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古琴,學而不思則罔

2024-04-14文化
學古琴,總認為多練習技法即可,其實未必。古琴技法雖然需要勤練,但更需要多思。古琴學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思比練更為重要。練得其曲,思得其神。曲者,彈奏技能也;神者,神韻也。得其曲易,得其神難。曲貴入神。學古琴追求的就是神韻。如果一味的埋頭練琴,技法雖然嫻熟,運指固然流暢,但未必能得其神韻。練琴神為上,練氣次之,練曲再次之。琴的神韻不可輕視。而練神的重要一環是多思。想得熟,思得深,漸可入神。琴之好醜,在心與手。若忽視思,只重苦練,到最後只算得上一個彈琴的熟練操作工、一個琴匠而己,難有佳曲。神,是彈琴成功的靈魂,琴曲的生命。琴家與琴匠最根本的區別就是琴家有思想、有個性、有風格。嚴格的說,真正的琴家,必定是一位藝術思想家。思維膚淺、見識短少、只懂技巧、賣弄小機關的人,只能成為琴匠。【韓詩外傳】「孔子學琴於師襄子」的故事,描述了孔子對於音樂的重視,一方面是來自他對古代樂教的傳承,另一方面是來自他對於樂的藝術精神的新發現。學琴善於思考,表達了彈琴的幾個境界,即曲、數、意、人、類。每一層次都是遞進的,孔子認識到「曲」與「數」,是技術上的問題;「意」是形成一個琴樂精神;「人」是呈現某一精神的人格主體。孔子對音樂的學習,是由技術入手,再深入於技術後面的精神,進而把握到此精神具有者的具體人格,從中可以看出一個偉大思想家的藝術活動過程。對琴樂後面人格的把握,是孔子自己人格向琴樂中的沈浸、融洽。這需要人在不斷的思考和修養中,提高琴藝,最終可以透過琴音達到對古聖先賢風貌的認識。琴曲被古人稱為「心聲」,熔鑄著演奏者的人世閱歷、審美觀念、人格追求。演奏者借助琴曲或泣或訴、或歌或吟、或端坐或偃仰,透過移情使琴曲魅力撞擊人心,使聽者產生強烈的共感意識。如果彈奏一首琴曲,心如枯井,或似吹不皺的春水,作品就顯得死氣沈沈,枯燥乏味,如同嚼蠟。彈奏和欣賞的愉悅也就蕩然無存。換言之,如伯牙只陶醉於自己嫻熟的技法,無所思無所想,便無法領會成連彈琴「曲為心聲、心手合一」的深邃意境,而變得狂妄自大。即使成連帶他來到蓬萊,對眼前的一切熟視無睹,一味等待方子春,不去體會大自然天籟之音,便不會將天籟之音化為人籟之音。古人曰,「神存於心」。學琴貴心領神會,故需多思。思則得神,在彈琴前要凝神靜思,有所預想,「預想」是得神的關鍵。沒有「預想」,所彈之琴,非浮即滑。「想」在彈前,心清指暢,所彈之曲,必然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