。就當你去了解了這個城市的歷史會讓你自己更有自豪感,會讓你了解這片土地上都發生過什麽樣的事情,都出現過什麽樣的人,他流淌的一種什麽樣的精神,他會讓你更加愛這個城市,當你愛這個城市的時候,你就有歸屬感,當你愛這個城市的時候,這種歸屬感它會賦予給你力量,這種力量會滋養著你。

09南昌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

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唐】王勃【滕王閣序】(節選)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朝王勃所作【滕王閣序】。

以落霞、孤鶩、秋水和長天四個景象勾勒出一幅寧靜致遠的畫面,歷來被奉為寫景的精妙之句,廣為傳唱。

範仲淹的【嶽陽樓記】與其所在職位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所以寫出了居廟堂之高的名句,更加多了一份家國情懷。而王勃的【滕王閣序】全篇文采飛揚,敘述自己生平與抱負,著實讓人驚嘆!



10紹興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鄉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

——【唐】李白【越中覽古】

李白【越中覽古】開元十四年(726年)李白遊覽越中(今屬浙江省紹興市)時,看到這裏鷓鴣飛落殘垣斷壁的景象,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春秋時期吳越爭霸的故事,寫下了這首詩,借此感嘆時過境遷、世事無常。

11宣城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唐】李白【獨坐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詩作。此詩表面是寫獨遊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意則是表現詩人生命歷程中曠世的孤獨感。作者寫的是自己的孤獨和自己的懷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堅定,在大自然中尋求安慰和寄托。全詩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構思,賦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將敬亭山擬人化,寫得十分生動,是詩人表現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



12嶽陽

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

——【唐】杜甫【登嶽陽樓】

首聯用對偶句抒寫登樓時的喜悅心情,「昔聞」二字,寫出登樓之渴望;「今上」二字,見出如願以償的興奮。「昔聞」引出「今上」,自然關合題目。頷聯描寫登樓所見洞庭湖的壯闊景色,其中「坼」、「浮」二字最為奇警,前人譽之為「句中眼也」。此二句不僅刻畫出洞庭湖的廣闊,更寫出它所具有的吞吐宇宙的氣象。後二聯寫詩人登樓眺望後的感慨。頸聯寫登樓引起的身世之感,寫出了詩人孤寂淒涼的情懷。「無」字與「有」字相對,一反一正,寫出了詩人困頓的處境和淒寂的心境。尾聯宕開一筆,另辟新境,由寫個人身世之感轉向抒憂國傷時之情。

詩人當時處境十分困厄,但他仍然念念不忘國憂民難,其愛國熱情,真是至老不衰。「憑軒」句照應題目,綰結全篇,顯得章法井然,結構細密,見出詩人構思之巧妙。此詩抒發的感情雖然孤苦沈郁,但所描寫的景物卻頗為博大壯闊,因而具有意境雄大、情調悲壯的風格特點。宋人唐庚評雲:「過嶽陽樓觀子美詩,不過四十字耳,氣象宏放,涵蓄深遠,殆與洞庭爭雄,所謂富哉言乎者!」(【子西文錄】)



13九江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唐】白居易【琵琶行】



14揚州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腸斷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唐】杜牧【遣懷】

【遣懷】是唐代詩人杜牧的作品。這是詩人感慨人生、自傷懷才不遇之作。前兩句再現詩人蹉跎時日、沈迷聲色的生活狀況;後兩句抒發感慨,表現悔悟、自責以及欲將振作之意。全詩表面上是抒寫自己對往昔揚州幕僚生活的追憶與感慨,實際上發泄自己對現實的滿腹牢騷,對自己處境的不滿。此詩流傳很廣,在後世尤其得到文人的激賞。


15金華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宋】李清照【武陵春】

此詞上闋極言眼前暮春景物的不堪入目和心情的淒苦之極;下闋則進一步表現其悲愁之深重,並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新穎藝術手法來表達悲愁之多。全詞充滿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和對故國故人的憂思,寫得新穎奇巧,深沈哀婉,自然貼切,絲毫無矯揉造作之嫌,饒有
特色。此詞借暮春之景,寫出了詞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憂愁,塑造了一個孤苦淒涼環中流蕩無一的才女形象。


16常熟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

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

——【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

17鎮江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18鹹陽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堪稱「絕唱」的送別詩。此詩譜有樂曲又稱【渭城曲】【陽關曲】。現存琴曲中以此詩為題者也有多種,現所流行的【陽關三疊】見於【琴學入門】(1864年),共三段,有詞,是一首可供演唱的琴歌。「三疊」是指其反復重疊的演唱方法,自古以來有過許多不同解釋,有認為是某句重復三次的,也有認為是整段重復三次的,不外都是人們「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的達情之舉。全曲三段歌辭都在原詩的基礎上有所增添,詞達曲意,在層層回環中將綿綿情意娓娓道來,「最憶【陽關】唱,珍珠一串歌」。



19武威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王之渙【涼州詞】

【涼州詞】開篇便以「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壯闊景象,攫取了自河岸仰望天際、由近及遠的特殊視角,勾勒出一幅動人心魄的畫面。黃河的波瀾壯闊在詩人筆下化作一條飄向雲端的絲帶,這種超凡脫俗、氣勢磅礴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的深刻洞察。


20徐州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漢】劉邦【大風歌】

【大風歌】一詩抒發了作者遠大的政治抱負,也表達了他對國事憂慮的復雜心情。此詩全篇只有區區三句,卻包含了雙重的思想感情,且出現別具一格的轉折。其詩用大風、飛雲開篇,令人拍案叫絕。作者並沒有直接描寫他與他的麾下在恢宏的戰場上是如何殲剿重創叛亂的敵軍,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運用大風和飛揚狂卷的烏雲來暗喻這場驚心動魄的戰爭畫面。「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只一個「威」字就是那樣生動貼切地闡明了各諸侯臣服於大漢天子劉邦的腳下,一個「威」字也直抒了劉邦的威風凜凜、所向披靡,天下無人能與之匹敵的那種巨無霸的沖天豪邁氣概。但詩篇的著重點乃是後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這最後一句比照上一句,都是直抒胸臆,寫他的心情與思想,但這最後一句,劉邦沒有繼續沈浸在勝利後的巨大喜悅與光環之中,而且是筆峰一轉,寫出內心又將面臨的另一種巨大的壓力。這一句既是希冀,又是疑問。它顯露了劉邦的無奈不禁叩問天下,有誰能為他守住這片江山之感慨,昔日的功臣一個個謀反,獨留他這個老朽在此老淚縱橫。願以此歌,頌吾之抱負!



21泰安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嶽】

這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嶽」的「望」字著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誌,洋溢著蓬勃向上的朝氣。


22馬鞍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唐】李白【望天門山】

【望天門山】是李白最具畫面感的詩作之一,二十五歲的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途中初次經過天門山所作。生動描繪了天門山的雄偉與長江的壯闊。這首詩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深邃的思考,其用詞精準、意象宏大,被譽為山水詩的經典之作。


23湖州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唐】張誌和【漁歌子】

這是一首千古流傳、膾炙人口的著名詞作。張誌和的【漁歌子】原有五首,但另外四首卻都為這一首的光輝所掩。但也正因為有這麽一首短短的詞,張誌和得以傳名後世。
張誌和肅宗時待詔翰林,做過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因事被貶,作南浦尉。赦還以後,絕意仕途。朝廷賜給他奴婢各一名,他把他們配為夫婦,取名「漁童」「樵青」,自號為「煙波釣徒」,長期過著隱逸生活,徜徉於太湖一帶的山水之間。他對文藝多所通曉,凡歌詞、書畫、擊鼓、吹笛,無不精工,善於汲取各方面的營養化為己用,【漁歌子】便是借鑒民間的漁歌而成的。

由於取自民間,這首詞的基調以清新、質樸見長。但另一方面,由於作者張誌和並不是一個真正的漁父,而是以「煙波」為寄托的文人式的「釣徒」,所以詞中除了具有民間文學的質樸、清新之氣外,還融和著一種出汙泥而不染的古代高蹈文人的淡泊、澄潔的高情遠意。
詞人的淡懷逸致不是訴諸直接詠懷,而是寄情於景,以詞入畫。通篇二十七字,寫了山,寫了水,寫了白鷺和肥魚,寫了斜風細雨,更寫了優遊自在的漁父。詞人借漁父寄托自己的情懷,而漁父又是被安排在一個特定的環境之中,顯示了這是一幅江南水鄉的漁歌圖。

24濰坊

老夫聊發少年狂,

左牽黃,右擎蒼,

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為報傾城隨太守,

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

鬢微霜,又何妨!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會挽雕弓如滿月,

西北望,射天狼。

——【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在密州(山東濰坊諸城)正式任職整整兩年的時間。這兩年間,蘇軾詩詞創作達到一個高峰,開創了「豪放派」詞風。最具代表性的為「密州三曲」:【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江城子·密州出獵】;【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蘇軾去過山東不少地方,齊州(濟南)、沂州(臨沂)、密州(諸城)、登州(蓬萊)……等等。這裏的老街舊巷裏,曾留下他的身影,這裏的青磚灰瓦間,他也曾揮毫潑墨,留下了千古名篇。


25襄陽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

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唐】王維【漢江臨眺】

此詩是王維於公元740年(唐玄宗開元二十八年)時任殿中侍禦史,因公務去南方,途徑襄陽,在襄陽城欣賞漢江景色時所作,詩名【漢江臨眺】。
詩的大意為:漢江流經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荊門往東與九江相通。江水滔滔遠去,好像一直湧流到天地之外,兩岸山色時隱時現,若有若無。遠處的城郭好像在水面上飄動,波翻浪湧,遼遠的天空也仿佛為之搖蕩。襄陽的風景天氣好,我願在此地酣飲陪伴山翁。
詩人在詩中用白描的寫意手法,從大處著墨,於平凡中見新奇,將登高遠眺、極目襄陽城外所見的山川景物寫得極為壯闊飛動,奔放雄偉,全詩猶如一巨幅水墨山水,意境開闊,氣魄宏大。


26贛州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宋詞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高峰,主要分為豪放、婉約兩派,其中豪放一派又以蘇軾、辛棄疾為最。蘇辛的詞作中從不乏慷慨激昂之語,蘇軾的「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辛棄疾的「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哪怕是歷經千年讀者依舊能夠透過時間的脈絡感受到他們的沖天豪氣。

這首詞正是辛棄疾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詞,有悲有怨有氣勢!當時他霸氣地將詞題寫在墻上,但其中除了磅礴的氣勢,更夾雜著難以言說的悲憤和怨懟,其中10字「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水」更是千古名句,讀完不得不感嘆:詞中之龍果然是有氣魄的。

辛棄疾這首詞全詞沈郁頓挫,具有極高的藝術造詣,被譽為詞中瑰寶。歷經千年,至今讀之令人跟著詞人一同悵然,「詞中之龍」的詞作造詣令人嘆服!



27江油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唐】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開元七到八年(公元719~720年),李白當時在戴天山(又名大匡山,位於四川省江油市大康鎮西北)的大明寺讀書,他想要尋訪生活在這附近的一位道士,但是他透過詢問才得知,這個道士他當時不在這裏,後來他寫了這首詩。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此詩作於詩人早年在戴天山讀書之時,主要寫詩人上戴天山的所聞所見,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的存取道士不遇圖,通篇著意於寫景,生動形象地再現了道士世外桃源的優美生活境界,充滿著年輕人的朝氣與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全詩純用白描,平易自然,景美情深,風格清麗。



28昌黎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東漢】曹操【觀滄海】

【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誌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從詩的體裁看,這是一首古體詩;從表達方式看,這是一首四言寫景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寓情於景。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象,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沈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沈雄」,從這裏可以得到印證。全詩的基調為蒼涼慷慨的,這也是建安風骨的代表作。


29開封

寒蟬淒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

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

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裏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宋】柳永【雨霖鈴·寒蟬淒切】

【雨霖鈴】是柳永著名的代表作。這首詞是詞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離京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時寫的,是表現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這首詞寫離情別緒,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詞的主要內容是以冷落淒涼的秋景作為襯托來表達和情人難以割舍的離情。宦途的失意和與戀人的離別,兩種痛苦交織在一起,使詞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全詞分上下兩闋。
上闋主要寫一對戀人餞行時難分難舍的別情。下闋著重寫想象中別後的淒楚情景。


30永濟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國家4A級旅遊景區鸛雀樓位於晉秦豫三省交界的山西永濟蒲州古城西南的黃河岸畔。它之所以能夠名揚海內外,正是因唐代大詩人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一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

鸛雀樓始建於北周(公元557—581年),是北周大將軍宇文護建造的一座軍事戍樓,因時有鸛雀棲息其上而得名。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一書中描述了鸛雀樓當時的盛況,「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宋之際文人學士登樓賞景留下許多不朽詩篇,以王之渙【登鸛雀樓】最負盛名。歷史上的鸛雀樓歷唐經宋存世700多年,於元朝初年毀於戰火,直到1997年得以第一次重建,於2002年9月正式對遊人開放。



31峨眉山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唐代大詩人李白二十五歲時,決意仗劍去國,辭親遠遊。從蜀地綿州昌隆(今四川綿陽江油市)南下,夜泊清溪口,在此寫下【峨眉山月歌】。

短短二十八個字,不僅抒發了青年李白遠大豪邁的誌向,同時又散發出他乍離故土時濃郁的思鄉情懷。
李白,經此古渡乘船,孑然東去。之後一生,他再也未能踏上,這生養他的蜀國舊地。


32黃山

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

——湯顯祖【有友人憐予乏勸為黃山白嶽之遊】



33惠州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宋】蘇軾【惠州一絕】

羅浮山:在廣東博羅、增城、龍門三縣交界處,長達百余公裏,峰巒四百多,風景秀麗,為嶺南名山。
盧橘:橘的一種,因其色黑,故名(盧:黑色)。但在東坡詩中指枇杷。【冷齋夜話】 卷一載:「東坡詩:‘客來茶罷無所有,盧橘楊梅尚帶酸。’張嘉甫曰:‘盧橘何種果類? ’答曰:‘枇杷是也。’」
嶺南:古代被稱為南蠻之地,中原人士聞之生畏,不願到廣東來。此句有三個版本。本詩為「不辭長作嶺南人」、【蘇東坡全集】:「不妨長作嶺南人。」、【錦繡中華歷代詩詞選】:「總教長作嶺南人」


34黃岡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

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

山頭斜照卻相迎。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

也無風雨也無晴。

——【宋】蘇軾【定風波】

北宋人王鞏是蘇軾好友,「烏台詩案」中被牽連貶至賓州。王鞏遭禍後家奴仆從頓時做鳥獸散,惟有一位名為宇文柔奴的女子願意與他共赴賓州。蘇軾對二人的遭遇一直心存愧疚,幾年後有幸重聚,蘇軾問柔奴嶺南的日子是不是很苦。柔奴答:「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大為感慨,作【定風波】詞一首。王鞏和宇文柔奴的故事自此流傳開來,成為堅貞愛情的典範,收入【古今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