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讀書這件事,我的建議:就是不要聽別人的建議(談讀書,純幹貨)

2024-03-27文化

開頭先聲明,標題中的觀點是從維珍尼亞·伍爾夫的【如何去讀一本書】中參照的。

然後再解釋,這一篇文章並不會拆解介紹這本書,而只是談一談我個人對於讀書的觀點。

首先談談讀書的態度。

我一直覺得讀書不必太嚴肅,而應該自由一些。想讀什麽便讀什麽,武俠也好,玄幻也罷,嚴肅文學也行,蘿蔔白菜各有所愛,只要質素過關,都可以讀。

相信我們周圍一定有各種飽含偏見的聲音,「怎麽看這種書!」「正經書不看,整天看些閑書有什麽用!」

對此,大可不必去理會,因為但凡說出這些話來的人,往往都不讀書,當然也不懂書的價值。我們要做的就是抓緊時間讀,讓自己的認知提升得更快一些,早一點擺脫他們,或者讓他們知趣閉嘴。

就拿六神磊磊來說。他在自己的文章裏說,「曾經沒有一個人支持我看金庸小說」。但是讀金庸、寫金庸如今竟成了他的主業,而且靠著這個他早已經財富自由了。

讀書本質上是一種精神活動,而我們在物質的世界裏的約束已經夠多了,不妨就在讀書的時候自由一些,任性一些。人的精神需要延展,需要自由。如果在讀書的時候,我們還是滿腦子書單,滿腦子應該這樣,應該那樣,那將是多麽無趣的一件事情!

況且讀書不同於學校上課或者考試,其中一個方面就是內容不像課文或試題文本一樣早已限定,而是有足夠選擇的空間。我們很多時候努力的目的,不就是想多一些選擇的余地嗎?這一點,物質世界或許給不了我們,但是讀書卻可以。

所以說,讀書從自己的興趣出發,愛什麽便去讀什麽吧!

再談談讀書的方法。

對這個話題,我的觀點是讀書沒有方法,但是有規律。

當然也不是真的沒有方法,而是沒有定法,一人一個樣,沒辦法統一。據我觀察,那些一上來就打聽各種方法的,最後往往都放棄了讀書。反倒是那些上來就讀的,常常讀著讀著就有了自己的方法。這個跟王陽明的「知行合一」一樣,讀書的方法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讀出來的。

就比如我自己,我讀書的方法(或者說習慣)就是多本書一起讀。我讀【鄉土中國】的時候,同時也在讀【白鹿原】和【一句頂一萬句】。讀【蘇東坡傳】的時候,同時也在讀【東坡誌林】。讀【百年孤寂】的時候,同時也在讀【塵埃落定】。

我很喜歡這種讀書的狀態,因為比較適合我的生活和工作規律。家裏、辦公室都有紙質書,手機上也有電子書。有大空就讀紙質的,零碎的間隙就讀電子書。這樣就可以高效地把長長短短的時間都利用起來。

而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不同的書在同一個階段讀,往往會形成一些巧妙呼應。比如【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與【白鹿原】中白鹿兩個家族的故事就能很好地形成呼應,讓我對中國的鄉土社會產生更深刻的理解。

而今年年初寫王陽明系列的時候,我同時讀了三個版本的王陽明傳外加一本學術專著,這樣多個側面比對著讀,更容易找到精華,提高效率。

但是,這個方法,別人不一定能適用,有人甚至會覺得多本書同時看豈不是太亂了。

所以,我姑且說讀書沒有方法吧。

但是讀書的規律確實是有的。

比如循序漸進,才能漸入佳境。

對於一個沒有多少閱讀經歷的人來說,上來就讓他讀【自私的基因】【美的歷程】【萬古江河】這類書,無異於逼著他去徒手登天。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覺得這話應該這麽理解:階梯嘛,一定是由矮到高,一層一層上的。

董宇輝在給北京平谷中學的學生做報告的時候,推薦了一個讀書的順序:先讀經受住時間檢驗的經典小說,再讀人物的傳記,再去讀哲學、美學、歷史等專業門檻較高的專著。

對此我是贊同的,而且也向我的學生做了推薦。

或許這也是一種「登堂入室」吧。

另外,讀書還有一個規律。

越是對作品包容,就越能收獲更多的閱讀體驗。

讀書的目的就是要砸破自己認知的墻,將自己的認知領域向外拓。

但是人的認知往往會有慣性,比如「先入為主」的思維習慣。這種習慣容易讓我們變得狹隘,在閱讀的過程中總是批評和挑剔,並因之錯失書中有價值的內容。

維珍尼亞·伍爾夫說:

我們往往帶著預設門類、模糊的想法去讀書,期望小說應該寫實,詩歌應該有所虛構,傳記應該不容美詞,歷史書應該強化我們的偏見。如果我們在閱讀時能夠盡消這些先入之見,那就將有個令人贊賞的好開端。

不要把你的意願強加給作者,要試著變成他,設身處地,成為他的同事和同謀。如果你一開始就畏縮在後、有所保留、吹毛求疵,那麽,你就是在阻止自己從閱讀中得到最完整的價值。

這個規律就是告訴我們,在閱讀方面要變得包容性更強,這樣我們的思維才會得到更好的歷練,認知才能獲得更好的成長。

最後談一談讀和寫的關系。

有的人一輩子只做讀者。有的人既做讀者,又做作者。

我是鼓勵後者的,因為我教語文,而語文所追求的就是兩個東西:準確理解和恰當表達。

千萬不要覺得這兩者是分離的,讀和寫這兩樣完全是手心手背的關系。

我們只有動了筆,才會明白遣詞造句的困難和危險。而當我們明白了這種困難和危險,我們就能在讀書的時候更容易發現作品的精妙之處。

好的作者就是能在文字和語言的遊戲中巧妙組織,將讀者心中所想又表達不好的觀點或故事寫出來,讓讀者讀的時候拍著自己的大腿說,就是這樣的!

這就叫共鳴吧。

當然,這個「寫」是廣義的表達。我們不一定非要讀一本書就寫幾篇讀後感,跟老師布置作業一樣,那就沒意思了。我的意思是,我們在讀到有意思、有價值的內容時要去表達自己的感悟,寫也行,跟別人交流更好。因為我們會在這個過程中讓自己感性的感觸沈澱為理性的認知,同時跟別人交流又可以獲得更多理解書中內容的角度。

這個世界上的書是永遠讀不完的,那這也就意味著我們精神世界的成長是永無止境的。既然沒有盡頭,那我們便不必著急趕路,慢下來,享受每一刻閱讀的體驗,感受精神與文字的交融和碰撞,那麽這每一個瞬間都將是永恒。

這裏是第九扇門,一扇永遠向終生成長者開啟的大門,點個「在看」和關註,往後余生,我們一起在閱讀的世界裏共同成長!