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80後藝術家惠唯帶來的既像雙胞胎、又像一人兩面的紅鼻頭小孩Timmy和Tammy,可愛得讓人舍不得放手;手腕輕輕一抖,黑白底色的老舊吊腳樓群就變成了燈火璀璨的最新洪崖洞夜景……
9月20日,重慶文化創意產業聯盟正式成立
如此有趣、又極富重慶範兒的文創產品,你是不是也愛了?9月20日,第十三屆重慶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重慶文博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北展館正式同廣大市民、遊客見面。在現場,不光前述這些創意滿滿的文創產品可以直接買回家,同時重慶文投集團還宣布重慶文化創意產業聯盟成立,為打造具有重慶辨識度的文創產品按下了加速鍵。
搭建平台助力重慶文創產業再提升
20日上午11點,「文耀巴渝 創啟山城」重慶文化創意產業聯盟成立儀式如約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N1館主舞台舉行。
「我們希望重慶文化創意產業聯盟能夠成為一個充滿活力、智慧和創新創造力的集體,構建起一個全業態、全方位、全鏈條、全要素的文創產業‘朋友圈’‘生態圈’‘資源圈’和‘渠道圈’。」在成立儀式上,重慶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冉斌這樣說道。
據介紹,重慶文化創意產業聯盟是在重慶市委宣傳部、市國資委的指導支持下,由重慶文投集團牽頭發起,聯合藝術高校、創意機構、文創企業、文物單位、旅遊景區、文化園區等共同組建的文化創意產業聯合體。聯盟成立後將致力於促進文化創意產業內以及跨行業、跨區域的資源整合與共享,透過搭建政策咨詢、學習培訓、資訊交流、技術合作、市場套用、產權保護等一系列公共服務平台,共同助推提升重慶文化創意產業的整體實力與核心競爭力。
本屆重慶文博會上的「創意重慶」展區
冉斌表示,重慶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將以「創意興文化、IP創未來」為發展理念,重點做好研文化、築平台、聚資源、拓市場、創未來等五方面工作。
具體來說,研文化,主要是透過產學研結合,深入研究挖掘重慶「六大主體文化」和現代時尚文化元素,打造具有重慶自己的文創產業IP;築平台,是由重慶文投集團打造「文創產業孵化基地」,構築文創企業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發展平台;聚資源,是透過聚集創意設計、工藝創新、科技套用、專案推介、市場行銷、人才引培、品牌提升等多方面資源,促進市場主體合作共贏;拓市場,是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模式,合力拓展市場渠道與空間,提高市場供需匹配度,推動產業鏈上下遊資源互通、協同發展;創未來,則堅持數碼思維、全球視野,推動重慶文化創意公共品牌打造,形成一大批有重慶辨識度、全國影響力的「特色文創產品」,發展跨界融合、共生共榮的文創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
「我們希望打造出一片‘創意森林’,進一步把文化創意產業的土壤培育起來。」冉斌告訴記者,接下來,重慶文投集團還將積極推進設立重慶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促進會,搭建文創領域從業人員培訓教育體系,建設文創產業發展研究平台,探索構建「行業組織+研究平台+市場主體」三位一體發展模式,讓更多創新創意人才加入到重慶文創事業中來,做出更多更好的文創產品,為重慶文化消費註入新的活力,讓重慶文化魅力走向世界。
超600件精品帶你看「創意重慶」
回到本文一開篇就提到的兩件好看又好玩的文創作品,在本屆文博會上,大家只要走進「長江文化」主題展館(N1館)的「創意重慶」展區(T6展位)就能一探究竟。
在整個「創意重慶」展區中,重慶文投集團牽頭,精心遴選了41家重慶地區重點文博單位和優質文化創意企業的600余件文創新品、精品同廣大市民、遊客見面。其中具有重慶高辨識度的文創產品更是備受熱捧。
20日,上遊新聞記者在現場看到,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帶來的「小粉爐」(原型為館藏文物清粉晶龍銜環雙耳三足熏爐)擺件、重慶紅巖革命歷史文化中心的「紅梅」「荷花」系列茶具等都吸引了不少觀眾放下了又拿起,仔細把玩。
時光裏書店帶來的光柵卡讓洪崖洞等重慶地標的「前世今生」呈現在了同一張卡片上
「這樣的卡應該很多80後都玩過。」在現場,時光裏書店的老板李柯成拿著書店最新開發的光柵卡跟記者演示,只要稍微變換一下卡片的角度,解放碑、洪崖洞、十八梯、朝天門的新舊對比就能先後在同一張圖片上顯現出來,令人感慨不已。
在「走走停停,遇見自己」的旅遊文創展區,大足石刻的旅行家手辦盲盒、千手觀音織繡畫、石刻密語裝飾畫,以及西沱雲梯吊腳樓夜燈、天上黃水防曬漁夫帽、梁平年畫、南川金佛山「千年金山紅」古樹茶等等,都不斷有觀眾前來詢價、下單。
重慶80後藝術家惠唯帶來的「小醜不醜」盲盒
「你我筆下,皆是星河」的藝術衍生品展示區,由重慶藝術大市場協同四川美術學院和重慶藝術家們一同帶來。藝術家惠唯帶來的【迷城】油畫紙質拼圖、「小醜不醜」盲盒,唐自豪出品的「男孩與龍」「騎獨角獸的恐龍女孩」「雲上的猴子」,雲力元工作室帶來的「中國人的星空故事系列--太空兔手辦」等,都讓人眼前一亮。
如果大家走累了,「紅巖」創意咖啡或是85號創意公館出品的「創意重慶」城市特調咖啡,可以任意選擇。重慶特有的黃桷蘭、蠟梅的創意香氛……在「創意重慶」展區裏可以聞到,大家也可以買回家繼續享受。
上遊新聞記者 裘晉奕 譚旭 攝影 甘俠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