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今日悅讀|德行之思

2023-12-07文化

生活中人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有人在街上被匆忙趕路的騎車人輕輕剮蹭了一下,雖毫發未損,卻立馬臥地不起、撒潑打混,既不讓人離開,也不讓送醫院,直到騎車人掏出鈔票,方才不無得意地揚長而去;有人在公共場合大呼小叫,買點稀罕玩意或上下公共交通任意插隊、你爭我奪,對各種約定俗成的規章制度置若罔聞;有人用花言巧語拼命把假冒偽劣的產品塞給顧客,等發現問題回頭找來時,卻胡攪蠻纏,死不認賬;有人表裏不一,說一套、做一套,表面上冠冕堂皇、背地裏行事齷齪,屬於典型的兩面人;有人不著邊際地吹噓自己的本領和業績,信誓旦旦地發出宏願,而實際操練中或差之霄壤、或一敗塗地,旁觀者都感覺無地自容,當事人卻裝得滿臉無辜、毫無愧色;還有人把特殊崗位上應負的職責當作自身特權,推三阻四、吃拿卡要、橫征暴斂,靈魂與肉體全方位墮落……這些不良社會現象和個人醜行,深層裏既涉及到當事人的私德、公德和官德,也涉及到公民的文明素質和職業操守等問題,核心都與具體行為人的德行與素養緊密相關。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發展史的君子國度,德行如若這般任人踐踏、成為稀缺之物,豈不是歷史笑話和民族悲哀?對待此類現象和行徑,如果只從現象而不從本質入手,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那麽長此以往,必將嚴重敗壞社會風氣,讓世道人心變得難以收拾。社會確實到了必須從根本上重視且提升公民德行與素養的重要時刻。

這裏所說的德行,泛指公民的道德與品行。按亞里士多德的說法,就是人們習慣行為中的品格特征。德行絕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現實生活中人們所表現出來的知、情、意、行合為一體的活生生的人格。總體說來,德行不是天生的個人秉賦,而是後天日積月累的生活實踐中逐漸養成的。盡管不同族群、不同階層、不同職業的行為方式會有所差異,但社會對人的道德與品行的要求卻是共同的,它在每個公民身上的表現與所處地位和職業無關,絕不會因為個人的出身、學歷、族群、階層和社會地位的高低而相應提高或降低。

中國古人評價一個人的能力、品性和功過時,總是把德行的好壞放在第一位。【易】中講:「君子以制數度,議德行」,主張以德行優劣用人才。【禮記】曰:「是故昔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強調先王的英明在於崇尚有德行之人;進而提出「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倡導以至性至誠問道治學。【左傳】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之說,把立德放在「三不朽」之首。【抱樸子】進一步發揮,提出「德行文學者,君子之本也」。到了北宋時期,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書】中總結歷代王朝執政得失後得出結論:「朝廷禮樂刑政之事皆在於學,士所觀而習者,皆先王之法言德行治天下之意」。這都充分表明,德行在古人關於做人、治學和執政等評價體系中占據的重要分量。

我們要改變一些人在義與利、言與行、德與能、勤與績關系上存在的認知及行為偏差,就必須高度重視公民良好的德行養成。首先,社會要切實加強法規制度建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容許任何組織和公民淩駕於憲法和法律之上,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同時,又要切實維護和保障個性獨立和人身自由,鼓勵創新創造,激發社會活力,在全社會建立一個公平正義、法治嚴明、懲惡揚善、政通人和的良好公共秩序和生活環境。其次,要加強普通公民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的目標培育,建構起全社會普遍認可且共同遵循的行為準則和價值規範,堅持以正確的善惡觀來統領社會成員在公共領域、職業領域、家庭領域的行為與操守,借此疏通、調整、規範與維護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秩序,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自我完善,提高全體公民的思想品格、公共道德和精神境界,努力在全社會營造出一種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再者,就每個公民個人而言,則必須努力培育自己做一個合格新時代公民的健全人格。按照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21世紀教育的四大理念,在會學習、會做事、會共處、會做人上狠下功夫。要樹立科學文化知識的終身學習理念,不斷加強思想道德的修煉和健全人格的養成,把遵紀守法、明禮誠信、老實做人、踏實幹事作為個人始終不渝的行為準則,讓團結友愛、尊老愛幼、好善樂群、扶貧濟困、誠實守信和見義勇為等成為人們共同遵循的社會規範。同時,加強個人的自我約束、自我控制和自我心理檢視,慎獨慎微、勤思敏行,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確保每一個個性鮮明的公民都能在寬松而又有秩序的社會大家庭中和諧相處。這就足可讓那些見利忘義、違法亂紀、坑蒙拐騙、少廉寡恥的醜惡行為自慚形穢,至少不再有橫行無阻的生存空間。倘若如此,何愁清風正氣不會徐徐而來?


來源:【人民政協報】(2023年12月02日第06版)

作者:雲德

版面編輯:郭海瑾

新媒體編輯:覃旖(實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